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石屏幼兒園 孫莎莎
設計意圖:雨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并且喜歡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幼兒對雨有一定的認識和親身體驗。兒歌《小雨點》雖然篇幅短小,但動詞和象聲詞的運用十分豐富,容易激發(fā)中班幼兒的學習興趣。利用兒歌《小雨點》這個載體,通過圖片輔助、動作表演加深幼兒對動詞和象聲詞的理解,并逐漸遷移到生活中去。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教學詳案[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感受詩歌意境。2.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小雨點落在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3.體驗大自然的美。[活動準備]背景圖六張,畫架三個,小雨點即時貼若干。事先遮住背景圖;小雨點即時貼貼在椅背隱蔽處。[活動過程]一、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入場)排成一隊走走,排成一隊走走,走呀走呀走呀走呀看誰先坐下。師:聽,什么聲音?下雨了。那小雨是怎么下的呢?我們用手來做一做(下小雨啦,下小雨啦,沙沙~沙沙~下小雨啦)。二、操作活動。1.小雨點落下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沙沙沙的聲音,你聽得可真仔細呀!2.小雨點會落在哪里呢?鞋子上、腦袋上、屋頂上、大象身上,都有可能。3.小雨點真有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雨點都落在了哪里?那里發(fā)生了什么事?來吧孩子們,都到前面來看一看吧!三、熟悉兒歌,創(chuàng)作表演。1.師幼交流圖譜內容師:都看完了么?你最喜歡哪幅圖?到前面來指一指,告訴大家小雨點都落在哪里了嗎?你還看到小朋友在踩水呢,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師: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馬路上,鞋子啪嗒啪嗒啪。老師用三句話把這幅圖說出來了,你們也來說一說吧。師:你看到的小雨點落在哪里?師:誰能用三句話把它說出來呢?讓我們合作一下,一起用三句話把它說出來吧。(兒歌)師:你剛剛在看這幅圖的,你告訴大家這是哪兒?你能用三句話說出來嗎?(你太厲害了,一下子就說出來了。)師:小雨點可真有趣呀,原來這幾幅圖里還藏著一首兒歌呢,仔細聽。(師朗誦)2.幼兒練習幼兒隨音樂入場,激發(fā)其興趣。通過聽聲音調動幼兒積極性,促使幼兒快速進入活動的主題。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解讀兒歌內容,教師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豐富的想象力。接下來幼兒自主選擇,一邊看一邊說圖中有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從中了解幼兒的閱讀能力。幼兒自由發(fā)表言論,教師再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總結,讓幼兒自然而然地熟悉兒歌內容。在完整地朗誦了一遍兒歌之后,讓幼兒找出兒歌和圖片的區(qū)別,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性,也加深了他們對兒歌的印象。通過屏幕遮蓋的方式讓幼兒反復練習兒歌,能形象地感受兒歌的意境,同時也能體驗到兒歌的生動有趣。
師:兒歌聽完了,你覺得兒歌和圖片有什么不一樣呢?師:(順序不一樣,你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真厲害。誰來調整一下呢?師:調整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看著圖片說一說吧。(稍停頓)師:咦,小雨點真調皮呀(把圖片藏起來)。怎么才能讓圖片出現(xiàn)呢,只要我們把兒歌說對,圖片就會出現(xiàn)啦。我們一起來接受挑戰(zhàn)吧。(稍停頓)師:小雨點見我們小朋友這么厲害,現(xiàn)在他要加大難度了。瞧,三幅圖都不見了,你們還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好,一起來吧。師:小雨點真可愛,你們想不想變成小雨點呢。他在哪里呢?就在小椅子背上,趕緊找出來,貼在自己身上吧。師: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雨點了。四個人一組,想一想你們組想落在哪里,想好后趕快站到那里去,我們要開始表演了。師:小雨點們,你還想落在哪里呢?想一想,要跟剛剛不一樣哦。這次沒有人想落在池塘里啦,那我去和小魚做游戲吧。四、創(chuàng)編兒歌,體驗樂趣。師:小雨點除了落在……還會落在哪里呢?給誰帶來快樂呢?趕緊想一想,當我唱完小雨點的歌,你們就馬上變成小雨點要落的地方。(師唱歌曲)師:點點你告訴大家,你想落到那里?大樹,大樹會長出新葉子嗎?師:琪琪你呢?你落到了房頂上,哦房頂變紅了,你把房子洗得干干凈凈,真不錯!師:我從你們當中選了幾個地方,組成了一首新的小雨點的兒歌,一起來看一看。小雨點落在了大樹上,大樹怎么樣了?小雨點又落在了花園里,給誰帶來了快樂?小雨點落在池塘里,你們看看這是誰,他在干什么?師:一起來說一說我們自己編的兒歌吧!師:小雨點的新兒歌表演得真棒。小雨點們,你們還會落在哪里呢?一起去看一看,說一說吧!坐上小火車出發(fā)吧!通過尋找“小雨點”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為活動增加趣味性。孩子們很高興化身為小雨點,每個孩子都能融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充分調動起幼兒表演的積極性。幼兒在邊學邊表演的過程中,體驗兒歌的對偶形式。教師用音樂游戲活動調動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老師提問后,孩子們暢所欲言,并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活動延伸]將課堂中所用背景圖以及小雨點即時貼投放于表演區(qū),讓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自己的新兒歌并進行大膽地表演。
反思:
《小雨點》是一首結構簡單,朗朗上口的兒歌。它以對偶的形式,告訴孩子雨水滋潤萬物,雨后的花兒變紅了、草兒變綠了……孩子們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一直處于主體位置——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小雨點以及草地上的小草、池塘里的魚兒、馬路上的孩子們的快樂心情。
整個活動中我真切感受到孩子們對雨天的喜愛,在聽、看、說、演中欣賞、感受雨天的美,孩子們的思維得到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