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村舊事

      2018-01-04 12:04:28洪新年
      躬耕 2018年10期
      關鍵詞:木屐黃鱔水塘

      洪新年

      老村在江南,白墻黛瓦雕梁畫棟轉(zhuǎn)角馬頭,幾十戶人家都在一個回廊里住著,熱熱鬧鬧,下雨天串戶不濕鞋。

      畈野里則是曲曲的田埂和田埂勾出的大大小小的田塊,其間散落著幾十口池塘,池塘里大多植藕。一到夏季,滿畈的水稻在風中起浪,更有田田荷葉、嫩嫩荷花點綴稻浪中,很好看。

      而如今老村更老,園田化后的田野,也失去了原本的自然和素樸,田塊變得方方正正,顯得有些僵硬。稻麥已很少有人再種,大多種上了葡萄。

      老村換了個姿勢,但以前的老樣依然刻在心里,許多舊事?lián)]不去。

      套蝦

      那時候,我們村子的古祠堂尚未修復,后廂房只存了高高矮矮參參差差的斷垣殘壁,上面顯出一種烈焰烤炙后遺下的黑褐和風雨剝蝕的蒼白。

      緊挨了后墻,是一口圓圓的水塘,水塘很小,直徑不過六七米,水也不深,那年塘里沒養(yǎng)荷,塘邊僅長了一棵樹,是被村人俗稱為“梅梨”的。這口小水塘長了許多蝦兒,而且個兒還挺大的,身子胖乎乎的。

      春夏季節(jié),我們就常常去那里釣蝦。我們的釣法想不起是誰發(fā)明的,是一種獨創(chuàng)的土法吧,叫棕絲套蝦。

      村子里不少人家屋后種了棕櫚樹,早些年雨日穿蓑衣就是用那樹上剝下的棕絲編的,釣蝦就用棕絲。幾個人去,選一個猴般的人爬上去,扯下幾支,幾人分了,再折幾段樹枝或是竹棒,就成了。到塘岸,捋起袖子從池塘里摸出幾個螺螄,那時的螺螄也極多,用石敲了,揀出肉,用棕絲系住,再拴在一支小棒上,這是誘餌,另一小棒系一支短而稍粗的棕絲,末端作一個活結,做成一個圈圈,結能上下滑動,圈就可大可小。我們套蝦就用這兩玩藝兒。

      工具做好了,我們就趴在窄窄的田埂上,把系了螺螄肉的那一支,像魚桿一樣地握著,餌就下進水底了,這時,另一支則閑在一邊備著。

      不一會兒工夫,那握著的小棒就動了,手也覺得棕絲嗶嗶地動,有一種微微的拉掣感,這多半是蝦兒在用兩只大鉗撥弄螺螄肉了。這時,我們就輕輕地將桿兒往身邊緩拉,拉向淺處,動作不能急,因為一急,蝦兒就找不見螺螄肉往何處跑了,要移得恰到好處,讓蝦兒吃不到又舍不了,這蝦兒就跟了挪移的餌來到淺處,露出它鮮靈靈的俏模樣。此時,停住餌,讓蝦盡情撕扯,我們就用備著的棕圈圈,悄悄地放進水,伸向蝦的尾部,趁著它如癡如醉地沉戀于美味的當兒,將圈兒極小心地套進蝦的身子,到了中間部位猛一提,借著水的摩擦,那活結一溜就將蝦兒攔腰縛住了,蝦兒就被輕輕松松地提上岸來。見著那活蹦亂跳的大蝦兒,伙伴們自然是歡喜地聚一道,開心地笑一回,胡亂地跳一回,然后重又趴下,再釣。

      蝦兒很貪,很容易誘上淺灘,但又很敏感,它一感覺到人影或是釣者套圈時動作過于急躁,它便迅速彈去,箭一般地急速消失,把好一番苦心經(jīng)營的機會肥皂泡般地打破。

      要是運氣不錯,釣上小半天,我們也弄上十只八只的。其實,小孩子原本就沒什么大奢望,釣的不單單是蝦兒,主要的還是釣樂趣,釣童年的那份天真那份浪漫,也釣成年之后的回憶。像我,閑下的時候就常念及我們老家古祠堂后的那口小水塘,想起釣蝦的那份屬于童年的歡樂。

      捉鱔

      那些年,在老家的水田、池塘或溝渠里,黃鱔還是很多的。捉黃鱔是鄉(xiāng)親們的一大樂事。那時的捉法比較原始,說起來大致有三種,用鉤釣,用手捉,用夾子夾。

      做釣鱔的鉤并不難。把一段半尺多長的鐵絲一端磨尖再彎成魚鉤狀,另一端也彎一彎綁系在一條篾片上,用苧麻線繞定結實,釣鱔鉤就做成了。找些大蚯蚓,拿上鉤和魚簍就可作業(yè)了。黃鱔多在田埂、渠溝和水塘岸邊沒于水下的小洞里,尋到洞口將上餌的鉤悄悄探進洞里,進進出出試。黃鱔是很貪食的,一見忽進忽退的蚯蚓,以為是來了上門的佳肴,就急急一口咬住了,往里拖,這時,釣者就得用力拉住,人與黃鱔作一短時間的“拔河”,黃鱔就被拉過界點,露出洞口來了。此時,釣者就要一手拉鉤,另一手用中指鉗住黃鱔,將鱔拉離小洞放進魚簍。用鉤釣鱔四季皆可,而且往往能在溝畔塘岸的洞里釣到大黃鱔。

      用手捉,多半是在春季,紫云英被翻耕了,田閑著,等待插秧。這時,走在田埂上,透過淺淺的田水,往往能見到稀泥的面上有一個個小洞。我們就悄悄下田,細細尋覓附近的另一洞口。要是黃鱔入泥,往往留有兩個洞。找見了兩洞,鱔呆在泥下的位置大致清楚了,捉鱔就容易。但這時絕不要以為鱔就在手下,一抓即擒,其實不然。這種捉法挺有點技巧,先輕輕地用中指伸入一洞口,要極細心,決不能岔離原道,手指緩緩伸進,那黃鱔也就緩緩地溜向另一洞口,或向前或后退,等它露出一大截身子,就用手疾速鉗住。洞里有時是泥鰍,有時也許是黃鱔已經(jīng)出走,留下空洞,什么也沒的,或是愛捉弄人的前一個捉鱔人用木棒故意戳下的把戲。

      當年捉黃鱔最時興的是用夾子。黃鱔夾子是用竹片做的,選三片米把長的竹片,在竹片一端的邊緣做出半尺左右的鋸齒,在齒的上方處鉆出一個小洞,把三片竹子用釘或鐵絲鎖住,作支點,中間一片跟另兩片的齒相對,再把齒同向的兩片用鐵絲束幾束,固定在一起,單片的竹片夾在雙片的中間,這樣夾子就做好了。大口一開小口鋸齒也開,大口合小口也合。夾子捉鱔最佳時機是在春末夏初,在紫云英田,或大麥田小麥田插下秧苗之后。這時,我們南方天已轉(zhuǎn)熱。夾鱔是在晚上,多數(shù)是兩人搭檔。照明用手電筒或煤油燈,因為電池成本高,所以大多是用煤油燈。煤油燈也是土制的,用一只廢玻璃瓶子,再弄個洋鐵片的燈蓋燈芯管,用棉紗作燈芯。把燈用細鐵絲縛在一支竹棒頭上,這樣可以把燈伸到禾苗的頂上,離水面近就可照見黃鱔了。兩個人有分工,一人掌燈照明拎魚簍,另一人則持夾子夾黃鱔。天熱的晚上,黃鱔要出洞來,不知是納涼還是尋食,或者兼而有之,總之,我們在縱橫交錯的田埂邊常捉到黃鱔。這個時候,早稻插下不久,一叢一叢禾秧之間的間隙還較大,燈探近禾秧,田水里的物兒就看得分明了。兩個人就一前一后在田埂上走,四只眼睛緊緊盯著燈下的那片光亮,在田埂邊的水中尋找目標。心有靈犀一點通,一發(fā)現(xiàn)黃鱔兩人也不說話,前邊的腳步一停,側(cè)側(cè)身,后面的操起夾子,很快地插進泥里,隨即兩手一合,小口的齒就咬住了黃鱔的頸部,任黃鱔掙扎也逃不脫了,持燈人魚簍一湊,操夾人手一松的當兒鱔就進了簍里。

      悶熱天氣的雷陣雨后,是捉鱔的好時機。夏季捉黃鱔雖有趣,但要防蛇咬,腳穿雨鞋,眼明手快,避蛇捉鱔。特別是雷陣雨后,天上又懸出清爽的星月。此時田水有些渾濁,黃鱔翹著頭像在田埂邊呼吸,用夾子,一夾一條,很開心。有一年,我們村子的一個小伙子在半夜下雨之后出去捉,到天明竟捉到五十多斤,第二天成了村里的新聞,大家都跑去看,幾個木盆里盡是黃鱔,很轟動。

      那時家鄉(xiāng)春末夏初的夜里,捉鱔是原野的一景,那捉鱔人的燈閃閃爍爍,在漫漫黑夜里游移,像只只碩大的螢火蟲翩翩舞著,別有情趣。

      漁事

      記得最初的漁事是在七歲那年,我們一家租住在離老家村子一里地的另一個莊子。村口有一池塘,長方形,有半畝左右的水面,平日里供村人洗濯。

      那一年,天旱,池塘水淺了。一日午后,我發(fā)現(xiàn)池塘里有一群人下在水里,水僅能沒了肚臍,塘水已被攪得泥湯一樣的渾濁,魚兒在底下待不住了,就浮上水面咂巴著嘴,直喘,這正是鄉(xiāng)下人捉魚的一法。站在岸上,能清楚地看到塘里的一條條魚,有人在岸上邊觀察邊傳送信息指揮水下作業(yè)的漁者,忽東忽西,每每奏效。岸上也不斷有人下水。

      我在岸上也看得手癢,那時,我已能游泳了。我就催母親回家拿漁具,家里其實沒啥漁具,母親就拿了一只小畚箕。也好,我拎了畚箕下水,沿著岸邊游弋在淺處,不時也畚起一條一條魚,魚不大,多是兩三寸的,捉住一條,我就甩給在岸上跟著的母親。

      平生第一回漁事,竟也捉到了兩三斤,魚雖小,但它帶來了極大的滿足與愉悅。有魚佐餐的晚飯吃得很香,在那時自然稱得上美味佳肴了。因為是夏季,母親把留著的一部分,烘了魚干,為煨得干一點,母親就把魚干放在鍋里,鍋蓋留了一條縫,灶爐里放點余火。誰料第二天一早,卻發(fā)現(xiàn)鍋里的魚一條也不剩了。灶面與地上散亂著一些魚頭,母親很懊悔,抱怨自己怎么沒想到會有貓從窗口進來呢,我也很不開心,母親摸著我的頭,安慰我:長大了,捉更多更大的魚。

      當年的鄉(xiāng)下,捉魚確實也算方便和容易。后來,我果然每年都能捉到魚,我們村子的畈野里散落著許多池塘,先前沒有水庫,祖上就在造田的同時,挖出一口口池塘,作蓄水灌溉之用。塘里養(yǎng)的魚,當時沒有搞承包,管理不嚴,春夏季節(jié)一遇大雨,魚就沖出池塘,水田溝渠里常常就有魚,我們往往能捉到幾兩或幾斤一條的鯽魚、鯉魚,所以,在很多年里,魚就成了這一季節(jié)我們家里最好的菜了。捉魚是一大樂事,有時忽然降臨的喜悅連自己都不相信。有一回是星期六,我提了張網(wǎng)在野外,那正是雨后初晴,走在細長的阡陌上,眼睛搜尋著魚的目標。在一丘已翻耕了紫云英等待著插秧的閑田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條三寸長的柳葉魚,這種魚難捉,它一見情況不妙就沒命地跑,不善躲,一直在動態(tài)中,所以很難在水汪汪的大田中捉住它??尚『⒑枚罚恤~總喜歡捉,管你怎樣,捉魚其實也是樂事。我提了網(wǎng)兜,下田,高一腳低一腳地趕著那魚,柳葉魚唰唰唰,游得飛快,忽左忽右。幸好,水不太深恰能見得它的逃遁方向,我就玩兒似的追,追著追著,那柳葉魚怕也是游得累了,突然意外地藏進了一個腳窩泥洞里,洞邊有幾莖未爛的紫云英,有幾星嫩嫩的葉子撐出水面,我躡手躡腳地過去,慢慢兒慢慢兒用網(wǎng)將它罩住。心想,柳葉魚啊柳葉魚這下看你往哪兒跑,手輕輕地探進腳窩。猛然間,我一下子愣住了,那柳葉魚沒摸到,里面竟伏著一條足有一筷子長的大鯽魚,當抓住它時我頭都有點暈了,這怎么可能嘛!

      后來看世間的許多事,我就聯(lián)想到這漁事來。因此,當時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連點點細節(jié)都非常清晰。

      有一次我與村里的一個伙伴合伙去捕魚,我的腰間系了一只魚簍。這魚簍的底部有幾個洞,漏了,我不放心,走在路上,我看見那邊有一小片撐著葉子的芋艿田,芋艿葉像荷葉,放在簍底正好,我就踅進小田埂,去摘了一片葉子,補了漏,正往回走,忽然發(fā)現(xiàn)一條一尺多長的青魚,在棉花田的壟溝里蹦,我一下驚了,不知所措,以為是誰將魚擺放在這里的,但除了我與伙伴,四周無人。我趕緊叫過伙伴,兩人將魚摁住。原來這魚是從上一丘田躍過田埂落在棉花田的,上一丘田的水稻正揚花,密匝匝的稻行因魚的游擠往兩邊分出,明顯形成一條游道,想必是魚從池塘到稻田再游到田埂邊一撞就跳將起來,不想落到了下面的棉花田,成了我們的簍中之物。這真是不費力的漁事。回家一稱,有五斤半重,這是我所捉到過的最大的一條魚,當下與伙伴兩家分了。晚上,母親做了一餐很鮮美的魚面,這是我第一回吃魚面,一家人吃得很幸福。

      籠鰍

      籠泥鰍是在我二十歲左右時村里最時興的捕鰍方法,鄉(xiāng)土氣息濃,也很藝術,因為泥鰍是自愿跑進籠子里的。

      釣魚得用餌料用釣桿,捕魚得用網(wǎng),用叉,或者干脆用雙手去捉??墒?,籠泥鰍很文氣,不用餌不用叉,就用一個小篾籠。

      泥鰍籠子極像冒出地面兩尺來高的竹筍,一頭大,一頭小,大頭的中間有一個并不大的窟窿,那是一束往籠里折編進去的篾片兒圍成的。那窟窿只容得一條泥鰍進去,因為篾片往里成一束,所以泥鰍一旦進去就再不能從原洞出來。要拿出泥鰍就從小頭,那里也有一束篾片,是編織籠子的經(jīng)線,經(jīng)線到尖處束成一束,也有一個窟窿,里大外小,泥鰍只能從內(nèi)往外游。捕時用一個小竹圈緊緊磕住尾部經(jīng)蔑,尾洞就閉了,要放出泥鰍就拿掉竹圈,大頭朝上一抖泥鰍就溜出了籠子。

      用籠子多是捕水塘里的泥鰍。泥鰍有個特性,每個晚上它們中的許多要通過塘田相接的缺口游到水田里去,不知是尋食還是旅游,而一到東方露白,紅日將上時它們便要返回水塘,我們就瞅準了返塘這個當兒捕它。

      籠鰍是夏秋季節(jié),得起大早,人是很辛苦的。

      那時我已高中畢業(yè),在自己的村子里教書。那是一個暑假,跟同村的伙伴如林一道,凌晨三點來鐘就起床,挑了籠子出發(fā)。此時,野外還是一片朦朧,田野萬籟俱寂,水稻也在夢中。

      借著點點星光,我們踉踉蹌蹌地行走在細窄的田埂上。我們的村子不愧是田畈宅,田野里水塘很多,而且大多植了荷。借著朦朧的星光,可隱隱見到葉的深碧,花的粉白,還有縷縷清淡的香氣飄飛在塘岸。

      塘與田相連,塘缺口的水綿綿連向偌大的稻田,一色的平,缺口處聳了幾塊高高的石子。

      我們躡手躡腳下水,依著石子壘起一道高于水面的泥埂子,小心翼翼地把籠子的大頭朝水田按在泥埂上。籠子的小窟窿半浸于水中,并在小洞的篾片上抹點泥巴,這是偽裝。

      我們就這樣在一個大畈里兜上一圈,把二十來個籠子一一放好。就尋一片寬寬的埂,鋪上備帶的塑料薄膜,仰身躺下,望著滿天的星斗,海闊天空地聊天。

      待到東方發(fā)白,太陽將上的時候,我們悄悄地走了去看。這時的泥鰍們都返塘了,急切而激動。而此時,它們才發(fā)現(xiàn)通往水塘的缺口已橫了一道埂兒,它們就焦躁地四處尋覓通道,一見有隙可乘,便不顧一切往里擠,這剛好進入了我們設置的圈套。

      于是,泥鰍們爭先恐后地去搶那個小窟窿。遇到田里泥鰍多,籠子的前頭就排了長長的隊,極像人們買緊俏貨。我們靜靜地蹲在豆棵里,偷偷地瞧那缺口,那些泥鰍真是可愛,排了一大片,一條一條搶著往籠里鉆,前邊那條的尾巴還沒溜盡,后邊的就急著往前擠了,樣子挺逗人的。想必前邊進去的鰍兒正為自己貿(mào)然闖進,身陷囹圄叫苦不迭的時候,外邊的卻以為先前的已與父母妻兒團聚了呢。

      如此想著,便忍不住“撲嗤”一聲笑了出來,朋友如林忙掩了我的口,擠擠眼要我別聲張?!澳圉q也有耳朵么?”我們偷偷地笑。

      等到太陽升到丈把高,我們就一個個地起籠子,沉沉的,碰到泥鰍多的時候。一籠里就有八九斤,連靠邊的泥鰍身上都擠勒了一條條篾片印子。

      我們把籠子收了,把泥埂踹了,為下一次再籠打開缺口。

      那個暑假我們兩人連著籠了四十多天,每天都捕到至少三十來斤的泥鰍,多時達五六十斤。那時,我家還住在老屋里,我母親和如林的娘就在屋邊那叢細細的竹子下支起鐵篩,生起炭火爐子,把泥鰍烘干。

      泥鰍干是鄉(xiāng)下人的一道湯菜。那年我們兩家都吃不完,也就拿些上集市去賣,換一些生活用品。

      打鱉

      老村的后頭,是一口幾畝水面的池塘,塘面寬寬綽綽,一條小溪從遠處伸來,流入水塘,悠悠地打幾個漩,便在另一端尋著缺口,曲曲地往遠處伸去。

      塘邊樹多而雜,構樹、榆樹、樟樹、烏桕,最多要數(shù)楊柳,瀟灑婀娜,也有幾叢細細的竹,青青翠翠。一到春夏,幾處青石板拱出的埠頭,便整日兒裹在濃蔭里,涼爽得很。

      夏日的水塘,是我們的樂園。一天傍晚,我們正玩得起勁,從那邊的溪堤上走來一個小后生,穿一身藍色土布衣褲,赤著腳,肩頭扛一根秤桿似的玩藝,在塘邊站了好一會,便在樹稀的地方揀個位子坐下,坐的是一條農(nóng)家拔秧用的獨腳凳。然后便靜靜地盯住水面,一動不動。

      我們覺得很奇怪,便站在樹枝上“喂喂”地叫,他卻不響,依然靜靜地看那微波蕩漾的水面。

      “喂,你看什么呢?”

      “你從哪里來?”

      “嗬,你肩上扛的是什么東西呀?”

      我們滑下樹,七嘴八舌地問他,他卻像是沒聽到,仍是一聲不吭。有人就說,這八成是個聾子,或者啞巴。

      聽得這么說,他竟猛地轉(zhuǎn)過頭,目光很兇,那樣子像能吃了我們。我們就有些怕,就瑟瑟著往后縮。但隨即我們又湊到他近旁,看他到底搞什么名堂:一根漆得黑黑的桿子,一人來高,下端有個小輪子,輪子繞了一圈圈粗粗的弦線,線兒從輪上鉆出來,爬上桿,又垂下來掛個小鋼球,鋼球上方每隔三四寸有一對鉤,鉤兒尖尖的,朝天張開,像餓極的嘴。

      我們好奇,就纏他問三問四,他有些不耐煩,就叫我們走。我們就笑他,他就轟我們,我們跑開了,撿土坷子擲他,嘴里不停地罵他,罵得兇,擲得也狠。他終于耐不住,拿起獨腳凳走了。我們就起哄,說我們勝利了。

      我回到家,就將這開心事跟父親說了。父親一聽,就怪我,說那孩子是個學打鱉的,在練眼力,在岸上打鱉不是件容易的事,得有一雙好眼睛,即使有風的日子,水面起浪,也能看得見遠處鱉的影子。這功夫要在平日苦練,得動真勁兒的,要練到盯住水面,一眨不眨,水花兒蕩蕩,頭不暈,眼不花。

      我問父親,那鱉老兒是呆在水底的,怎個見得影子。父親笑了,說鱉有個怪性子,聽到悶響,它就會浮到水面來,瞧稀罕。有時候,婦女在埠上用棒槌敲打衣服,啪啪聲也能引得鱉兒浮上水面。不過,它上來瞧瞧便要沉回去的。所以打鱉的眼珠子要尖,抓住那瞬間的機會,把槍打出去,而且要打準,用鉤鉤住,這很難,沒有毅力沒有恒心的人是斷不能學到這本事的。

      聽得父親這般說,我覺得有趣,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們是吵了那打鱉人練功了呢。

      我們就盼他再來。

      可第二天他沒來,第三、第四天也沒見他來。我們就有些不安起來,到后來就相互埋怨,說那天先擲土坷子的,就是小王八蛋。

      有一日,我們正蹲在弄堂里走西瓜棋。一個伙伴匆匆跑來說:“來了,來了!”“什么來了?”“打鱉的!”我們急急跑到村后,只見他還是那身打扮,依舊坐在那地方,看其實什么也沒有的水面。

      我們沒去驚擾他,只是遠遠地用討好的目光看他。

      好久好久,他突然從身旁拎起一只木屐子,狠狠地向塘中央甩去,木屐落在了很遠的地方,漂浮著。他正了正身子,緊盯木屐,雙手握緊槍桿,用力一甩,那小鋼球呼地從身后躍起,向塘心飛去,弦線牽動輪子,轱轱轆轆響。

      “打槍嘍,打槍嘍?!蔽覀儦g呼起來,激動地往前跑。

      鋼球在離木屐很遠的地方,落進水里。他旋起輪子,把線兒收回來,停一停,又擲。一次復一次操練,他甩得汗流浹背,可一次也沒能勾住那木屐的系帶,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或是前,或是后,水花四濺中,木屐一忽沉,一忽浮,很自在的樣子。

      一直到日落,他也沒勾住木屐。最好的一次是把木屐拉回好長一段路,那是線兒纏繞碰巧帶過來的。天色已晚,他就脫了衣褲下水,把木屐撈上來。他朝我們苦笑笑,樣子有幾分沮喪。

      第二天,他來了,打木屐。

      第三天,他來了,還打木屐。

      后來,他常常來,仍舊打那只木屐子。打中的時候很少,開始我們還去看看,到后來,也覺沒味了,心里笑他。他卻依然來,晴也來,雨也來。

      可到入冬后,就不見他再來了。我又覺得有些寂寞,走到塘岸,總感覺像少了什么。第二年麥熟時節(jié),他又來了。他變得俊了,穿一件白襯衣,戴一頂草帽,蹬雙烏涼鞋,提只魚簍子。我問他一個冬天一個春天上哪了,他說去水庫了,那地方場面大,好用勁。我問他練得怎樣,他笑笑,不答。

      他笑著就坐在岸邊,微攏手掌,啪啪地擊出幾聲悶悶的音來。他一遍又一遍地“啪啪”著。忽然,他揚起手中的鱉槍,一甩,那鋼球就在幾十米遠的水面落下。只見他迅速按住輪子,身子往旁邊一側(cè),同時用力往后一拉,隨之便收攏弦線,那線發(fā)出一陣“波波”的聲響,兩邊的水蕩開去顯出一條清晰的水路……

      我們?nèi)杠S歡呼,我們看到了真有一只瓷盆似的老鱉顯露在面前。

      猜你喜歡
      木屐黃鱔水塘
      一個小水塘
      幼兒畫刊(2023年6期)2023-07-18 07:02:24
      黃鱔料占全國的70%,今年特種料將激增40%,看這家企業(yè)如何再造輝煌?
      醉在水塘
      民族音樂(2018年3期)2018-07-19 00:54:58
      摳黃鱔
      工友(2017年11期)2017-12-01 06:35:17
      木屐聲聲憶往昔
      西江月(2017年11期)2017-11-30 08:20:06
      荒漠水塘
      池塘小網(wǎng)箱養(yǎng)殖黃鱔
      木屐
      木屐
      兔七的木屐
      南丰县| 开封市| 贵港市| 祁门县| 莱西市| 上饶市| 鹿邑县| 颍上县| 三都| 临清市| 蒙阴县| 资溪县| 东乡县| 罗山县| 洛阳市| 兰考县| 河津市| 龙南县| 淮北市| 耒阳市| 莎车县| 安康市| 营山县| 丹寨县| 报价| 彭水| 宜阳县| 德化县| 津南区| 汉川市| 镇沅| 瓦房店市| 含山县| 浙江省| 临泉县| 青海省| 崇信县| 赤水市| 射洪县| 贵州省|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