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勇
[摘 要]不可否認,在當前的教育管理形勢之下,班主任工作確實面臨著很多困難,為此,高中班主任需要注意自身所承擔的巨大責任,以復合型角色定位自我,集教育管理、學習指導、心理輔助等功能于一身,從以生為本、樹立班風、強化溝通等角度對班級管理效果加以完善。
[關鍵詞]高中教育;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33-0082-02
對于高中階段的班主任教師而言,其既屬于班級領頭人,也屬于各項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身上肩負的責任可謂十分重大,對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始終注意對學生健康成長的規(guī)范和引導。而因為現(xiàn)行教育制度的一些不足,高中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責任往往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而無法落實,這對于高中班主任作用的發(fā)揮與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
一、以生為本是盡責的目標
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無疑應當是處于主體地位的,高中時期學生處在青春期轉折階段,其生理與心理均已開始成熟。然而因為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其心理素質依然比較低下,特別是在對事物進行分析時,其認知范圍與認知深度均不夠理想。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班主任應當基于學生當前所處的實際情況,給學生以更為科學化的引導,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將學生視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中心,而并非單一化傳統(tǒng)強制教育管理手段的延續(xù),明確了這一點,對于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與自我控制能力是極有幫助的。
二、樹立班風是盡責的環(huán)境
樹立良好的班級風氣,可以使教師責任落實有一個更加理想的環(huán)境,推動班級內所有學生砥礪前行,即看見別的同學都努力向上,自己也會不甘心屈居人后,當班級內所有同學都形成這樣的意識之后,對于不利于班級管理的破壞因素便有了足夠的抵抗力。也就是說,作為班主任,班風建設一定不能被忽略,輿論方向把握、紀律管理、學習氛圍構建等都要成為教師思考的內容。而這其中的關鍵是將班委會選拔與培養(yǎng)工作做好,從而讓班級有強大的凝聚力。教師在考慮選拔班干部時,既要注意到被選拔者的學習情況如何,又要注意到其思想道德修養(yǎng)對于班級可能造成的影響,另外,還應當留意被選拔者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大小。當班委會成員確定之后,對其加以指導應當隨時進行,對于班干部在工作期間所做的一些創(chuàng)新和努力,可以給予充分的支持與肯定,以便更大限度地優(yōu)化班級風氣。
三、良性溝通是盡責的策略
高中階段的學生會因為面臨高考壓力而表現(xiàn)出緊張、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既來源于自我,同時也來源于學校、教師、家庭等多個方面,因此有些學生表現(xiàn)為不想與父母進行過多交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叛逆心理。與此同時,處在高中階段,學生遇到的誘惑很多,像早戀與豐富多彩的互聯(lián)網(wǎng)游戲等等,如果處理不當,都會給學習成績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樣應當成為高中班主任的關注重點。高中班主任應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情況,盡量讓不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動態(tài)得到展現(xiàn),以便交流溝通的順暢性。在交流溝通時,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身份介入,這樣既強化溝通效果,又能充分發(fā)揮教育引導功能,切實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壓力,保證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狀態(tài)當中。
四、行為轉化是盡責的要點
在當代教育視野下,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層次的教育可能會出現(xiàn)所謂的“問題行為”與“問題學生”,這樣的情況無法避免,只能最大限度地引導與化解,而對于高中班主任教師而言,更是有責任及義務做好引導與化解工作,切實轉變學生不良行為,使之進入合理的學習軌道中。我國有句有名的俗語,“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意為對于學生的行為而言,導向好的一面與滑向壞的一面,均是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心理與行為的變化。也就是說,教師如果想做好學生行為的轉化工作,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在此期間轉化的藝術必須要有所完善,要耐心幫助學生改變不良心理與行為習慣,特別是要讓學生體驗到轉變過程中的自尊感,使之明確意識到自己并沒有被班級成員所冷落和排斥,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事實證明,只有這樣做才會讓“問題行為”弱化、“問題學生”減少,真正緩解班級中的師生關系問題。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正因為問題轉化過程的漫長性,高中班主任尤其需要注意多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在不同階段的思想觀念變化,從而建立起師生更加親密無間的關系,切實增強“問題行為”學生的心理親切感,避免學生因為對班主任教師不合理的角色定位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舉例來說,高中階段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會沉迷于手機游戲,當班主任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客觀存在之后,便可以采取私下交流的辦法,避免直接進入“玩手機游戲影響學習”的主題,而是以談心的方式和學生交流學習與生活方面的各項問題,以春雨潤物無聲的方法,將敏感話題植入其中,這樣學生自然會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愛。這類談話情境之下,網(wǎng)絡游戲對學習的影響問題會釋放出來,學生能更加充分地理解,如果教師表示自己也會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玩一些游戲,將游戲視為一種調節(jié)工作的方式時,學生更能夠從中感受到彼此溝通的無障礙,從而因為談話在其后的學習過程中更注意自我約束。再者,可供選擇的行為轉化引導方式還有很多,如定期舉行辯論賽、影視劇作品欣賞等,教師需要對這些方法善加運用。
五、批評激勵是盡責的補充
高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注意批評激勵策略的應用,使之成為自身責任發(fā)揮的補充功能。對于班主任而言,若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批評與激勵方法必不可少,如果應用得當,則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理想效果。高中生往往自尊心比較強,所以在學生出現(xiàn)一些學習與生活問題之后,教師需要給其以批評教育,但卻應當盡量避免當眾批評,以保證批評教育的理想效果得以實現(xiàn)。舉例來說,在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打掃衛(wèi)生活動之際,若是有學生因為懶惰而不完成分內的任務,班主任便可以到他面前悄悄指出來,指出的過程也應當視學生個性或婉轉或隱約,避免學生在受到批評之后產(chǎn)生不舒服或被排斥的感受。特別是在每個學期的初始幾個星期,如果學生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感受,整個學期的狀態(tài)都會因此受到影響,這對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極為不利的。再者,獎勵也同樣需要以一定的藝術為依托,若是班主任始終采取華而不實的表揚方法,或者是一直表揚某幾名學生,都會造成激勵效果的弱化。因此,應當注意多種激勵手段并舉,盡可能讓激勵受眾面更廣,即使很小一件事也要從中發(fā)現(xiàn)可激勵之處,以便保證激勵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角色是復雜而非單一的,因此想要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更充分地發(fā)揮出班級管理的藝術效果,就一定要基于堅實的責任意識,扮演多項角色,如教育管理、學習指導、心理輔助等,若是可以集這些角色于一體,并注意管理風格的個性化與完善化,則能在遇到班級管理困難時得心應手。
[ 參 考 文 獻 ]
[1] 黃偉環(huán).探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措施[J].學周刊,2017(22):173-174.
[2] 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3] 田東武.高中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24):227.
[4] 劉巍.淺析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J].昭通學院學報,2017(S2):67-69.
(責任編輯 諾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