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婧
6月的新疆草長花開,綠意浸染,阿寂和阿靜夫婦騎行進入新疆獨庫公路。一路上,他們在盤山路上被野狼窺視,陷入水盡糧絕的困境,變幻無常的高山氣候時常帶來狂風驟雨和零下低溫,導致騎行異常艱難……但是,他們在旅途中也受到熱心人的幫助,并邂逅了喬爾瑪風景區(qū)、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大小龍池、庫車大峽谷等絕美風景,為他們的環(huán)華騎行之旅畫上了美麗的句號。
在我們的環(huán)華騎行之旅中,新疆是最后一站,也最具挑戰(zhàn)性,艱苦程度和危險系數(shù)不容小覷。騎行路上,我們陰差陽錯走進獨庫公路,卻欣賞到終身難忘的美景。獨庫公路修建于上世紀70年代,歷時10年建成,其間168人犧牲,堪稱“英雄之路”。它起于新疆北部的獨山子市,止于南疆的庫車市,全長561公里,走完全程要翻越4座海拔超過3000米的達坂,這4座達坂分別對應四種不同的自然風光——雪山湖泊、原始森林、豐美草原和火紅的喀斯特地貌。穿梭在神奇與瑰麗并存的大自然中,你永遠想不到下一秒前面會出現(xiàn)怎樣的風景。
神秘的獨庫公路是我們環(huán)華騎行之旅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段,一路上雖歷經(jīng)坎坷,但當我們穿過戈壁,翻越天山,走過草原與森林、雪山與峽谷,才真正體會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正含義。
獨山子市區(qū)→哈希勒根達坂→喬爾瑪風景區(qū)
第一座達坂和獨山子市的海拔落差超過3000米,在地獄般的山間路上盤旋騎了3天,景色從石山峭壁變成皚皚白雪,再變換成叢林綠意,奇特且令人迷醉。
騎行新疆已有數(shù)日,我們卻對獨庫公路一無所知,因為喜歡每天在路上發(fā)生的一切未知與新奇,因此出發(fā)前不會去刻意尋找攻略。在獨山子市的這天早上,我們依然打算一路向西前往果子溝、賽里木湖,途中遇到一位當?shù)仳T友,聽說我們要去果子溝,便極力推薦騎行獨庫公路。為了一睹獨庫公路的瑰麗,也為了躲避一路向西的熱浪,我們果斷向南騎往獨庫,準備再次翻越天山山脈。
“行軍打仗,糧草先行”,我們在市區(qū)買了大量的馕餅和水果后出發(fā)。南部有礦區(qū),過了礦區(qū)人煙就越來越稀少,來往的車輛更是不多,進入無人區(qū)般的寂寥感油然而生。此時,路邊的植被愈加稀疏,直至綠意全無,荒涼四起。
沒了先前路途的平坦,越接近巨大的山脈,路就越陡峭、曲折,許久不見人影后,終于在路邊看見一個修路施工隊正在作業(yè),有工人勸說我們當晚就在工地附近扎營,因為前方還要騎行幾十公里,翻越達坂之后才有吃住。我們不想這么早停下,新疆的黑夜來得晚,我們還有很多騎行時間,便謝過工人的好意,繼續(xù)前進。
一路上,累了就在路邊吃點馕餅,補充體力,公路沿著垂直的峭壁在山間盤旋而上,縱深的山谷被星星點點的綠色植被裝飾,給了這堅硬如鐵、毫無生氣的石山些許生命的氣象?!蔼殠旃访涝谀睦铮侩y道就是這些石山?”被路況折磨得疲憊不堪后,我沒好氣地自言自語。
第一天晚上,我們就在公路旁的山崖下露營,由于地形原因,這里的風刮得極其猛烈,也毫無預兆,搭建帳篷困難重重,帳篷里放上所有重物才沒被吹走。直至天徹底黑下來,狂風也沒有停歇,山里的風帶著惡意,讓人心生恐懼,這一夜,我們幾乎沒怎么睡過。
第二天清晨起來,風勢已經(jīng)減弱,吃了點馕餅重新上路,沒過多久天空開始下雨,風勢又驟然加大,更糟糕的是這一段路坡度太陡,馱著幾十斤重的馱包根本踩不動腳踏,只能冒雨推車,身體被風吹得東倒西歪?;叵肴珖宦纷邅?,我們什么沒見過,但獨庫公路上第一座達坂(哈希勒根達坂)的怪氣候,卻是第一次遇見。
很快雨停了,風勢也減弱了許多,30公里的起伏路海拔才上升300米,而達坂峰頂海拔至少3000米。天快黑了,我們找到一處河邊草地露營,雪山離我們很近,好像觸手可及,陽光灑向雪峰,雖沒有日照金山的光輝璀璨,但也足以震懾人心,這注定是美好的一晚,還有旱獺為鄰。
在獨庫公路騎行的第三天清晨,吃過早餐,我們就向著最后15公里沖刺,直通山頂?shù)?段盤山路就在頭頂上方,但這樣的盤山路往往給不明就里的騎車人一種錯覺,誤認為很快就可以到達,其實,這段路是對耐力與體力的雙重考驗,每騎上1~2公里,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此時,路邊的景色已從前兩天的荒蕪變成一派銀裝素裹,抬頭探路,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匹狼正躲在巖石背后,露出兩只眼睛觀察我們。好在它見我們沒有過多舉動,不久就轉(zhuǎn)身離去了。哈希勒根達坂常年被白雪覆蓋,路邊的積雪厚達一米,放眼望去,積雪融化形成的湖泊宛如一顆顆鮮綠欲滴的翡翠圓珠,鑲嵌在天山上,站在湖邊看著如夢如幻的景色,仿佛置身于天堂。
走走停停,已經(jīng)騎上3段盤山公路,一條百米長的防雪長廊連接著的哈希勒根隧道出現(xiàn)在眼前,盡管新疆正是酷熱的6月,達坂頂部卻是一派雪景,很多游客在路邊玩雪,筑起了高達2米多的雪墻。endprint
在黑暗的隧道中騎過一段濕泥路后,迎接我們的是跟剛才截然不同的景象,哈希勒根隧道像是一條時光隧道,讓我們從冬季瞬間就穿越到了夏天,隧道這邊的世界絲毫沒有積雪,目光所及處處綠意盎然。下山的時候,我們故意放慢速度,細看眼前的景色:午后的陽光溫暖炫目,山頂上松樹覆蓋,松樹隨著山體的走勢高低起伏。這里的松樹跟人工種植的全然不同,樹干高大挺拔,透著原始森林獨有的自由氣息,完全不沾染塵世的喧囂。清澈的溪水從山間蜿蜒流出,溪水流過的大片草地成為馬兒的伊甸園。我和阿寂連連稱贊喬爾瑪風景區(qū)的美景。
喬爾瑪→麻扎鄉(xiāng)→伊寧市→提克阿熱克→塔勒得鎮(zhèn)
途中突遭傾盆大雨,我們被凍得瑟瑟發(fā)抖,還好有熱情的漢族大姐伸出援手;快接近伊寧市時,天氣卻熱得讓人眩暈,我們在美景中感受冰火兩重天。
在喬爾瑪醉人的風景中休整兩天,再三考慮之下,伊犁的美仍讓我們無限憧憬,所以我和阿寂決定先去伊犁,再折返回到獨庫公路。出發(fā)去伊犁的那天早上,晴空萬里,誰知沒過多久便下起雨來,雨愈下愈大,路上鮮見商店和旅館,又沒有可避雨的地方,我們只能硬著頭皮騎行,在暴雨的襲擊下,我們很快全身濕透,身溫驟降,凍得瑟瑟發(fā)抖。就在這時看見一處建筑工地,多次喊話才有人回應。
工地上只有一位大姐,她看我們?nèi)頋裢?,立刻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屋,還生火取暖,又端來熱飯,雖然屋外狂風驟雨,心里卻有說不出的溫暖。大姐煮的菜很好吃,急需補充熱量的我們一陣風卷殘云,這是在環(huán)華路上難得吃到的一餐飯,滿足又暖心。我們向大姐細說我們的故事,她聊她的家庭及愛好,大姐是個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人,她羨慕我們羅曼蒂克式的長途旅行,我們則羨慕她安逸恬淡的美好生活。
換了身干爽衣服之后,雨也下得差不多了,我們要在天黑之前趕往幾十公里外的小鎮(zhèn),便依依不舍地跟大姐告別,約定有緣一定會再見。
夜晚,我們在蜜蜂小鎮(zhèn)的旅館留宿,小鎮(zhèn)的黑蜂蜜很出名,當?shù)赜懈鞣N野蜂蜜供游客選擇。第二天,我們進入寧靜的山林,山中的路況普遍比貨車橫行的國道要好很多,各色野花在無盡的草原上盡情綻放,大片花海搖曳多姿。接下來,在前往麻扎鄉(xiāng)的途中異常順利,只是鄉(xiāng)里找不到一個漢人,語言不通,迷茫了好一陣,在當?shù)貙W生的幫助下,才解決了在商店買東西的問題。
前往伊犁州首府伊寧市的這一天,順風且路途多為下坡,很快就回到218國道。快接近一個小鄉(xiāng)鎮(zhèn)時,看見國道邊有很多攤檔在販賣商品,牛羊、瓜果、玩具、衣服應有盡有,除了小的流動攤檔,還有規(guī)模稍大的賣冰激凌的檔口。我們買了兩杯酸奶冰激凌,味道絲滑濃郁,奶香十足,在炎炎酷暑中讓身體降溫不少。
中午時分趕到伊寧市區(qū),這座花園城市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素有“花城”“蘋果城”“塞外江南”等美譽。溫和的日光灑在伊犁河面,有種說不出的美,我們騎車進入伊寧河岸公園,公園內(nèi)各色鮮花競相開放,推車走在伊犁河懸空的棧道上,聽得見水下魚兒發(fā)出的聲音。
在伊寧游覽兩天,除了去著名的漢人街吃小吃,我們還找到一家生意很火爆的回族餐廳,那里的手抓飯和烤包子極其美味。前臺的小哥是吸引我多次前去就餐的關鍵原因,他五官深邃,俊朗帥氣,似乎天生可以虜獲少女的芳心,女孩們在店內(nèi)吃飯都心神蕩漾。
從伊寧再返回獨庫公路,走的是伊寧南線,經(jīng)過提克阿熱克和塔勒得鎮(zhèn),去塔勒得鎮(zhèn)的這天是穆斯林齋戒月的第一天,依照戒規(guī),為期30天的齋戒月期間,所有穆斯林在日出之后不許進食與飲水,直至日落才能吃東西,很多商店和食店也會在這段時間關門休息。所幸漢族商店都開著,所以一路上吃飯不會有問題。
塔勒得鎮(zhèn)→那拉提鎮(zhèn)→巴音布魯克
回到讓我們魂牽夢縈的獨庫公路,翻越第三座達坂后,巴音布魯克草原就出現(xiàn)在眼前,那廣袤的草原在天地間鋪展開來,像一張巨大而彈性十足的綠毯。
由于去了伊寧的緣故,獨庫公路上的4座達坂我們錯過了第二座,至今為止都是一個遺憾。離開塔勒得鎮(zhèn),我們前往距離獨庫公路最近的那拉提鎮(zhèn)進行補給,接近小鎮(zhèn)時被公路兩旁山坡上大片的黃色野花所吸引,花朵如顏料一般,被大自然這位畫師恣意地傾灑在綠色畫布上,如此奔放,如此隨意。
那拉提草原離小鎮(zhèn)不遠,再往前騎行不久就到了。那拉提草原的空中觀景草場最為壯美,站在草場上,極目眺望遠方連綿的雪山和線條極美的松樹,宛若身處畫中。草原上有一位新疆老人在放馬,成群的馬兒在草原上自在地啃食嫩草,我們不由得停下來拍照,這位老人騎馬的英姿屢屢出現(xiàn)在阿寂的鏡頭中。
老人突然騎著馬朝我們走來,在馬上跟我們說著什么,由于語言不通,雙方很難交流,我們猜測他是因為我們拍了他的照片,所以要收錢,這種情形在很多景區(qū)都十分普遍。我們無奈地遞給他10元錢,但他不要,又手嘴并用地想表達什么。后來我們終于明白,老人是要趕著馬去省會烏魯木齊,看見我們拍照,想付費請我們幫他拍些好照片,然后洗出來郵寄給他。我們表示分文不收,記下他的電話和地址,說有機會洗出照片就寄給他。新疆人民樸實、熱情而善良,這是我們騎行新疆期間深刻感受到的。endprint
正式回到獨庫公路后,再次投入無邊的綠色之中。爬了一段小坡后,由于實在醉心于眼前的景色,下午就在一條小河邊的樹蔭下露營。兩米開外的地方有新疆人在燒烤野餐,他們臨走時贈給我們一些西瓜、馕餅、啤酒等食物。
早上醒來,這一天預計要到達巴音布魯克草原,巴音布魯克,多么詩情畫意的名字,蒙古語意為“豐富的泉水”。巴音布魯克位于獨庫公路第三座和第四座達坂之間,地處天山山脈中部,四周雪山環(huán)抱,是僅次于鄂爾多斯草原的第二大高山牧場。
從河邊出來,26公里的路程海拔爬升近1300米,溫度也隨之下降。下午5點多,我們終于爬上第三座達坂,站在山頂,望著巴音布魯克的一側(cè),已無一棵樹木,遠方被綿延的綠色所代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山,進入這綠油油的世界。
下山時天空飄落小雨,風變得刺骨,手也被凍得麻痹,無力捏剎車,不時要停下來搓手讓血液循環(huán)。即使到達了巴音布魯克的小鎮(zhèn)休息區(qū),也沒有半點回溫,這里夜晚的氣溫很低,接近0℃,今天是從獨山子出來后最寒冷的一天。這一晚我們露營在雪山融水所形成的小河邊,緩緩流淌的河水在無盡的草原中劃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線,這一晚我們與牛羊為伴,與皓月繁星為伴。
巴音布魯克→庫車大峽谷
翻過最后一座達坂,“大小龍池”如夢似幻,再前行不遠,一片火紅的世界正在迎接我們,從綠色過渡到火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景,攝人心魄。
告別美麗的巴音布魯克,天空開始下雨。由于沒有原始森林的遮擋,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淋雨,雨越來越大,最終只能躲進路下的涵洞躲雨,全身冷如冰霜。兩個人連苦中作樂的興趣都沒有了,因為凍得根本不愿說話,這是在獨庫公路上最狼狽的一天。
黑云壓頂,似乎還要下傾盆大雨,見雨勢小了些,我們繼續(xù)前行。草原上的路雖然坡緩,但起起伏伏,也讓人騎得很累,翻越達坂時,雖然騎了很遠,海拔卻沒上升多少,這是對騎行者耐力的考驗,也無疑增加了騎行者的精神負擔。晚上,我們露營在離達坂頂峰還有20公里的一片河谷中,河邊還有白茫茫的積雪,在強風中好不容易搭好帳篷,簡單吃過晚餐,就躲進帳篷不再出來。
越接近達坂,路往往就越難走,離達坂還有不到2公里就開始出現(xiàn)爛路,作業(yè)車不停地從身邊駛過,達坂上又有一條黑漆漆的隧道,過了隧道,原始森林再次出現(xiàn),下山路彎多坡陡,海拔也快速下降。
下完陡坡,來到相對開闊的地帶,陡然間看見一波碧藍色的湖水,這就是“大龍池”了。大龍池面積約2平方公里,在雪山環(huán)抱下顯得分外清澈與神秘,比藍天的顏色還要靚麗!在陽光的照射下,藍色的湖面上隱約透出微弱的綠色,給人疑幻似真的感覺,猶如九寨溝的五彩池。下到湖邊,才看清湖邊長滿了大量金黃色的水藻。
大龍池附近,還有一個高山湖泊,名為“小龍池”,又叫做“南天池”,兩者并稱為“大小龍池”。這里海拔較低,湖水夏季涼爽,冬季不結(jié)冰,每年5月至10月是最佳旅游季節(jié)。本想在環(huán)境如此優(yōu)美的湖邊露營,無奈糧食短缺,只能繼續(xù)前行。
騎行不久,路旁就出現(xiàn)大片森林,森林的土質(zhì)肥沃濕潤,其中肯定隱藏著美味的野生菌。不出所料,在路邊的一片松樹林下,我挖到一些肥大肉厚的野生菌,帶在路上準備晚上加餐。
再往前走,森林植被徹底消失不見,周圍山體突然變成耀眼的火紅色,紅褐色的山體群直插云天,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這里就是庫車大峽谷。這條峽谷形成于距今約1.4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巖壁經(jīng)過雨水與風沙的常年侵蝕,呈現(xiàn)出近乎完美的流暢線條。其迷人之處,不僅在于它的雄奇、險峻,也在于它的幽深、寧靜和神秘。
抵達這里,獨庫公路的騎行就完美結(jié)束了,到達庫車時,我們已經(jīng)水盡糧絕,不過這段500多公里的旅程卻是我們環(huán)華騎行之旅中最意外、最美好的,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段旅程能與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