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強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是一套母語課程改革的整體解決方案。它顛覆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其說法簡單,做法也簡單。到2017年,“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已走過11年的歷程, 這里有必要談一下其涉及的幾個關鍵點的思考。
一、基本原則
1.海量閱讀,質從量出
語文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是有質必須有量,寬度決定高度,厚度決定深度。因此,我們不僅要知道這八個字,還要知道為什么提出這個觀點。
魯迅先生曾說過:“煤的形成,當時用了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母語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正如煤的形成,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才能慢慢形成母語能力和素養(yǎng)。比如探究某一類文體,就需要大量閱讀這類文體。例如散文這個文體 ,如果我們只學了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想恐怕很難全面了解“散文”這個文體。
2.課內大量閱讀
提出“課內大量閱讀”的原因,一是學生學習負擔重,不可能實現(xiàn)課外大量閱讀,二是在課堂上補充大量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是可以做到的。教材沒有必要獨占課堂,課堂只讀教材,是浪費時間,所以應當增加容量。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內大量閱讀,進而形成閱讀能力,最終提升語文素養(yǎng)。和以往許多語文課程改革不同的是,實驗有兩個關鍵點:“課內”和“大量閱讀”。從現(xiàn)行語文教學和課程設置來說,想要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課內進行大量閱讀是合理途徑。
3.課堂上自由自主閱讀
一個人最佳的閱讀狀態(tài)應該是在自由狀態(tài)下,因此,想要讓閱讀對一個學生發(fā)揮作用,自由自主的狀態(tài)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教師所要擔心的不是放得太開,而是放得還不夠。經過在現(xiàn)實中的檢驗,學生在自由狀態(tài)下思如泉涌,所產生的思想火花出乎老師們的意料。一個成熟的閱讀者應該具備三方面的能力:占有資料多,掌握的閱讀策略多,經常質疑和探索。
4.要求學生大量閱讀,老師首先應該大量閱讀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終身學習者。在學校,老師雖然是成年人,雖然多讀了幾年書,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比學生強,因此我們老師要放下姿態(tài),放下架子,很多方面還要好好向學生學習。拿教師和學生來比較的話,教師閱讀文本的速度不一定如學生,教師的記憶力不一定如學生,教師的思考力不一定比學生強,教師的寫作不一定如學生。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向書本學習,不斷向學生學習。西方有句名言:“兒童是成人的老師?!币粋€愛讀書的老師,本身就是一顆“讀書種子”,是最有說服力的,學生跟著這樣的老師學習,不愛上讀書都很難。
二、叢書與語文教學
對于叢書,一直以來有不少教師提出疑問,我們是這樣想的:
第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彌補了現(xiàn)行教材選文單篇組合的不足,同時,從編寫角度來說,既有與教材嚴格對應的選文和模塊,又有合理拓展和延伸的選文和模塊,從拓寬主題的角度給學生拓寬了閱讀視野。
第二,叢書中的部分選文只要學生讀過了即可,不是教師必須教的內容。叢書選文不一定要像課文一樣講解和剖析。從現(xiàn)實的教材課文與叢書選文整合的結果來看,需要整合的叢書選文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現(xiàn)實的教學實際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選文整合完,剩下的選文必須教學生利用教材課文所學的方法來自主閱讀。
第三,從整合教學的角度來說,可以用教材課文來整合叢書的選文,也可以用叢書選文來整合教材課文,教師可以根據(jù)現(xiàn)實的教學靈活把握。
三、教師診斷與思考
1.是否轉變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實驗積極倡導轉變低效的教學方式,依據(jù)“三講”(教師集中精力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混、易錯、易漏的,講學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講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三不講”(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的教學原則,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目標。
2.是否鍛煉了學生的閱讀速度:40分鐘僅僅讀一篇文章,閱讀速度是上不去的。課標要求五六年級高段的閱讀速度是300字每分鐘。到了高年級,單篇課文因為不太涉及閱讀策略,所以高年級的閱讀可以更多訓練學生真正實用的閱讀策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策略,閱讀速度自然就會上去。
3.是否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速度提高了,閱讀的量自然就會增加,而且學生會樂在其中,很有成就感,閱讀習慣也是在這樣的影響下養(yǎng)成的。一至九年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閱讀總量可以達到1100萬字左右。
4.是否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策略:閱讀策略其實就是閱讀的方法,主要是教學生如何閱讀。比如閱讀的類型有默讀、朗讀、瀏覽、略讀、速讀等等,那么還要教授學生每一種類型的關鍵點。掌握了閱讀方法和策略,學生的閱讀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再盲目,閱讀的效率和效果也會大大增強。
5.是否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實驗使學生對閱讀消除了畏難情緒,增強了積極閱讀的信心,學生通過參加實驗和閱讀叢書,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能發(fā)現(xiàn)廣闊的人生天地,閱讀的良好態(tài)度由此養(yǎng)成。
6.是否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力和審辨力:叢書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辨,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敏度、廣度和深度。學生通過主題學習的閱讀,有敏捷的思維,有開闊的思路,有周密的思考,有深刻的思想。
四、結語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最后要達到的課堂生態(tài)就是老師在帶著孩子自覺地讀書,自覺地寫作,而這些已成為生命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習慣。只要我們本著語文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以生為本,敞開胸懷包容一切優(yōu)秀的經典,并針對現(xiàn)今的語文教學從內容、速度、策略、數(shù)量、思維等角度加以設計并形成課程體系,我相信,隨著我們的探索越來越深入,路徑越來越清晰,實驗的價值也會越來越凸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