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癥狀①球蟲病:由艾美耳屬的各種球蟲寄生于雞的腸道引起的疾病。病初,雞表現(xiàn)為不飲水、不吃食,羽毛蓬亂,糞便稀薄似水樣,繼而出現(xiàn)血便。此時病雞擁簇成堆,冠、肉髥蒼白,消瘦,貧血。后期體溫下降,癱瘓,痙攣死亡,病死雞貧血、消瘦;②壞死性腸炎:本病的病原為魏氏梭菌,屬革蘭氏陰性菌,是雛雞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疾r病禽食欲消失,糞便呈暗黑色,可能混有血液,死亡率5%~15%。疾病在禽群中迅速發(fā)展,如果不用藥治療,可持續(xù)發(fā)病10~14d。慢性病雞消瘦,在足部有出血癥及壞死性病灶,類似足部的病變也能見于壞死性皮炎,后者也是一種梭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病變主要在小腸,腸管腫脹呈灰色,整個腸粘膜脫落,腸壁有很多壞死病灶,邊緣清晰,腸內(nèi)充滿泡沫樣棕色液體。部分病例大腸壁壞死灶中央凹陷,深達粘膜肌層,有的壞死灶引起腸壁穿孔,形成腹膜炎和腸粘連,肝、脾腫大、出血。有的肝表面散在著灰黃色壞死灶;③黑頭?。罕静∮纸忻つc肝炎,是雞和火雞的一種原蟲病,病原是單胞蟲又叫火雞組織滴蟲。病初癥狀不明顯,逐漸精神不振,行動呆滯,食欲減退。排淡黃、淡綠色稀糞,繼而糞便帶血,嚴重時排出大量鮮血。在出現(xiàn)血便后,全身癥狀加重,貧血、消瘦、羽毛臟亂,陸續(xù)發(fā)生死亡。這些癥狀與盲腸球蟲病很相似,不經(jīng)解剖較難區(qū)別。病程1~3周,及時治療可較快地停止死亡,轉(zhuǎn)向康復。死亡率一般不超過30%,病變主要在盲腸和肝臟,都具有特征性。盲腸典型病變,是外觀粗大,觸之堅硬,呈香腸狀,但粗細不勻。腸壁增厚且充血,切開腸管,可見干酪樣物質(zhì)凝結(jié)的棒狀內(nèi)容物阻塞在腸內(nèi)。
防治措施球蟲病:①西藥治療:對球蟲病目前是以藥物預防和治療為主。在集約化養(yǎng)雞情況下,往往從小雞開始就給予藥物預防。但各種抗球蟲藥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都會引起蟲體的抗藥性,因此要經(jīng)常引入新藥或定期更換藥物,以克服耐藥性。目前使用的各類藥物,如復方敵菌凈、鹽霉素、球炎寧(主要成分:磺胺氯吡嗪鈉等)等藥物;②中藥治療:同時,配合中藥治療,其方劑為:常山100g、柴胡 40g、玄參 80g、青蒿 40g、地榆炭 40g、白茅根40g、苦參80g。共研細末,每只雞0.5~1g,連用 3~5d;
壞死性腸炎:①預防:徹底消除各種致病因素,及時清除糞便、墊草。雞舍、運動場地和用具等要經(jīng)常徹底打掃和消毒,可用0.2%~0.3%。過氧乙酸或0.3%百毒殺進行徹底消毒,動物蛋白、肉粉、魚粉等飼料易受曲霉菌污染,貯藏不好就會造成大量細菌繁殖,引起發(fā)病,對這類飼料應注意進行監(jiān)測;②西藥治療:飲水中添加泰樂菌素等,飼料內(nèi)添加桿菌肽等藥物,可以控制本病的發(fā)生與流行;③中藥治療:其方劑為:白頭翁50g、黃連50g、黃柏 50g、秦皮 50g、生地 50g、青皮 25g、地榆炭25g、青木香 10g、山楂 25g、當歸 25g、赤芍 20g。 將上述中藥加工成細末,每只雞0.5~1g,混入飼料內(nèi)飼喂,連用 3~5d??梢钥刂票静〉陌l(fā)生與流行;
黑頭?。孩兕A防:本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搞好衛(wèi)生消毒。雞舍及運動場要每日打掃,保持清潔干燥,并消除磚瓦、石塊及各種雜物,使蚯蚓、小蟲無棲身場所。雛雞最好在網(wǎng)上飼養(yǎng),使其不接觸糞便和污物,成年雞與青年雞、雛雞要嚴格分開飼養(yǎng),防止成年雞帶蟲、排蟲傳播給雛雞。發(fā)現(xiàn)雞群感染異刺線蟲病,要及時進行驅(qū)蟲;②治療:一旦雞群發(fā)生本病,立即隔離治療。一是甲硝唑,按0.06%~0.08%的比例,混入飼料中,連喂 5~7d;二是本病常伴有細菌感染,在應用上述藥物時可適當并用廣譜抗生素,如強效支菌等藥物,同時配合中藥治療。其方劑:黃芩 40g、地榆 40g、青蒿 40g、常山80g、白芍 40g、柴胡 40g、甘草 20g,共研細末,每只雞0.5~1g,連用3~5d。飼料內(nèi)增加多種維生素,增強雞體的抗病力。
(152500)黑龍江省鐵力市豐潤國際廣場4-2-303室王秀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