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夜伊+張守武
【摘 要】目前,我國社會正在快速發(fā)展,原生家庭在社會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表現(xiàn)在青少年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形成方面,原生家庭因素占據著主導地位,同時還受青少年家長的心理及其教育方式的影響。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原生家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且原生家庭在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的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是其他社會群體所無法比擬的。文章主要研究了原生家庭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響。
【關鍵詞】原生家庭;青少年;人格形成;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33-0129-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作為社會基本組成單位的家庭也發(fā)生著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父母離婚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形成了重要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并且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受到影響。國內外很多心理健康專家對此進行了社會調查,他們走進青少年的家庭、學校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解,并深刻地體會到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心理方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原生家庭中,這種影響更為明顯——青少年形成的各種心理方面的問題都能夠從其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這種情況導致學校在對青少年教育的過程中增大了難度,并且對青少年家長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因此,了解原生家庭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響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通過影響的因素對原生家庭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以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fā)展更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就這些方面進行思索,以找到通過原生家庭來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fā)展的方法。
一、概述
1. 原生家庭與青少年人格的概念
(1)原生家庭的概念。原生家庭一般是指父母的家庭,并且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并沒有組成新家庭,此外,原生家庭也是指自己出生以及成長的家庭。原生家庭中的氣氛、傳統(tǒng)以及習慣都時刻影響著子女,在原生家庭的所有角色中,父母扮演著學習對象的角色,而子女則是學習效仿的主要人員,并且原生家庭中各成員之間的互動也會影響子女在今后的表現(xiàn)。因此,父母要對自己的原生家庭進行正確的認識,使一些負面的影響得以消除,從而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
(2)青少年人格的概念。人格也稱為個性,是一種具備自我控制及自我意識的能力,具有意志、情感、感覺等重要機能的主體。青少年人格主要體現(xiàn)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控制及自我意識的能力,并且包括青少年的意志、情感以及感覺等重要的機能,它與人的品格、品行、道德、文明等傳統(tǒng)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2. 原生家庭與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關系分析
國內外相關研究人員曾對原生家庭與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表明,原生家庭中父母對青少年的養(yǎng)育方式可能對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產生極大的影響,父母不適當的養(yǎng)育方式可能導致青少年產生不良的人格。經過國內外相關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教養(yǎng)過程中若存在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則可能會導致青少年形成人格偏離、人格障礙、神經癥等結果,嚴重時還會使青少年患上精神分裂癥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甚至會因心理存在問題而去自殺。由此可見,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對青少年的教養(yǎng)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原生家庭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響還體現(xiàn)在父母的控制方面。當前,在原生家庭的成員中,一般只有一個孩子,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獨生子女,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養(yǎng)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溺愛、控制等現(xiàn)象,這就會導致孩子深受其害,一方面形成了孤僻、控制欲強以及少言的性格,另一方面,孩子還出現(xiàn)了強迫性重復的征象。所謂強迫性重復,是指一個人以固執(zhí)的方式,不斷地重復做一些似乎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或者是反復重溫某些痛苦的體驗和經歷。這種強迫性重復理論最早是由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這種強迫性重復一般是比較抽象的,以下將通過青少年成長階段中的具體實例來對強迫性重復進行說明。
例如,當孩子處于少年階段時,會非常喜愛聽故事和做游戲,他們總會不厭其煩地反復要求其父母重復與其一起玩過的某種游戲。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沒有感覺到累,他們是不會停止游戲的,除非是在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才會停止;又如,在給孩子講述有趣的兒童故事時,孩子就會對父母死纏爛打,要求父母反復講這個故事,并且在父母重新講述此故事的過程中,孩子還要求不要出現(xiàn)任何改動,若父母對故事進行改動,孩子就會以行動加以制止,就算父母將游戲和故事改編得更加豐富有趣,他們也不會予以認可。
由此可見,在青少年人格形成時期,原生家庭若對青少年采取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將會導致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畸形,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影響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家庭因素分析
1. 原生家庭結構
正如上文所述,原生家庭一般是指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對影響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家庭因素分析可知,原生家庭結構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原生家庭結構分析主要是分析家庭成員的關系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從原生家庭結構之中,可以看出家庭各成員之間的關系、青少年自身的性格以及青少年自身性格養(yǎng)成的原因等。通過原生家庭結構,可以發(fā)現(xiàn)各家庭成員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家庭因素得到確認和分析。
2. 原生家庭氛圍
原生家庭氛圍對于青少年人格形成而言非常重要,原生家庭的氛圍一般情況下是由父母創(chuàng)造出來的,并和原生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息息相關。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圍能夠使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性格以及人格,反之亦然。然而,原生家庭氛圍的塑造卻與青少年的父母休戚相關,相關研究表明,消極的原生家庭氛圍能夠使青少年的性格產生偏激、怪異、孤獨等特點,如果其長期處于消極的原生家庭氛圍中還會產生人格分裂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對青少年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因此,父母若要重視孩子人格的培養(yǎng),就必須通過自身的行動營造一種和諧、穩(wěn)定的原生家庭氛圍,使孩子能夠生長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從而有利于將其人格扶向正軌。endprint
3. 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甚至決定著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關研究人員認為,家庭類型若存在差異,其教育的方式也會存在差異,從而導致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人格特點都會有所不同,并且孩子在人格形成方面還受父方、母方的教育方式的影響而存在差異。比如,如果在原生家庭教育中,父方較為嚴厲,母方較為寬松,則孩子就會獨立性較強、學習勤奮努力、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社交能力;如果父方較為寬松,母方較為嚴厲,則孩子便會順從溫和、缺乏獨立和主動,并且依賴性比較強;如果父方和母方都比較嚴厲,那么孩子的性格及人格會受嚴肅的家庭氣氛影響,而被支配,無法體驗到原生家庭中的溫暖;如果父方和母方都較為寬松,孩子就會熱情、善良、順從,但過于溺愛也會形成不良的人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三、優(yōu)化原生家庭,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fā)展
1. 建立尊重和信任
在原生家庭中,雖然父母即為孩子的原生家庭,但這并不代表任何事情都能夠為孩子做主,孩子同父母之間應該相互尊重,這種尊重體現(xiàn)在思想上的尊重、行為上的尊重以及表達上的尊重。此外,在原生家庭結構中,父母與孩子之間還應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溝通,使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對他的重視,從而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2. 保持寬容的心態(tài)
寬容即仁慈,正如上文所述,父方與母方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若能夠適度保持相對寬松的教育狀態(tài),孩子便會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溫暖,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和人格,從而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發(fā)展。
3. 樹立自我完善的觀念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指導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的人格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若父母優(yōu)良人格的一面能夠被模仿,則能夠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因此,父母應該樹立自我完善的觀念,改掉自身的缺點和毛病,為孩子的學習樹立榜樣,以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綜上所述,原生家庭對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影響極大,甚至能夠影響到青少年未來的新生家庭,因此,父母應該注重孩子人格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圍,并通過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同時,還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只有做到這些,青少年才會形成健康人格。
參考文獻:
[1] 朱敏.淺析原生家庭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影響[J].讀書文摘,2017,(8):37-38.
[2] 何奧利,趙亞峰.家庭倫理道德建設對青少年子女人格教育的影響[J].科教文匯,2017,(15):19-20.
[3] 田玲.“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及性格的影響[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5,(9):112-113.
[4] 孫燕.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響,幫助孩子走向陽光[J].讀寫算(教師版),2015,(17):116-116.
(編輯:朱澤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