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愛云
摘 要 根據(jù)教學實際,調查初中語文課外活動現(xiàn)狀,概括學校圖書館的特點,論述圖書館在語文課外活動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課外活動;圖書館;語文素養(yǎng);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13-0059-03
1 前言
語文課外活動,顧名思義,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之外開展的系列活動。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與語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闊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保障?!?/p>
語文課外活動的意義雖然重大,但在教學實際中開展得不盡如人意。為了保證課外活動的時效,筆者根據(jù)目前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學校圖書館的優(yōu)勢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初中語文課外活動的現(xiàn)狀
為了取得充足的材料,筆者對轄區(qū)內五所初二的10名語文教師和200名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對課外活動的認識、開展情況、活動方式、原因分析、個人建議等方面。從回收問卷中發(fā)現(xiàn),語文課外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校的評價制度欠合理 目前很多學校的評價制度仍然以學生的統(tǒng)考分數(shù)為主要依據(jù),導致很多教師為了“考核優(yōu)秀”“職稱”等,把語文學習的希望都放在課內教學上,而把語文課外活動置于可有可無的地位,從而使語文課外活動形同虛設。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雖然新課標要求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但實際上學生遠遠達不到這一要求。
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 初中與小學不同,課程多,作業(yè)也多。如學生剛進入初中就要學習八門課,而且科科有作業(yè)。把這些作業(yè)壓在學生一人頭上,別說語文課外活動,就是其他課外活動也難以保證。
應試化傾向明顯 為了提高教學成績,各科教師都用講題和做題代替了課外活動。在上級三令五申的壓力下,語文教師開展的所謂課外活動也僅限于押題猜題,而且這種現(xiàn)象尤其以作文教學最為嚴重。如有的教師仔細研究歷年的中考作文題目后,就在語文課外活動時間分類講解,向學生灌輸各種體裁作文的寫作技巧,并印發(fā)所謂的“滿分作文”讓學生機械地進行仿寫。至于學生有沒有內容可寫,有沒有這方面的體驗和情感等,則全然沒有考慮。這種做法與課外活動的實質背道而馳,實際上就不是真正的課外活動。
家長認識欠妥 由于受應試化的影響,大部分家長利用星期天或節(jié)假日給孩子報一些五花八門的輔導班,致使語文課外活動基本不能開展,就連其中之一的課外閱讀時間都嚴重不足。據(jù)調查,初二每周平均閱讀三小時以上的學生占2%,每周平均閱讀兩小時以上的學生占5%,每周平均閱讀一小時的學生占7%,有86%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不足一小時。
3 學校圖書館的特點
學校圖書館除具有公共圖書館的基本特征以外,與社會上其他公共圖書館相比,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服務對象不同 1980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中小學校圖書館宣言》,明確宣告:“中小學圖書館是保證學校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項必不可少的事業(yè),是保證學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條件,也是整個圖書館事業(yè)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苯逃款C發(fā)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guī)程(修訂)》中也明確指出:“圖書館是中小學校的書刊資料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服務的機構?!庇纱丝梢姡瑢W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學生,閱讀對象相對穩(wěn)定,范圍比較小,不像公共圖書館那樣,服務對象包括社會各界人士,范圍比較廣泛。
服務目的不同 因為學校圖書館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機構,因而其主要是在教育方針的指導下,為在校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服務。而公共圖書館的目的則側重于科學文化的普及,滿足公民學習文化知識的需要,提高全民素質。
資源配置不同 學校圖書館的資源配置,主要是配合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促進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緊密結合,同時滿足學生課外活動的需要。而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配置則需要考慮到不同讀者的文化層次,一般偏向于文學、藝術、科普等大眾讀物。
4 利用學校圖書館開展語文課外活動的方式
各學科的課外活動都有自己的特點。對于語文教學來講,課外活動首先是課外閱讀,其次是結合班級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其他活動。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外活動中的一種普遍形式,而學校圖書館中具有豐富的圖書資源,因而是課外閱讀的最好去處。利用圖書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樹立“大語文觀”?!按笳Z文觀”的最終目標是“人的發(fā)展”,語文教學就是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具有良好道德品格的人才。而學校圖書館中都是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圖書,學生從中可以讀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憂民之情,感受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胸懷,體會到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愛國豪情等。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這些光輝形象的印象,而且體味到愛國、友誼、忠誠、正直、勇敢等永恒的人類精神,從而激發(fā)情感,升華人格。
2)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積累詞匯,掌握寫作方法。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其目的都是積累詞匯,學習句法,掌握寫作方法,以便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學校圖書館中的報刊書籍,都是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學生在閱讀時可將一些名人名言記錄下來,以豐富自己的詞匯;也可以把一些優(yōu)秀作品中的優(yōu)美句段摘抄下來,以學習句法,提高遣詞造句能力;還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廣泛吸收各種優(yōu)秀體裁作品的寫作方法,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質量。
3)課外閱讀有利于體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的延續(xù)性。課堂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主戰(zhàn)場,但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許多時候對于一些重點與難點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此時就可以發(fā)揮課外活動的補充和促進作用,使課內外結合,最后實現(xiàn)問題的完美解決。
4)課外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柏拉圖說:“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里的?!闭n程改革標準也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而課外閱讀就是學生的一種自主學習活動,它不但能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書籍,而且能給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從而使學生的閱讀由封閉式轉為開放式,因而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受到讀書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起更強烈的讀書欲望,形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蘇聯(lián)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過:“兒童閱讀在孩子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可以讓孩子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fā)展?!币虼?,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大量接觸優(yōu)秀圖書,無論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還是對學生知識的拓展和豐富,都是一件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事。
開展豐富多彩的其他活動 如果說利用圖書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幫助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知識的話,那么利用圖書館開展豐富多彩的其他活動,就是把學生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促進學生感受和體驗,從而使知識進一步內行。
1)開展辯論賽,即圍繞教學內容或學生的實際,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利用圖書館自主搜集資料,各抒己見,進行有理有據(jù)的辯論。如學習了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后,可以“濟南的冬天美在哪里”為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
有的學生從語言美方面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該文的語言準確生動,清新活潑。如在“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把它們喚醒”這段話中,作者就巧用了三個動詞“曬”“睡”“醒”,形象地描繪出了陽光下的濟南暖和而舒適的特點。
有的學生認為,形容詞的用法也很巧妙,如在“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等句子中,作者用形容詞“小”和“矮”,形象地說明了小雪之后濟南小山的可愛。
有的學生認為總結得不夠全面,當同學要求說出哪里還不全面時,這個學生補充道:在“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一句中,“綠”是什么用法、有什么作用等沒有說出來。結果,學生又議論紛紛,最后通過交流和討論,得出是形容詞作動詞用,和“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一樣,既形象鮮明,又能讓人感受到“綠”的動態(tài)過程。
這種辯論賽不但推動了課外活動的深入,加深了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認識和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利用圖書館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開展游戲活動。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根據(jù)學生喜愛游戲的天性,適當利用圖書館開展一些游戲活動,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如成語競猜游戲,可提前準備好一些小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常見的成語,如“歡呼雀躍”“千軍萬馬”“恩重如山”等。開始游戲時,各小組分別派一個學生上臺,說出這個成語的意思,讓其他學生來猜,看哪個組猜出的成語最多。這個游戲的好處是有利于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增加成語積累。
其他常用的游戲還有成語接力、聯(lián)詞說話等,通過對這些游戲的靈活運用,既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3)表演課本劇。因為表演符合學生天真活潑的特點,因而成為語文課外活動中的一種常用方式。通過對一些故事性較強的作品進行改編,然后進行編排和表演,既能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又能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
在開展這項活動時,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從閱讀的作品中任選一篇,集體討論后將其改編成課本劇,然后進行表演。在表演時,可由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評委,也可以邀請一些其他教師參與進來,共同評分并進行鼓勵,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此外,還有朗誦會、演講會、故事會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在圖書館進行,都是促進語文教學的好方法。
5 結語
語文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和深化,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圖書館作為學校重要的文獻資源中心和師生活動的場所,對于課外活動的開展又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只要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能使圖書館得到科學合理的使用。
參考文獻
[1]趙新喜.淺談活動教學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