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遠
摘 要:本文對體育教師如何針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來發(fā)揮作用進行了思考討論,從教師自身以及教學上進行了分類思考,提出了有關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體育教師素質(zhì) 終身體育意識 學生 教育教學
眾所周知學校體育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促進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學校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方而,應注意以學生為本,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加強體育理論知識傳授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使其形成主動自覺的體育參與,從而最終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1]現(xiàn)代社會終身體育意識的呼聲在逐漸成為一種主流,雖然終身體育意識的概念出現(xiàn)的比較早,但是相關的發(fā)展,并不是處于領先或是超前的狀態(tài),在學校教育上同樣也是如此,教師在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上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但是怎樣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建立有關的意識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將從教師自身角度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思考,反思淺談教師在學生意識的培養(yǎng)上的作用與應該做到的幾點要求。
一、從教師自身角度出發(fā)
1.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加知識儲備
當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學生才會對老師信服,體育的技能教學中,教師的展示示范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自己的技術能力過硬,學生才有信心學習。而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于體育的了解還不多,很多知識都是平時從體育老師處學來的,如果說教師的自己的知識儲備還不夠,老師一問三不知,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對體育老師產(chǎn)生偏見,對體育的學習熱情也會大大降低。
2.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增進交流
“西方國家孩子學習都圍成一圈,而中國孩子則坐成一排。圍成一圈,意味著老師與學生都是平等的,便于相互之間溝通交流;坐成一排,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體現(xiàn)了我說你聽的教學關系?!盵2]教師很多時候都是傳到授業(yè)解惑的角色,但是有些時候就容易把自己抬得抬高,教師站在高處向?qū)W生教學,學生就容易只接收信息,而怯于反饋信息。而體育教學上面更是如此,體育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就不敢來主動與老師交流,很多有疑問的地方甚至是感興趣的方面都無法順利地反饋到教師這里,雖然教師會巡回指導,但畢竟有的班級學生多,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無時無刻地關注的。那么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就容易產(chǎn)生脫節(jié),最終就會導致學生學不會的越來越不敢興趣,學會的技能沒人欣賞,無人鼓勵,也就漸漸失去了興趣,最終體育變成了學生不愛參與的活動。教師應該放下身段,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樂于與老師交流,想來與老師交流。
3.不斷吸收新的理論和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勤于思考
拘泥于舊俗,不會創(chuàng)新學習,就會被淘汰?,F(xiàn)在體育越來越被重視,體育教學要求也越來越多,體育教師不能老用舊的方法,應該主動學習新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新方法。社會的變化日新月異,不學習就會被淘汰,而教育也是如此,學生接受能力在加強,教師的能力也要提高,不用新知識提升自己,只會被不斷地超越,最后被淘汰。只有不斷地實踐反思,大膽地去創(chuàng)新,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片新天地。深入學習研究新課改,走出自己的風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吸引學生。
4.關注學生素質(zhì)發(fā)展,制定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運動計劃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色,體育教學中,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學生學得慢,有的學生掌握的好,有的學生掌握的不扎實,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但是教師的教學不可能按照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來制定,這只能照顧到一個整體,所以教師可以考慮平時積極收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數(shù)據(jù),專門針對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鍛煉方案,讓學生自己的平時去鍛煉。把學生自己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匯總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知道自己的掌握情況,然后自主選擇運動計劃。
5.做好模范榜樣作用,帶領學生一同學習發(fā)展體育運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好好利用榜樣的作用,充分帶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逐漸地讓學生建立體育運動的意識,為終身體育運動打好基礎。當教師的示范講解能吸引學生,讓學生有我想學我想嘗試的念頭時,這就說明教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動作規(guī)范講解到位,同時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榜樣,學生就會有一種我想向體育老師學習,我也想變成老師一樣的人想法,學習動力增加,對體育的練習熱情也會隨之增加,與教師一同進步比單單靠自己努力進步要來得更加有效果。
二、從教學方法出發(fā)
1.在體育教學中灌輸終身體育意識的概念
要建立一個意識概念,首先要正確地了解并掌握這個概念的內(nèi)涵與意義。當學生正確地掌握了終身體育的這個概念以后,后期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方向就會更加明了與清晰。學生對于體育運動不感興趣部分原因就是對體育不了解,只有對體育有了正確科學的認識,建立體育運動的意識才能事半功倍。沒有思考沒有意識的行動則是盲目的,只有有了思考有了自主意識,再行動才是有意義的行動。教師可以嘗試專門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播放有關體育運動的視頻,將技能的掌握與意識的建立相結(jié)合。
2.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不去培養(yǎng)和激發(fā)體育運動的興趣,那么終身體育意識也將會成為一場空談?;谂d趣開展的學習,會更有動力。只有自己想要去學習掌握,有這種想法與沖動之后,針對喜愛的運動,自己才會花大量精力與心思,最后發(fā)展成為陪伴自己終生的興趣愛好,相對的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也就水到渠成了。大部分初中生對于身邊的事物都是充滿著好奇心的,如果可以引導學生往體育運動上發(fā)展,那么學生就會逐漸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興趣,進而就會主動想去掌握技能,由此發(fā)展而來并最后掌握的技能相對于強制性要求學生掌握某項技能而迫不得已去了解該項技能再去掌握來得扎實可靠,且對學生終身體育的發(fā)展大有裨益。只有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運動且愿意學習的非常深入,這樣他們就非常有可能在課外也參與這項運動,且畢業(yè)以后以致未來生活中都有這項運動的出現(xiàn),這才是終身體育意識發(fā)展過程中應該出現(xiàn)的情況。
3.通過教學教授學生運動技能與方法
只有掌握了正確規(guī)范的運動技能與學練方法,才能為建立正確科學的終身體育意識打好堅實基礎。建立了意識后,就應該有實踐行動,但是沒有正確的技能和方法,談何而來提升自我的體育能力,不正確的技術動作和練習方法,只會導致身體的不適,最終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引路人的角色,幫助監(jiān)督學生正確地掌握運動技能與練習方法,通過不斷地學習練習,鞏固學生技能技術的掌握,為終身體育運動搭建好舞臺。
4.通過教學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能力
很多時候?qū)W生覺得自己體育運動能力不行,就沒有動力繼續(xù)進行鍛煉,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去鼓勵學生,激勵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信。經(jīng)常帶領學生開展反思,教會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鍛煉計劃。為學生鍛煉提供科學正確的指導等等。在體育教學中,帶領學生培養(yǎng)自主進行鍛煉的能力,建立意識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各項運動,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
5.通過體育教學創(chuàng)造利于學生建立意識的環(huán)境
很多時候,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并不能滿足學生體育學習的需求,變向的填鴨式教育和應試教育并不能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發(fā)展,這導致學生只是這一階段掌握強制要求的技能,過了考試或是這個教學階段,學生就會主動放棄體育鍛煉。而體育教學的影響不應該只限于課堂,而是應該能滲透到學生的平時生活甚至一生中去。而體育教學怎樣才能讓學生重拾興趣呢?
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當然是不會改變,但是現(xiàn)在應該進入到了全面提升的階段,如果還是老套路,不革新,永遠都不可能有提升。應該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開展創(chuàng)新課堂,改被動為主動,把課堂設定成學生喜愛的形式,可以進行情景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運動比賽中去??梢赃m當參考國外的教學方法,雖然我國國情決定了學生必須面對激勵的競爭,但是體育作為學生一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不容忽視的。體育鍛煉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人一生的影響的是重要的,只有國民體質(zhì)增強了,國家發(fā)展才有保障。所以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體育死板的認知,教師就必須充分動用現(xiàn)有資源來喚起學生的學習體育技能和方法的動力。
結(jié)語
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首先教師自身要有終身體育意識,其次,怎樣在教學中將終身體育意識融合進去將是教師一直要思考的問題。在新時期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jié)與創(chuàng)新,蘇州地區(qū)2019年將實行新的體育中考政策,新的政策變化帶來的又會是新的一輪革新,所以教師從現(xiàn)在起就要不斷地去更新自己知識體系,努力讓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引領學生走上更加科學的體育鍛煉道路,做一個稱職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陳補林.學校體育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A].2014年6月刊(總第14期).青少年體育.
[2].梁琦.學習貴在平等交流.[N].2010年08月19日.《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