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緒敏
【摘 要】目的:探討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預防對策。方法:將100例未開展預防對策的血透患者作為常規(guī)組,另選擇100例開展預防對策后的血透患者作為研究組。分析兩組護理不安全因素以及不安全因素發(fā)生情況。結果: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包括院內感染、跌倒、自行拔針,分別占比59.00%、31.50%、22.00%。研究組不安全因素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通過分析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針對性予以加強預防,可避免患者院內感染、跌倒、自行拔針,確保臨床護理安全,現(xiàn)實意義重大,值得重視、推廣。
【關鍵詞】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R44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2
血透室是臨床治療急慢性腎衰患者的重要場所,而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腎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十分復雜、專業(yè)性較強,且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臨床護理期間,風險性較大。血透室護理工作會直接影響到腎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兩年來,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人們對血透室相關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減少或消除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進一步提高血透室護理工作抵御風險的能力,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2]。本文就血透患者200例進行觀察,分析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積極探索有效的預防對策?,F(xiàn)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01月-12月未開展預防對策的血透患者100例作為常規(guī)組,其中男性研究對象61例,女性研究對象39例,年齡26-89歲,平均(42.3±14.3)歲;病程1-7年,平均(3.7±1.3)年。于2017年01月-12月開展預防對策的血透患者100例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性研究對象63例,女性研究對象37例,年齡25-89歲,平均(42.2±14.5)歲;病程1-8年,平均(3.8±1.2)年。兩組資料客觀對比,P值>0.05,無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可分組研究。
1.2 方法 常規(guī)組未開展預防對策;研究組則開展了預防對策,主要圍繞血透室護理不全因素來制定的的預防對策,即(1)優(yōu)化健全血透室規(guī)章,并嚴格落實到位:安排專人看管血透室中的各類設備儀器,定期對其進行維護、保養(yǎng)、檢查,操作期間,需根據(jù)設備儀器相關說明,嚴格落實各項操作,確保護理工作有序進行,同時通過質量管理小組進一步加強監(jiān)督,促使血透室護理各項操作更加規(guī)范標準。(2)培訓血透室護理人員:探討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以及遇到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并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工作,內容涉及護理操作、理論知識等,同時考核護理人員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每月考核一次,特別是新入科、工齡不足1年的護理人員,為提高血透室護理質量,需要臨床經驗豐富、高資齡的護理人員傳授其多年的心得和經驗。加強職責新以及護理制度、操作技能、新引進的設備的學習,落實各項操作流程、規(guī)章制度,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維護患者權益。(3)緊密護患交流:與患者耐心交流、主動溝通,為患者開展心理疏導、知識宣教,密切護患關系,以免引起醫(yī)療糾紛,同時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念。
1.3 觀察指標 對比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并記錄預防對策開展前后兩組護理不安全因素發(fā)生率,主要有院內感染、跌倒、自行拔針。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2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本文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數(shù)據(jù)差異;以()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數(shù)據(jù)差異。最后以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經過分析,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包括院內感染、跌倒和自行拔針,其中自行拔針、跌倒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院內感染率,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p<0.05)。詳情見表1。
2.2 預防對策實施前后兩組護理不安全因素發(fā)生率對比
開展預防對策之后的研究組護理不安全因素發(fā)生率為28.00%,明顯低于預防對策之前的常規(guī)77.00%,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血透室治療場所十分特殊,患者行血透治療所用的設備儀器都比較先進且精密,故而操作較為復雜,要求較高的專業(yè)性,加之患者多,使得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劇增,所以要更加高度重視血透室不安全因素,為患者構建安全的治療環(huán)境[3]。通過分析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為制定針對性預防對策提供依據(jù),提高護理人員抵御安全隱患的能力,消除或減少護理差錯,保障患者治療安全,避免護理糾紛,進而避免影響護患的身心健康,加強患者臨床療效。
通過優(yōu)化健全血透室規(guī)章,讓各項護理操作有據(jù)可依,便于管理有序進行,以及提高護理人員的重視程度,避免護理不安全因素;加強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培訓和理論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職責新,同時加強其法律知識的學習,養(yǎng)成預防意識,進一步提高血透室護理質量;另外,由經驗豐富且年資較高的護理人員傳授經驗,能夠加強護理人員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而消除護理不安全因素,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治療與護理環(huán)境[4]。本文觀察發(fā)現(xiàn),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中,院內感染率明顯高于跌倒、自行拔針(p<0.05),開展預防對策后,研究組護理不安全因素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由此說明,針對血透室護理不安全因素予以加強預防,可保障患者治療安全和護理安全,值得臨床重視、應用。
參考文獻
李明珠,黃鸝.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5):10776.
秦雪媛.分析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與預防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08):1497+1500.
孫惠玲.分析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與預防對策[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28(08):1252-1253.
周霞.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預防對策[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