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語詞“蹴踏”與方言詞“出達”chū?da

      2017-12-28 00:48陶玲
      卷宗 2017年34期
      關(guān)鍵詞:方言詞

      陶玲

      摘 要:中古漢語 “蹴踏”一詞可用于指人小步疾促踏行,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這一意義已經(jīng)消失。但在東北方言中有“出達”chū·da一詞,表示人小步疾行,通過音義歷時考證,我們認為方言詞“出達”chū·da應(yīng)源自古語詞“蹴踏”,是其方言變體,“出達”字形僅起標音作用。由此,可見方言對于保存古語詞的作用和意義。

      關(guān)鍵詞:古語詞;蹴踏;方言詞;出達chū·da

      上古漢語中,“蹴”和“踏”分別作為單音詞使用,《說文·足部》:“蹴,躡也?!薄败b,蹈也?!薄夺屆罚骸暗?,道也,以足踐之如道?!滨碛小疤ば小奔茨_用力踏地而行的意義1,《禮記·曲禮上》:“以足蹙(蹴)路馬芻?!薄磅怼庇钟小凹残小钡脑~義特征。如:《釋名·釋天》:“雹,跑也,其所中物皆摧折,如人所蹴跑也。”“蹴”上古音為精紐屋韻,齒頭音。齒頭音多有“疾速”義,如促、趨、猝、突、走等古音都是齒頭音,都有疾速的意義特征。踏,《玉篇·足部》:“足著地?!被蜃鬈D、蹋、蹹、躢、蹹,《廣雅·釋詁一》:“蹋,履也?!倍巫ⅲ骸奥闹卦宦?。”《希麟音義》卷七“應(yīng)踏”,注引《說文》云:“著地行貌?!碧ぶ改_著地而行?!疤ぁ币浴绊场弊鳛槁暷?,有疾行的意義,如《漢書·禮樂志》:“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從從?!鳖亷煿抛ⅲ骸绊稠常残幸??!本C此,作為單音節(jié)詞“蹴”、“踏”都有“疾促踏行”的意義。

      “蹴?!弊鳛楹铣稍~出現(xiàn)于中古漢語中,表“疾促踏行”義,多用于指動物,不用于指人,在隋唐宋元典籍中常見。如釋智顗《法華玄義》:“龍象蹴踏,非驢所堪?!倍鸥Α俄f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引》:“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yǎng)森成列。”戴叔倫《邊城曲》:“原頭獵火夜相向,馬蹄蹴蹋層冰上?!睆堈f《雜曲歌詞·破陣樂》:“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騎騑騑,蹙踏遼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飛?!彼翁K軾《書韓干<牧馬圖>》詩:“樓下玉螭吐清寒,往來蹙踏生飛湍?!痹廖姆俊短撇抛觽鳌へ炐荨罚骸半m尚崛奇,每得神助,余人走下風者多矣。昔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果僧中之一豪也?!?/p>

      至近代漢語階段明清時期,“蹴?!笔加糜谥溉诵〔郊泊偬ば?,如明徐渭《徐文長文集》:“蓋自屋畔庵左,扺衛(wèi)署右衢數(shù)百步間,風塵縷縷昏一巷,皆吾數(shù)童子所蹴踏也?!鼻尻惾ⅰ渡⒃嵩姟罚骸笆鍧首呔?,蹴踏九衢暮。”樊增祥《樊山集》:“雪中兒童喜,蹴踏健于馬?!?/p>

      現(xiàn)代漢語中,“蹴踏”一詞使用頻率急劇減少,同時表示“人疾促踏行”的意義已經(jīng)不見使用,我們從北大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僅檢索到“蹴踏”一詞的四條使用語例:

      (1)水沫~飛濺過顆顆石子,輕輕快快、滑滑溜溜地流。

      (2)農(nóng)民軍傍著左邊懸崖走,馬鐵掌~著花崗石。

      (3)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旗驚飛,跳魚直上,~浪花舞。

      (4)鐵騎軍~著英軍的方陣。

      例(1)“蹴踏”表示水沫疾速運動;例(2)指踩踏、踏行;例(3) (4)指分別碰撞、沖撞,沒有表示人疾促踏行的意義。

      但是在東北方言中有“出達”chū·da一詞,《哈爾濱方言詞典》:“【出達】①小步快走的樣子:這兩個半大孩子~~的,走得可來勁兒了②小步快走:我的小丫頭兒看我在家干活兒,也跟著里屋外屋地~”“出達”作為動詞,表示人走路速度快、步伐小、腳用力、身體上下浮動大,即“疾促踏行”義;用作形容詞表示人疾促踏行的樣子。與“蹴踏”在此意義上具有一致性。

      此外,“蹴踏”和“出達chū·da”還具有語音相關(guān)性。蹴,齒頭音,上古音精紐覺韻,中古音為“七宿切”,現(xiàn)代音cù,與“出”chū均為齒音,韻母相同。語音有平卷舌差別,普通話平舌音在東北方言中往往變讀為卷舌,如“子”、“醋”、“足”等。“踏”上古音為透紐覃韻,中古音他合切,現(xiàn)代音tà,與“達”da都是舌頭音,且韻母相同。兩個去聲字連讀,音值一般變?yōu)?55 53,“蹴”、“踏”均為去聲送氣音,連讀時音值往往由51 51變?yōu)?5 53,與方言詞“出達”音值一致。因此,“蹴踏”與“出達”具有音義承襲性。

      通過對“出達”一詞來源的歷時考察,我們推斷,東北方言詞“出達”是由“蹴踏”發(fā)展而來的,是“蹴踏”的方言變體,二者具有內(nèi)在音義關(guān)聯(lián)性,“出達”字形僅起標音作用。由此也可見方言對于保存和發(fā)展古語詞的作用和意義。

      注釋

      [1]“蹴”有“踏行”義,參康振棟、吳欣《也釋“款蹙”》,《中國語文》2008年第2期

      [2]“蹴踏”有“踩踏”義,參呼敘利《“款蹙”商詁》,《中國語文》2011年第1期

      [3]李榮主編,尹世超編纂《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哈爾濱方言詞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55頁

      參考文獻

      [1]康振棟、吳欣,《也釋“款蹙”》,《中國語文》,2008年第2期

      [2]呼敘利,《“款蹙”商詁》,《中國語文》,2011年第1期

      [3]李榮主編,尹世超編纂,《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哈爾濱方言詞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endprint

      猜你喜歡
      方言詞
      《聊齋俚曲集》方言詞拾證
      民國十八年《合江縣志》方言詞考
      京津冀方言詞一體化的研究方法
      “壁虎”方言詞造詞理據(jù)的地域文化特征
      《搜神記》方言詞研究
      古楚方言詞“桯”源流探析
      青神县| 门头沟区| 甘南县| 册亨县| 临泉县| 绥化市| 密云县| 左贡县| 泰和县| 太谷县| 高要市| 新兴县| 敖汉旗| 兰西县| 赣州市| 仪陇县| 东兴市| 云林县| 牟定县| 泰安市| 河西区| 彭州市| 宜阳县| 芮城县| 黔南| 长兴县| 抚顺县| 正阳县| 喀喇| 广昌县| 余干县| 湾仔区| 平湖市| 榆社县| 新宁县| 台州市| 岳池县| 五台县| 康定县| 囊谦县|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