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內容摘要: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是高校的重要組織機構,它們也是學校和學生的紐帶,在推進高校和諧校園建設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推進和諧校園建設,要發(fā)揮上述組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通過高雅豐富的社團活動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以班級建設為抓手打牢和諧校園建設的根基,并發(fā)揮學生自治組織作用讓大家以主人翁的精神推進和諧校園建設。
關鍵詞:黨團組織 學生社團 高校 和諧校園
當前的高校正在大力推進和諧校園建設,通過建設高水平、高標準的和諧校園讓大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增長才干。黨團組織以及學生團體在推進建設和諧校園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體現在其豐富的組織經驗,優(yōu)秀的人員團隊構成以及較高的群眾威信和號召力等方面。因此,高校要充分發(fā)揮這些組織的特色和長項,發(fā)動它們在和諧校園建設當中勇挑重擔,勇創(chuàng)佳績。
一.讓黨團組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黨團組織是學校當中先進成員匯聚之處,應該成為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前沿陣地。大學生尚處在思想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度階段,無論是思想方面還是情緒方面都不是非常成熟,正需要高校相關組織和人員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黨團組織可以通過發(fā)展黨員和團員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主流價值觀靠攏,避免其受到錯誤“三觀”的影響,或者對那些受到錯誤“三觀”影響的學生進行積極地干預。黨團組織要通過組織活動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途徑多關心和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心理狀況以及身體狀況等內容,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將矛盾、問題和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促進高校校園的和諧、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黨團組織的相關成員要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廣大學生,讓他們向先進學習向先進看齊。
二.通過有意義的社團活動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
社團組織一直以來都是大學生非常熱衷的組織團體,因為這個團體是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組織建立起來的,因此在大學生當中具有非常高的人氣。在社團中,大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高校要根據學校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廣大學生的需求,積極組織和創(chuàng)辦更多、更好的學校社團組織。通過社團組織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增強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要讓學生通過社團組織接觸和認識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學、校友,通過社團組織的豐富高雅活動來陶冶情操、開拓眼界、增長見識。高校要積極引領社團組織發(fā)展,在團隊組建、活動策劃以及經費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讓社團組織成為助力學生綜合發(fā)展的好幫手。
三.以班級建設為抓手打牢和諧校園建設的根基
班級對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集體,它對大學生擁有最強的歸屬感,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更加緊密。高校要通過黨團組織以及學生社團的顯著性作用,加強班級組織建設和管理,讓班級組織成為豐富和支撐黨團組織的重要力量。加強班級建設首先要健全班委會成員,讓班委會成員充分發(fā)揮作用,進而提高班集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班委會成員要健全,包括班長、團支書、體育委員、紀律委員等,此外還要設置生活委員、心理委員等職務,為班級成員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和幫助。加強班級建設要打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每個班級都和諧融洽了,整個校園自然是和諧融洽的校園。所以和諧班級建設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抓手。要通過組織活動和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等形式,營造互相關心、互相關愛以及互相學習、良性競爭的班級氛圍。
四.發(fā)揮學生自治組織作用激發(fā)學生建設和諧校園積極性
學生自治組織中最重要的主要是學生會等學群組織,它也屬于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的范疇內,需要高校引導其發(fā)揮優(yōu)勢作用。學生會一般都是由學生選舉或者推薦產生,然后為大學生服務,并代表大學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學生會是連接學生與學校的橋梁和紐帶,因此高校要重視學生會的相關工作,通過學生會了解學生的“民意”。在學校的重大決策中高校也要讓學生會代表參加會議,讓他們聽取決策的相關內容,并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讓學生感覺學校對其的重視和尊重,學生們對學校的歸屬感會更強,也更愿意維護和促進和諧高校的建設。
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要通過深入實踐才能夠發(fā)揮出來。在和諧校園的建設中,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肩上的責任不輕,承擔的任務也不小,但只要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獨到優(yōu)勢就一定會在和諧校園的建設中“建業(yè)立功”。同時,和諧校園的建設是關乎校園內每一個人的事業(yè),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要積極以自己的優(yōu)勢激發(fā)大家共同投入建設的熱情和激情。
參考文獻
[1]傅志雄.淺析高校團學組織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4)
[2]魏美春,張小東.高校團學工作創(chuàng)新的若干思考[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2).
[3]盧國強,張然.高校團學工作新機制的探索[J]山東省團校學報,2006(6).
[4]韋柳琴,劉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高校團學工作創(chuàng)新[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
(作者單位: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