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維東
【摘要】目的 總結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6.8~2018.2期間收治的90例老年腸癌手術患者,隨機均分為A組、B組與C組,A組、B組、C組對應的麻醉深度在D0、D2、E1水平,對比不同時間段不同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以及應激反應參數(shù)。結果 B組、C組應激反應參數(shù)較A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腸癌患者采用D2、E1麻醉水平術后應激反應較小,D2麻醉水平能夠更好的維持血流動力穩(wěn)定,提高患者手術安全。
【關鍵詞】不同麻醉深度;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通過有效的麻醉可減少老年腸癌患者術中應激反應,保證手術安全[1]。本文以90例老年腸癌手術患者為對象,探討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詳細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6.8~2018.2期間收治的90例老年腸癌手術患者,男57例,女33例,年齡62~77歲,平均(67.44±4.29)歲,隨機均分為A組、B組與C組,各有30例,所有患者ASA處于Ⅰ-Ⅲ,三組患者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術前常規(guī)禁食禁水,監(jiān)測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血壓、心電圖,建立靜脈通道,通過Narcotrend電極近心監(jiān)測。麻醉誘導:舒芬太尼,劑量0.3 ug/Kg;維庫溴胺,劑量0.1 mg/Kg;異丙酚,劑量2 mg/Kg;咪達唑侖,劑量0.05 mg/Kg,在不同患者達到預期麻醉深度后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35~45 mmHg,保證A組、B組、C組患者麻醉深度分別處于D0、D2、E1水平。麻醉維持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麻醉藥物用量。根據(jù)血壓心率維持結果及時進行調(diào)整,確保各項指標處于正常水平。術中二氧化碳氣腹壓力≤14 mmHg,記錄和檢測各項參數(shù)[2]。
1.3 觀察指標
(1)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前(T1)、氣管插管即刻(T2)、氣腹前(T3)、氣腹后(T4)、手術結束(T5)以及拔管后(T6)的血壓和心率;(2)麻醉前與手術完成即刻的應激反應指標:CRP、IL-6以及TNF-α。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 21.0進行差異性t檢驗,統(tǒng)計學意義檢驗標準:P<0.05。
2 結 果
2.1 不同時間血壓、心率對比
A、B、C三組患者T1、T3時的血壓低于T0時,A組、B組高于C組;A組患者T2、T4、T6時的血壓和心率指標高于T0時,不同時間參數(shù)均高于B組、C組;B組、C組高血壓發(fā)生率低于A組,A組、B組低血壓發(fā)生率低于C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應激反應對比見表1。
3 討 論
本研究中對老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期間采用不同麻醉深度,研究結果表明在術中應激反應方面,D2、E1麻醉水平較D0水平,應激指標變化較小,提示采用D2、E1麻醉水平可減少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從血流動力學方面分析,采用D2麻醉水平,患者血壓、心率維持更加穩(wěn)定,綜合分析認為采用D2麻醉水平相對安全。
綜上所述,老年腸癌患者采用D2、E1麻醉水平相對而言,術后應激反應較小,尤其是D2麻醉水平,能夠更好的維持血流動力穩(wěn)定,提高患者手術安全。
參考文獻
[1] 叢 靜,邵愛潔.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2):99-100.
[2] 劉 建.老年腸癌手術麻醉深度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0):1910-191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