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斐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劉恩茂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韓斐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兒科主任。擅長治療抽動障礙、多動障礙等兒童慢性心理行為疾病。此外對中醫(yī)治療線粒體腦病、克羅恩病、癲癇、智力發(fā)育遲緩等疑難雜癥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
多數(shù)家長很容易忽視孩子這樣的表現(xiàn):孩子總是快速、不自主、單一或重復地進行多個部位的肌肉運動性抽動,如頻繁眨眼、擠眼,常常表情豐富,“眉飛色舞”等;或(和)發(fā)聲性抽動,如咳嗽等。
父母們常常認為這是孩子得了結膜炎、感冒,或僅僅是活潑調(diào)皮。事實上,這是一種叫做小兒抽動障礙的疾病。這種疾病很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嚴重影響,同時也會對家庭造成困擾。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使家長朋友對于抽動障礙的防治有個大致了解。
?眨眼、擠眼
眨眼或者擠眼是抽動障礙的初期癥狀。一般情況下,當孩子頻繁眨眼、擠眼的時候,家長多會帶孩子去眼科進行診治,而且多半會被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雖然部分孩子通過滴眼藥水能使癥狀得到緩解,但是一段時間后很可能復發(fā)或者加重。
?清嗓子、咳嗽
清嗓子、咳嗽也是抽動障礙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在前來就診的患兒當中,最開始表現(xiàn)為清嗓子或者咳嗽的同樣不少。當孩子出現(xiàn)清嗓子或者咳嗽的時候,家長也多會認為孩子是“咽喉炎”或“感冒”等疾病而忽略其嚴重性。
以上是抽動障礙最常見的癥狀,而且出現(xiàn)較早。當然不是說孩子只要反復出現(xiàn)這樣的癥狀就一定是抽動障礙,具體情況一定要經(jīng)過觀察和得到醫(yī)生的明確診斷之后才能確診。
此外,面部肌肉的抽動也很常見,多表現(xiàn)為“挑眉” “吸鼻子”“撅嘴”等;身體上的動作可能表現(xiàn)為“點頭”“聳肩”“吸肚子”等;也有嚴重的患兒會出現(xiàn)大幅度夸張的動作或大聲喊叫。
大眾通常對“多動癥”這個名詞更熟悉,它的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以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多為主要特點。當孩子出現(xiàn)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沖動或者認知障礙、感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往往是多動癥的表現(xiàn)。
通常來講,抽動障礙與多動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完全不同,但由于多數(shù)家長對兩種疾病不了解,以為孩子出現(xiàn)肌肉的過分抽動就是多動,這需要格外辨別。
小貼士
臨床上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有反復的肌肉抽動的癥狀,如風濕性舞蹈病、癲癇等,前者多伴有風濕熱的癥狀,后者屬于腦部慢性疾病,建議家長朋友們帶孩子及時就醫(yī),通過臨床的輔助檢查進行區(qū)分診斷。
孩子得了抽動障礙怎么辦?這個問題可能是廣大家長朋友最為關心的了,及時就醫(yī)當然是最重要的。
目前治療抽動障礙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以中、西藥物治療為主。其中西藥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家長往往因為孩子不能承受而放棄治療。
中藥治療抽動障礙的效果較好,且副作用小。除此之外,還有人采用心理行為治療、穴位注射、針灸、推拿等方式進行治療,都有一定的效果。
除了找尋醫(yī)生診治外,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調(diào)適”。抽動障礙的癥狀本身對孩子的身體以及智力都不會產(chǎn)生很嚴重的影響,但是由于反復的運動性抽動以及發(fā)聲性抽動,有些孩子容易感到疲勞。此外,由于周圍人群的過分關注,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敏感,因此有些孩子會刻意控制自己的動作,甚至是影響心理健康而發(fā)展為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得了抽動障礙就見不得人;也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只是“小毛病”而不必太過重視: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對的。面對抽動障礙的癥狀,家長不能消極逃避,更不應打罵孩子:不家長一旦忽視癥狀,用逃避心態(tài),會導致孩子心理更加脆弱,進而不愿意跟外界交流,影響生活和學習;而有些家長甚至覺得這種“小毛病”是慣出來的,試圖以打罵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這些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正確認識抽動障礙,積極配合治療,與孩子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才是面對孩子抽動障礙最好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鼓勵孩子多運動,多鍛煉。但有些容易使孩子異常興奮或緊張、壓力大的活動可能會導致癥狀加重,例如,玩電子游戲,參加各種比賽,面對升級考試的壓力等,所以建議家長適當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
飲食方面,常見的一些零食、飲料等不利于身體健康食物也應當視為禁忌。至于進補何種食物,建議詢問醫(yī)生之后再做決定。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家長由于對疾病和醫(yī)療的認識不足,擅自聽信偏方治療是完全不可取的。未經(jīng)醫(yī)生診治而擅自用藥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切不可盲目地擅自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