常秋蓮
摘 要:模仿學習是學生學習英語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意義性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模仿”都是建立在正確的機械性模仿之上的,而正確的機械模仿是建立在正確的教師示范之上的。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在模仿活動中、在小組活動和任務型教學中、在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交際能力;模仿活動;任務型教學;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31;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6-0035-01
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讓學生敢于動口,樂于動口,卸掉負擔,樹立自信。為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引領學生滿懷愉悅地投入到語言實踐中。
一、在模仿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未完全形成,抽象思維、專注事物的能力都比較弱,但他們的聽、看等感知能力卻處于迅速發(fā)展的上升期,語言模仿能力強。模仿學習是學生學習英語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學生能否成功模仿教師的示范,是其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與關鍵。模仿學習中的“意義性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模仿”都建立在正確的機械性模仿之上,而正確的機械模仿則是建立在正確的教師示范之上。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組織學生在環(huán)境中通過交流、調(diào)查、寫作等方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模仿。比如,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 3 B、C這兩個板塊的內(nèi)容時,教師組織的機械性模仿部分——T:Boys and girls,I'll read this word three times.Please listen to me carefully.Umbrella,umbrella,umbrella.Say after me “umbrella”.S:Umbrella.T:Cats read “umbrella”.Tigers read“umbrella”…T:Boys read,please.Girls read,please…T:Group 1 read one by one,please.Group 2…(糾正學生發(fā)音)意義模仿部分——課前讓學生帶好傘及其他本課新單詞的物品,并把傘和這些物品收集起來,在完成“Is this/that your…?”的教學后,設計猜物品的游戲。T:Look,this is an umbrella.Is this your umbrella?S1:No,it isn't.S2:No,it isn't.…Sn:Yes,it is.教師模仿完游戲方式后,可讓學生照著老師的樣子,尋找其他傘的主人。創(chuàng)造性模仿部分——把收集起來的物品隨機分發(fā)給學生,讓全體學生用“Is this/that…?Yes,it is.No,it isn't”句型尋找物品主人。上述案例中,教師在機械性模仿環(huán)節(jié)中示范到位,糾正及時,保證了模仿的正確性。教師還運用了學小動物聲音的方法來提高模仿的趣味性。在意義性模仿階段,教師通過尋找物品主人的游戲,把單詞和句型結(jié)合,成功地做到了單詞和進行意義性模仿的操練。隨后,教師又設計了尋找物品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由對話中進行創(chuàng)造性模仿的操練。教師對于模仿的正確認識,保證了這節(jié)英語課教學過程的實施與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在小組活動和任務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語言情境和英語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不可或缺,教師應經(jīng)常通過開展小組活動和任務型教學活動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這是因為小組活動簡便易行,靈活性強,學生參與度大;而任務型教學本身則由交際教學法發(fā)展而來,它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緊密結(jié)合語言交際。比如,在“電話用語的復習和鞏固”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設計了幾個與日常生活中使用電話有關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操練。接下來教師將所有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并告訴大家有三個情境需要大家來設計對話:一是忘記英語作業(yè)要做什么,向同學打聽;二是借用一本書,請同學第二天帶來;三是一位同學約另一位同學星期天到書店買英語書。然后教師請各個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內(nèi)容設計對話并表演出來。此任務一下子激活了學生們的思維,他們很快就進入了精彩的對話情境。這樣,學生既鍛煉了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又學會了如何將課本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在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對于有著大量記憶目標的英語學習來說,學生只有保持長久的興趣,才能不斷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成績。一是緊密結(jié)合教材,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活動。比如,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5的A板塊內(nèi)容時,教師先利用課間時間播放英語歌曲,讓學生跟著優(yōu)美的旋律進行哼唱。當鈴聲響起時,熟悉的歌曲會帶著學生走進英語課堂。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是A game:quick response.T:OK,now let's play a game.If I say “clean the room”,you should say “cleaning the room”.這樣,教師通過深入分析教學內(nèi)容,整合、設計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進行教學,既讓學生復習了的已知、舊知,又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二是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教學四年級下冊“At a snack bar”一課,上課前,教師把課堂的一角布置成麥當勞餐廳,并準備好了繪制的彩色食物,為語言交際活動做好了準備三是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某版本四年級上冊“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的過程中,教師運用了如下的方法。故事引入:森林之王tiger餓了,要吃東西……游戲貫穿:設計了猜拳、夾番茄和扔dice等游戲幫助學生學習;實戰(zhàn)演練:設計了扮演rabbit的情境,鼓勵學生在現(xiàn)實語境中練習所學語言。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多種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在模仿活動中、在小組活動和任務型教學中、在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姜佳穎.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思考[J].校園英語,2015(29).
[2]盧輕淼.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三大策略[J].小學教學設計,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