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冬梅
摘 要:物理教學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要讓學生具備這一方面的基本素養(yǎng)和基本能力,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就要開始擔負起責任了。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和探究能力的形成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從教師觀念、學生興趣、課堂教學設計等方面予以總結整理。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教學;分析研究
初中物理是學生新接觸的一門自然學科,在緊密結合生活實踐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深入思考生活現(xiàn)象,探究生活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初步形成發(fā)現(xiàn)實際問題、理性思考、探究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這些基本要求對學生而言,是有相當難度的,因為它對物理與生活的關系問題關注很多,這與初中學生的年齡、生活經歷、生活習慣有較大距離。但是,物理學科的教學卻難以跨過生活形成知識和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要有意識地把探究式理念植入教學實踐之中,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一、教師理念的更新
探究式理念在物理教學中是一種回歸學科本源,具有較高要求的教學和學習理念,其踐行的難度不僅在學生學的過程中,也存在于教師教的環(huán)節(jié)中。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往往注重學生做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一種生硬的灌輸和被動提升的理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丟開了學科的本真,架空式地去開展教學活動。這種理念在教師頭腦中是根深蒂固的,我們教師大多都是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學習和成就自己的,其中的艱難和局限性我們自己應該很清楚。要把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初中學生從這樣的狀態(tài)解放出來,教師自己理念的更新是前提。新課程標準實行以后,物理教材從內容、編排、考查、教學評價等多方面都有很大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深入領會初中物理教學的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清楚學科教學本身對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定位和要求,提高對學生物理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認識,把自己的教學定位在“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層面,以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的態(tài)度去確定學科教學目標,處理教學任務,設計課堂內容,選定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自然之理,尋求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教師理念的改變,帶來學科教學的革新,實現(xiàn)學生學習面貌的改觀。
二、教材內容的處理
現(xiàn)行初中物理教材已經突破了我們教師在學習階段所看到的那種內容編排形式,不再是一套知識、一系列概念規(guī)律、幾個習題的格局了,代之以豐富的生活現(xiàn)象、啟發(fā)性的問題和引導性的練習。這種編排是建立在生活化的基礎之上的,面對教材的這一變化,我們教師就要恰當地處理,補充生活內容,幫助學生豐富生活經歷,進一步拉近教材與生活的距離,著眼于啟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八年級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在教室掛上一個寒暑表,要求學生每天分不同時段測量教室的溫度,并指定學生繪制溫度變化圖像,讓學生直觀地觀察教室短時間內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既學習物理知識,又思考物理現(xiàn)象,同時讓部分思考能力強的學生去考慮一些簡單的物理儀器的基本原理。這些措施,既恰當處理了教材內容,使一些比較抽象的教材內容具體化、生活化,又適當照顧了學生生活閱歷貧乏的學情特點,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學習物理打開了新的思路。緊密聯(lián)系生活,重視、補充生活內容,學生聯(lián)系生活探究物理現(xiàn)象的積極性就會慢慢培養(yǎng)起來,物理學習的興趣也會不斷增強。
三、課本知識的拓展
如果認真思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初中物理課本的內容是充分發(fā)揮了教材的引領作用的,它打破了以前教材內容規(guī)定性的功能,在思維和方法方面起了重要的導向作用,應該說放得更開,兼顧得更多,涉及的領域更寬泛了。只是生活的內涵是豐富的,外延是無窮大的,要讓生活經歷有限的初中學生獨立、深入、廣泛地理解課本意圖,或者教師就課本學課本地去授課,顯然是違背教材意圖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教材精義,不唯本,而且要沿著教材內容提供的思路幫助學生做必要的內容拓展,把概括簡潔的教材內容激活演繹開來,給學生展示更為豐富的現(xiàn)實世界,讓學生在更多的、普通的實例中看到有趣而普遍的物理規(guī)律,這就是探究學習的一條很基本的途徑。比如,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課本只是提到了一些簡單的生活例子,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尋找一個木塊,然后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放在桌面上,平、側、豎、倒等,用彈簧秤去拉動各種姿態(tài)下的木塊,讓學生仔細觀察彈簧秤示數的變化,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這是對教材內容做出認真思考領會之后的一個拓展探究,這樣的演示,解決了教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問題,也教給了學生研究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的一種思維,就眼前而言,實現(xiàn)了知識教學的目標,就長遠而論,解決了學習意識培養(yǎng)的難點,是很實用、很有效的一種嘗試。
除此之外,我們當然不能忘記了物理課在探究方面的其他途徑,比如實驗過程中變教師做、學生看為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啟發(fā)鼓勵學生課外進行感興趣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假期進行小組研究性學習活動,動員學生搜集生活當中自己遇到的物理學方面無法解釋、無法解決的小困惑,然后集中整理,鼓勵學生思考探究等。探究本身面對的就是學生未知的領域,只要我們用心,素材就非常豐富,途徑就有許多,而這些,開發(fā)得好,就是學生興趣所在,就是物理學教學的不竭源泉。
參考文獻:
[1]趙晉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應用研究[J].物理教師,2016(2).
[2]苑月慈.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
編輯 李燁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