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深入發(fā)展,教學方法及育人思想得以創(chuàng)變,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基礎。為有效優(yōu)化育人體系,助力我國教育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教師在創(chuàng)新實踐育人手段基礎上進行反思,總結教學中的問題,以問題為突破口,分析優(yōu)化教學體系之良策,旨在有效提升教學水平。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相關建議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問題 建議
通過語文教學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讀寫、口語交際、文學修養(yǎng)等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更好開展生活與實踐活動奠定基礎,語文教學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當前有些語文教師仍然存在教育方法滯后,育人理念不科學,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嚴重影響語文教學成效?;诖?,為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以提高,教師需立足新課改背景,在自省精神加持下,總結存在于語文教程中的問題,以此為由探究解決相關問題的建議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思想滯后。小學作為語文教學奠基階段,教師需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習意識,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體系,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及基礎知識,為其今后開展更為深入且系統(tǒng)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然而受傳統(tǒng)育人理念影響,當前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仍然存在以自我為中心,不關注學生語文課堂表現(xiàn),鮮少開展師生互動活動,僅依據(jù)教育大綱落實語文教學目標消極現(xiàn)象,使學生淪為語文課堂從屬者,無法調動其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生喪失學習動力的語文課堂,猶如一輛方形輪子的汽車,舉步維艱無法達到教學實踐終點,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育人目標淪為空談。
2.教學方法不科學。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逐漸衍生兩大教育陣營:一是傳統(tǒng)派。教師沿用口傳心授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嚴格遵照其教學思路落實育人目標,例如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通常情況下會要求學生模仿或背誦范文,并依據(jù)相關作文格式進行寫作,這種教學方法雖使學生能在短期內掌握寫作技巧,但無法保障作文質量,一旦作文要求超脫教師教授范疇,學生將無法完成寫作任務,降低語文教學質量;二是創(chuàng)新派。為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教師積極主動開展教學方略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累積經(jīng)驗,優(yōu)化現(xiàn)有育人體系,有些語文教師因創(chuàng)新實踐經(jīng)驗有限,未能在教學進程中合理應用先進育人方略,降低教學質量,例如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構建“翻轉課堂”,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然而學生學習能力、自學積極性、語文素養(yǎng)、學習興趣等因素存在差異,僅注重營建寬松、自由、民主教育氛圍,使一部分學生迷失自主學習方向,浪費自學時間,降低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為此出現(xiàn)教學方法不科學消極現(xiàn)象[1]。
3.教研積極性不高。教學研究是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探尋教育發(fā)展出路,完善教學方略重要手段,為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立足自身教育實況,結合育人環(huán)境、教育資源,展開極具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教研工作,解決教學進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然而,當前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卻存在教研積極性不高,教研能力不強,教研工作不到位等消極現(xiàn)象,無法發(fā)揮教研工作效用,阻滯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良性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建議
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可知,我國雖已進入新課改時期,但教育體系完善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教學方略革新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先進育人思想,掌握科學教學方法,展開教研工作,做好教育工作總結,繼而彌補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1.革新教育思想。自2014年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立德樹人”教育思想以來,圍繞德育教育、核心素養(yǎng)、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展開的教學研究工作從未停滯,并在教學實踐中反復印證相關理念科學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積極革新教育思想,秉持與時俱進精神,學習全新育人理念,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滯后性教學思想,將學生視為語文課堂主人公,時刻關注學生語文知識學習情況,結合學生教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體系,通過師生交互打造高效課堂。例如,教師在進行生字、生詞教學時,應觀察學生的反應,若存在對相關生詞、生詞理解不深入現(xiàn)象,教師需適當放緩教育速率,給學生消化吸收語文知識的時間,將學生的思想、語文知識及教學進程整合在一起,在落實語文教學目標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2]。
2.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新課改背景下先進教學方法并非千篇一律,只要其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樂趣,并提高其學習效率,就屬于科學高效教學方法,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在教學實踐中累積育人經(jīng)驗,用以不斷調整、優(yōu)化教學方法,避免一味模仿當前較為成功的教學方略,陷入經(jīng)驗論教育誤區(qū),需使用符合自身教育實況及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為構建高效課堂拓寬路徑。例如,教師在創(chuàng)設“翻轉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需積極發(fā)揮自身“引導者”能效,幫助學生解決自學難題,通過師生實時互動,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教學實踐有效性,為使師生互動更具趣味性及時效性,教師可借助信息化教學法,在電子交互白板上定時播放極具動畫效果的文字,如“需要我?guī)兔φ埮e手”、“你學的如何了?”、“請做好學習總結”等,使學生明晰自學進程,提高自學效率,與教師教學安排保持同步,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基礎上,有效落實教學目標。
3.積極開展教研工作。每個小學院校語文教學環(huán)境、育人思想、教育能力、生源等因素存在極大差異,一味汲取既有教研工作成果,將無法提高本校語文教學水平,為此教師需圍繞自身語文教學阻力,調用本校教育資源,結合學生學習訴求,積極開展教研工作,提高教研工作時效性,為有效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奠定基礎,同時小學院校需為教師營建和諧、民主、自由教研工作氛圍,設立教研專項資金,鼓勵小學語文教師成立教研專項小組,為得出最優(yōu)教學實踐建議奠定基礎[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需要教師直面教學實踐阻力,在教學過程中累積經(jīng)驗,革新教育思想,優(yōu)化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教研工作,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珠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8(64):58.
[2]陳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問題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6):87-88.
[3]王靜.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考試周刊,2018(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