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龍全
3、4月份,隨著氣溫和水溫的不斷上升,各種病原生物活動加強,容易使魚類感染各種疾病,尤其是車輪蟲、小瓜蟲、錨頭鳋等寄生蟲病。寄生蟲的大面積暴發(fā),不僅對當前的養(yǎng)殖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會造成魚鰓部受損,體質下降,導致5-6月份爛鰓、出血等疾病高發(fā),嚴重影響到養(yǎng)殖魚類的存活率。
1.魚生長受到影響。受寄生蟲侵襲,魚體難受,吃食不歡,躁動不安;寄生蟲吸收魚體營養(yǎng),導致魚體消瘦。
2.破壞鰓絲、體表等造成組織損傷。呼吸功能受阻,嚴重可造成死亡;免疫力下降;繼發(fā)性細菌、真菌感染(爛鰓、赤皮、水霉等)。
1.溫度。天氣變暖,水溫上升,休眠的蟲卵開始復蘇。
2.天氣不穩(wěn)定,早晚溫差大。
水層對流帶起底泥中的蟲卵進入水體;大溫差成為某些寄生蟲的競爭優(yōu)勢,車輪蟲一旦孵化,1~30℃的反復變化不會影響其生長繁殖;魚應激大,體質下降,易感染寄生蟲、細菌等病原。
3.糞肥。早春育肥時投放過量糞肥,未經發(fā)酵完全的糞肥帶有很多寄生蟲卵。
4.懸浮有機質。水體對流,水體有機絮團增多,給寄生蟲寄生提供了營養(yǎng)居所。
車輪蟲、小瓜蟲、錨頭鳋。
1.第一次殺蟲時機。3月中后旬至清明前后,水溫18~20℃,持續(xù)晴天3天就可以進行第一次殺蟲了。第一次殺蟲建議使用敵百蟲(無鱗魚、蝦、蟹禁用)。
2.第二次殺蟲時機。如果是殺車輪蟲,間隔一天進行第二次殺蟲(車輪蟲的繁殖周期僅為24小時)。第二次殺蟲建議使用阿維菌素。第二次殺蟲后的第二天,用聚維酮碘全池消毒,以防繼發(fā)性細菌感染。
3.后續(xù)殺蟲。連續(xù)陰雨天后,天氣轉晴時,要補殺一次蟲。
1.準確計算水體體積。春季池塘水淺,水質清瘦,藥物毒性與風險較大,因此水體準確計算尤為重要!水深超過2m,按2m計算。
2.殺蟲前后增氧機的使用。殺蟲前連續(xù)2個晴天中午開增氧機2小時以上;下殺蟲藥后,開啟增氧機2小時以上;用藥后觀察,如魚群有異常浮頭、不安等現(xiàn)象,要及時采取增氧、加注新水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