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晉萍
一、問題的提出
數學是由實際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產生的,并隨著生活方式的進步而改變與發(fā)展,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數學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密不可分。數學不僅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思想方法與技術手段。為了改變傳統(tǒng)數學教學模式,數學課程改革提出:在課堂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與學生年齡特征相適應的教學內容,以創(chuàng)設課題情景為切入點,以建立積極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為支撐點,倡導學生積極探究、體驗數學、做數學的學習方式來認識數學、理解數學、創(chuàng)造數學,即“數學教學生活化模式”。
二、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落后及教學方法缺陷
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模式的桎梏,導致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乃至整個小學教學過程中仍然處于落后狀態(tài)。小學生大多處于愛動的年齡段,40分鐘的課堂學習中不可能長時間保持認真聽講的學習狀態(tài)。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簡單的老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做筆記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難以保證教學的質量,加之數學課程本身枯燥的特點,進而很難發(fā)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缺乏必要的學習環(huán)境
我國的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標的改革的時間不長,并且其主要的針對初中教育,因此小學教學模式的轉變以及方式方法的變革成效還不是很明顯,還存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延續(xù)。目前多數的小學中,課堂上缺少必要的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而且也沒有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相關環(huán)境,從而不能很好地貫徹素質教育的相關規(guī)定。
三、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價值及重要性
1.直觀的揭示數學與生活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數學需要很強的抽象思維,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列舉生活中運用數學的實例,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學生能迅速的進入情境,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將生活與數學建立一種聯(lián)系,教學結合生活的實踐性練習,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全方位衡量學生的學習質量,包括知識、能力、態(tài)度等。
2.將抽象的數學形象化,用易于理解的實物去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及思維,體驗數學存在的價值
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數字沒有所謂的畫面感,對于處于認知能力較低,理解能力還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如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起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是所有小學教師面臨的重要難題。因此,教師將生活情境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將晦澀的知識用一種生活化的語言傳達給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最終掌握數學方法,理解數學思維,達到教學目標。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數學能力與應用辯證統(tǒng)一
實踐與應用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知識只有通過應用才能體現其價值。相較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數學教學生活化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中,老師利用生活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數學,領會數學,培養(yǎng)主人翁意識,讓學習變成自己的事情。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教師要精心設計,鉆研教材,領會意圖,對生活素材有很好的把握和掌控力。
四、數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1.數學生活化的本質是數學化,而非生活化
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數學化的過程,對于發(fā)現的問題需要進行概括歸納和整理,形成普遍使用的規(guī)律,而不是只限于對待某個問題單獨解決,也不能停留在表象的描述上。最終結果是要通過現象看本質,剖開生活情境的外殼,尋求“數學內核”,用不變的數學原理解決千變萬化的生活知識,理性的看待問題。
2.運用生活情境的真實性及切實性
生活化教學模式已經開展,但是面臨程度不夠,形式主義等問題,使其不能產生實際的作用。很大一部分老師之所以實行教學生活化方式,是因為學校的規(guī)定或上級的指示,其潛意識仍然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并不能切合實際的實行先進的教學方式,且情境應該以事實為基礎。
3.運用生活情境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和認知基礎。如在小學一年級“認識物體”的教學中,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的方式,讓學生們初步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簡單的特點,這符合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但是如果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還是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將會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4.生活化教學要完成從經驗思維到數學思維的提升
生活和數學畢竟存在差別。數學抽象的量的關系,是與實際事物相剝離的。面對生活化的學習材料,學生常以經驗論思考問題,而數學的學習是以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所以生活化教學應當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老師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數學思維方法,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路,做到在更高層次上思考問題,實現思維的重構,完成從經驗思維到數學思維的提升。
總之,我們注重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實用化教學模式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教學中把握好數學教學緊密生活。教學模式改革是我們教師終身研究探討的話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