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俐
摘要:在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中,對于物理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符合新課改標準,如何在物理課堂幫助學生進行更高效物理學習,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就成了首要問題。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同時加上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在講臺上進行書本授課同時增加和日常生活中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物理知識,本文通過對當前物理教學方法現狀進行研究,提供了幾種物理教學方法如何選擇與創(chuàng)新進行參考分析。
關鍵詞: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chuàng)新
當前傳統(tǒng)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久而久之容易讓學生對物理課堂產生疲憊感,再加上物理理論知識較為枯燥,沒有過多延伸空間,專業(yè)性較強,學生很容易在長時間學習之后對物理課堂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效率變低,教學效果不明顯,作為物理學科教育者,應該適當轉變自己傳統(tǒng)教學思維,適當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與選擇,讓學生更好融入物理課堂,學習深奧物理知識。
一、當前物理教學現狀
當前國家教育形勢正在朝著全民素質教育逐漸邁進,學校不單單是為了幫助學生參加考試而進行文化教育,也要對學生人格建立和素質修養(yǎng)負責任,說明我國教育方式已經邁向現代化,但應試教育依然是主要教育方式,學生仍然需要不斷面對各種考試,壓力依然存在,物理教學方式改革也因為應試教育很難進行落實[1]。雖然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學習成果下降,無法符合新課改要求,但是迫于應試教育巨大壓力,多數教師也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因為教師認為面對應試教育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為安全,輕易不會嘗試新型教育模式而延誤教學進度,雖然保證了學生能夠拿到高分數,但是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十分不利。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專業(yè)性較強學科,如果無法進行課堂參與,與教師進行配合學習,單單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根本無法理解物理內涵,實驗教學由于各種限制也導致學生無法更多進行實際操作,在進行操作和實驗報告時云里霧里、毫無興趣,成為形式化教學,他們只認為實驗僅僅是對已知物理知識進行證明,而沒想過去進行探索,有的學校甚至根本不去進行實驗教學。
從以上可以看出,雖然很多教師不斷對物理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上的嘗試和努力,但是情況卻不如人愿,在我國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先轉變自己思維模式,將自己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逐漸進行改變,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學習興趣,全面發(fā)展提升綜合能力,在短短幾十分鐘課堂時間里,能夠最大程度幫助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讓學生主動學習物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取得更好教學成果[2]。
二、如何進行物理教學方法選擇和創(chuàng)新
(一)實驗法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最基礎的一個教學方法,是所有教學的基礎,物理知識脫離了實驗就不是真正物理知識,脫離實驗教學的物理課堂也不是真正的物理課堂,雖然書中理論已經得到過證明,但學生還是要進行實驗,只有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際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了解物理現象從何而來,通過實際操作,加深知識理解能力,更加直觀感受晦澀難明的物理概念,幫助學生穩(wěn)固物理知識理論基礎,在操作過程中要讓學生注意安全,教師要在一旁做好指導工作。
(二)比較法
比較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兩個類似物理知識或者實驗操作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記憶。實驗教學運用比較法由于受各種外部因素限制較多,很難在平時學習中經常使用,但是理論知識比較法學習,卻可以隨時運用到教學當中。比如在進行聲和光的課程學習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兩者雖然都可以在任何空間中進行傳播,但是它們的傳播是否都需要介質?它們遇到各種物體是是否會發(fā)生反射?它們在反射之后會形成什么?類似這樣的問題來讓學生對它們進行比較,在遇到相似知識點時,選擇比較法是更好的教學方法[3]。
(三)比喻法
有些物理概念和理論知識相對較為簡單,多數都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現象,在進行這類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自己人生經驗,引用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想象力得到更加具象化的物理知識,體會到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滲透,尤其是很多基礎理論,如果只看書本非??菰餆o聊,又不需要用復雜實驗進行論證,那就運用比喻法,比如解釋日食這個原理時,教師可以以燈泡來代表太陽、乒乓球代表月亮,讓學生觀看教師進行日食演示,學生瞬間就記住了日食原理,還對這種新穎教學方式感到好奇,提升了學習興趣,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一定要對自己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在進行不同理論知識教學時,選擇最適合學生需求和符合理論知識內容的教學方法,改善枯燥無聊的物理課堂,為學生今后物理學習打下堅固基礎,養(yǎng)成學習習慣,以更好的姿態(tài)面對應試教育,提升課堂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在以后遇到更難物理知識時也能夠通過自己進行問題解決。
參考文獻:
[1]翟傳霞.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創(chuàng)新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9):66-66,67.
[2]韓士鼎.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chuàng)新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6(9):39.
[3]張建明.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2):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