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潤生
摘要:教學管理是教學工作的整體計劃,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應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管理策略,才能使教學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得到師生、家長的廣泛認可。
關鍵詞:初中;教學管理
教育改革的浪潮沖擊著學校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給我國的基礎教育帶來了新的變化,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戰(zhàn)。教學管理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新策略。初中教育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階段,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加強教學管理,做好統(tǒng)籌安排,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新時期初中教學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階段初中教學管理主要是以學校作為教學管理的核心,在學校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中學校都是管理權威,雖然這能對學校的教學活動起到統(tǒng)領、規(guī)劃的作用,但是這種校本位的思想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會導致教學管理過于僵化,管得過死,教師在管理過程中缺乏自主權,不能根據管理的實際情況以及班級的實際開展管理活動,因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很難取得實效。另一方面,在初中學校管理中師本位的思想也比較嚴重,其突出的表現(xiàn)是教師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權,是班級管理中的被動服從者,這樣的狀況使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很難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管理很難收到應有的實效。
二、優(yōu)化初中教學管理的對策措施
(一)改進完善教學管理理念
初中學校要打造自身的教學管理理念,校長要多借鑒兄弟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辦出具備自身特點的學校,而不是盲目的生搬硬套別人的教學管理經驗。具體到實踐中,學校可以開展師徒結對、老教師上領路課、新教師上匯報課以及新、老教師參與評課等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理論能力水平。要按照教師的實際需求,根據教師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培養(yǎng)計劃,使每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得到應有的提高。要進一步激發(fā)教師教育活力,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以全新的面貌適應新課程改革。在學科教學以及學生管理方面,要倡樹創(chuàng)新、平等、探究觀念,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求實懷疑、創(chuàng)新進取等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
(二)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學生的文化成績而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善于利用現(xiàn)實情況,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過開展報告會、演講會、各種課文活動等主題班會,營造濃厚的校德育環(huán)境。要強化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在教室內張貼名人畫像、名人名言等,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要著力規(guī)范班集體的信念和情感,優(yōu)化班集體的行為能力水平,以此對班集體每位成員產生影響。要樹立德育先進典型,通過典型的帶動作用,使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或事情時,能夠找到解決、交流的妥善辦法,找到符合自身的應對策略和心理支持。
(三)積極地調動各方面的力量
“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同樣,建設良好的初中教學管理也不只是校園內的事情,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力量的努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緊密,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已不是夸張,比如學生擇校、“減負”、高考等都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初中的有效教學管理,不能只依靠學校內的教學從業(yè)者,必須有全社會的支持和幫助,引導社會更加關注和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初中教學管理中去。學校、家長和社會要多加溝通和交流,家長和社會也要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學管理。學校要起到教學管理主導作用,家長要起到校外監(jiān)護作用,社會要起到監(jiān)督作用,共同建設一套完善的教學監(jiān)督管理制度,一起為初中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貢獻出一份力量。教學質量只有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付出,與校內外的各方面力量聯(lián)合,共同積極地參加初中教育教學管理,才能有效地提升。而要想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去,必須加強學校的重視,積極與家長、社會取得溝通、交流,在校內要建立完善的教學監(jiān)督管理制度,為教學改革提供有用的改進意見。
(四)以生為本
學校是我國實施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是整個學校教育的主體,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學生來進行的,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知識增長、能力發(fā)展以及人格完善。所以,應當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觀念,轉變那種認為學校才是整個教學運作的主體、老師才是課堂的主導的看法,真正做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關注學生的知識增長、學習技能的提高,更關心學生能力發(fā)展、人格完善以及情感道德的成熟,不僅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榧喝危詫W生的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為己責。
(五)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師生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要以情感交流為基礎,要學生服從教師的管理,首先要得到學生的認可,如果學生在心中對教師有抵觸情緒,教師的管理工作便很難開展。因此,教師和覺得生之間要勤于交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教學管理的實施打好基礎。教師應將學生視為朋友,而且不是被管教的對象,對學生進行強加管理。教師要把每個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以理服之,以情感之,使學生在感動中主動配合教學管理工作。教師不應對學生進行打罵、體罰,學生在學習上有了進步,或是做了一些樂于助人的好事時,應適時予以鼓勵,并告之家長,學生稍有錯誤就聯(lián)系家長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管理應以學生發(fā)展為前提,我們應做到:首先,對學生一視同仁,讓每一位學生都感覺到被關注;其次,對學生的情感和內心進行關注,定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最后,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進行關注。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因此,我們在教學管理中要將尊重、民主的精神充分體現(xiàn),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中是接受正規(guī)教育活動的最初階段,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初中階段教育的成功與否,對學生的未來學業(yè)和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建設科學化的初中教學管理,不僅能夠激發(fā)初中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有助于促進初中生的學習效率,最終達到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魯光勇.以人性化管理為依托,提高學校管理藝術[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4):126-127.
[2]劉會明.學校精致管理的理論思考與實施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4):57-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