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 要]
知識復習課的任務設計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本著“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素養(yǎng)、促進個性發(fā)展”的復習思路,創(chuàng)設多樣性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知識復習任務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思維和想象,使復習課也充滿生機和活力,實現(xiàn)預設和生成的結合、知識和能力的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幫助學生不斷發(fā)展,不斷提高,不斷超越。
[關鍵詞]
中考英語;知識復習;任務設計
中考復習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一般包括教材知識復習、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模擬提升三種形式。其中,知識復習內容多、任務重、時間長,是決定復習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中考英語知識復習的誤區(qū)及反思
知識復習包括大量詞匯和語法,一般采取知識羅列、機械講練等方式。知識復習教學的誤區(qū)具體表現(xiàn)為:復習停留于知識的堆積和復現(xiàn),不能形成網(wǎng)絡;知識的運用以解題為主,缺乏情境運用和合作交流;忽略學生的不同基礎,缺乏個性人文關懷;機械的復習任務不能激起學生的思維,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難以得到提高。
知識復習課存在誤區(qū)的根源是教師對知識復習教學目標缺乏正確認識。英語知識是提升能力的基礎。知識復習固然要應對考試,更要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繼續(xù)學習英語奠定基礎。要提高知識復習的成效,教師需要更新理念,鉆研課標和教材,整合教材中的詞匯、語法、話題、功能和情境,精心設計復習課任務,幫助學生由“學語言”轉變?yōu)椤坝谜Z言”,由“機械識記”到“靈活運用”,由“注重知識”到“能力提升”,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由此,我們要重新確定復習任務設計的思路,即通過整合梳理,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通過情境運用,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辨析知識間的區(qū)別;通過語篇運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英語知識復習任務設計的原則
要提高知識復習課的效率,筆者認為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針對性原則
中考英語總復習不但要注重鞏固復習學生的語言和語法知識,更要注重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復習課任務,真正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原則。任務過難或過易都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任務的積極性和興趣,影響復習課的成效。教師還要仔細研讀課標和教材,弄清課標對于英語五級水平(初中畢業(yè))的目標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復習課任務,力求通過初三總復習,幫助學生整合復習課標要求的語言和語法知識,訓練和提高課標對于能力方面的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復習鞏固和運用語言的機會,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二)情境性原則
語言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學生能夠在相對完整、真實的情境中接觸、體驗、理解和學習語言,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形式。只有具有真實情境的英語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心理真實度。學生參與有心理真實度的活動,使他們有機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義地使用語言,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有助于解決知識惰性問題。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教師可以話題為線索,圍繞話題設計貫徹復習課始終的情境活動。如筆者在寶應借班上課時,圍繞主情境“編制寶應旅游指南(make a guide to travelling in Baoying)”,設計了情境鏈:介紹寶應的地理位置——介紹寶應的景點和名人——鼓勵游客來寶應旅游。學生圍繞家鄉(xiāng)的地理名勝、名人等,運用語言真實而且自然。又如,我校一位老師在高郵參加揚州市中考復習研討會時,以該校一位女生攙扶摔倒在地的八旬老人為話題導入課堂,以“推薦最美中學生”為主情境,設計了“推薦誰——為什么推薦他/她——寫推薦信”三個子情境。學生圍繞真實的任務,運用語言發(fā)表觀點、陳述見解、完成任務,學生學習主動、積極、高效。
(三)實效性原則
教師設計復習課任務不要追求過大的容量、密度和過快的節(jié)奏,不能片面追求活動的表面熱鬧。教師要圍繞復習課目標進行教學設計,所有的任務都必須緊扣復習目標,緊扣課標要求,緊扣中考要求,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得。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復習活動,提高復習的效率。
教師要注意復習課任務設計不要回避語言點和語法的復習和運用。教師可以活動單或導學案的形式,幫助學生整理歸納語言點和語法知識;或者教師可將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的復習與話題有機整合,讓學生在話題情境中運用語言點和語法知識,在知識的運用中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激勵性原則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熢O計復習課任務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如果復習課只是讓學生讀背和做練習,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充分考慮復習期間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需求,設計靈活多樣的復習課任務,要設計一定量的挑戰(zhàn)性任務和激勵性任務,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師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質疑、思考和主動提問的習慣和意識,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三、英語知識復習有效任務的設計
復習課不是新授課的重復,不是知識的累加,更不是簡單地讀背。教師應根據(jù)復習內容和話題設計不同類型的任務,在課堂中交替使用,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完成復習任務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教師設計復習課任務還要注意梯度性原則,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語言知識到語言能力,由知識的復現(xiàn)到靈活運用。教師在復習課中可以使用以下一些任務形式。
(一)趣味性任務
有趣的、激勵性的、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和參與面。復習課教師可以采用歌曲、視頻、頭腦風暴、搶答、競猜、小組比賽等趣味性任務。
1.頭腦風暴活動
《牛津初中英語》(譯林版)教材以話題為主線,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教師可以頭腦風暴幫助學生回顧、復現(xiàn)相關話題的詞塊。頭腦風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豐富學生的想象,開闊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語言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歸類,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輸出。
筆者經(jīng)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復習和回憶已學詞塊,小組匯報后以幻燈片展示給學生大聲讀背記憶。小組合作中輕松的氛圍避免了學生復習的焦慮,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事前自己先梳理相關主題詞塊,打在幻燈片上;課堂上如果學生能夠回憶出一些經(jīng)典的短語,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板書作為補充。為了鞏固運用頭腦風暴部分列出的主題詞匯,筆者以問題“What do you need your robot to do for you”快速問答,引導學生描述想要心目中的機器人為他(她)做什么(I need my robot to _______)。學生能夠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能一口氣說出很多動詞短語,在其他學生的贊嘆聲中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2.搶答或競猜游戲
游戲的使用可以有效激活課堂氣氛,寓教于樂,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巧用搶答游戲和競猜游戲,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充分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下學習和運用語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機械學習”為“主動運用”。如在節(jié)日話題復習中,筆者陳述有關描述節(jié)日特征和主要活動的句子,學生根據(jù)教師描述,猜測節(jié)日名稱,并說出節(jié)日時間。又如,《牛津初中英語》(譯林版)教材中7A、8A、9A都是圍繞人物話題展開的,在人物話題復習時,筆者設計了搶答游戲。筆者逐句朗讀描述一個學生的短文,每讀一句,學生根據(jù)描述說出相應的形容詞。這樣做不但加深學生對于描述人性格特征的形容詞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為后面學生描述同學提供范例,積累語言,埋下伏筆。
(二)知識鞏固類任務
1.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的復習
語言知識是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基礎。語言知識的歸納運用,要遵循學生自主或合作歸納語言規(guī)律的原則,遵循講練結合的原則,圍繞練習和試題進行復習和訓練,確保復習課練習與日常測試題和中考題接軌,真正實現(xiàn)“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有所收獲,有所提高”。復習課教師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系統(tǒng)復習語言知識,梳理、鞏固、運用話題詞匯,歸納總結語言規(guī)律并加以綜合運用。
復習課任務設計不應回避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的復習。筆者經(jīng)常借助于我市推廣的“活動單教學模式”,以活動單幫助學生歸納語言規(guī)律,并以“中考鏈接”鞏固操練,幫助學生顯性歸納總結語言點和語法。
2.短文缺詞填空
中考復習要緊扣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筆者經(jīng)常改編教材中的語篇,設計短文填詞的任務形式,既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單元主題詞匯,也訓練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靈活運用詞匯的能力。學生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有助于他們詞匯運用能力和語篇理解能力的提高。
“短文填詞”融合了詞匯、固定短語、語境、生活常識以及文化素養(yǎng)等多個層次的要求,主要考查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把握能力,對語言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對詞匯、語法和習慣用法的掌握情況和在特定的語境中正確運用詞匯的能力。教師可選擇教材中的重點句子自編短文,或者圍繞單元話題中的重點詞匯自編短文,又或者以與單元話題相關的課外閱讀短文改編短文,給出首字母,讓學生進行短文填空訓練,為學生有效鞏固、運用話題詞匯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
(三)拓展延伸類任務
Krashen曾說過:“語言習得通過語言輸入來完成。沒有可理解性輸入,就沒有語言習得?!薄皩W生通過理解比現(xiàn)有英語水平略高(i+1)的語言輸入,通過不斷的積累實現(xiàn)對語言的習得。”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最佳的語言輸入。教師可以選擇與話題相關的語篇,拓展閱讀并進行“以讀促寫”的訓練,或者以話題語篇進行聽力訓練,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聽力能力。
(四)綜合應用類任務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是運用語言,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交流的情境,使學生在頻繁接觸語言、親身感受語言、內化語言規(guī)律和形成語言能力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目標語言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談論話題、自編對話、辯論、即興演講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知識復習課的任務設計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本著“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素養(yǎng)、促進個性發(fā)展”的復習思路,創(chuàng)設多樣性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知識復習任務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思維和想象,使復習課同樣充滿生機和活力,實現(xiàn)預設和生成的結合、知識和能力的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幫助學生不斷發(fā)展,不斷提高,不斷超越。
[參 考 文 獻]
[1]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2]程曉堂.論英語課堂話語的真實性[J].課程·教材·教法,2010(5).
[3]冒曉飛.中考英語話題復習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2(7).
[4]楊延從.高考英語短文填詞題的命題特點和備考建議[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0(2).
[5]吳海鷹.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 優(yōu)化閱讀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9).
(責任編輯:符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