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考是人類學習活動中一項重要的能力。本文簡單分析并討論了教師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關鍵詞:高中學生;語文;思考;思維活躍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一句家喻戶曉的名人警句,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對學習方式的思考與總結,即:若一味地學習而不加以思考,那么便不能理解所學知識的意義,最終在學習中失去方向;若一味地想象而不將學習付諸行動,那么再怎么天馬行空的想象也只能是空想,終究一無所得。這句話將學習與思考進行了聯(lián)結,并警示著我們思考的重要性。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實踐表明,通過鍛煉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能夠很好地提升其思考能力。那么,教師應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呢?筆者對此作出了如下探討與交流。
一、 通過多媒體導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想象是最能夠活躍學生思維的行為之一,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可以很好地讓學生發(fā)揮其想象能力,從而起到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以及豐富其想象能力、活躍其思維等作用。筆者在教授《囚綠記》一文時,便結合多媒體進行了課堂導入,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得以提高。下面為筆者部分課堂實錄。
教師:同學們,綠色可以緩解視覺疲勞,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所以當我們在看書、學習的空隙,可以看一看綠色的植物或物品;綠色還代表著大自然,代表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因此,它還是一種代表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的顏色。同學們,你們喜歡綠色嗎?
學生:喜歡!
教師: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便是圍繞“綠色”來展開的,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常春藤的圖片并展開想象,想象一下作者居住的環(huán)境,想象一下當作者看到常春藤時的心情……好,同學們,你們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與心聲呢?
學生甲:看到這幅圖片,我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個透明的窗戶,以及窗口處茂盛的常春藤,它給這間小屋子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因此我猜想,作者看到常春藤時的心情與我看到這幅圖片的心情是同樣的,他的內(nèi)心一定是欣喜且充滿希望的。
教師:這位同學的回答精彩極了!下面讓我們打開課本,開始對課文《囚綠記》的學習。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了課堂導入,讓學生通過觀看常春藤的圖片對作者的居住環(huán)境與其心緒進行想象,不但增加了學生在課文學習當中的樂趣,而且提高了其思維活躍度,為其接下來的高效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 在習作課上對教材課文的重編與續(xù)寫
語文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而想象力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填充與發(fā)展。那么,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寫作當中的想象力呢?筆者以為,在語文寫作課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教材文章展開大膽的想象,并對其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或重新編寫。仍以《囚綠記》為例,教師在語文寫作課堂上向?qū)W生提出了寫作主題,具體內(nèi)容如下。
教師:《囚綠記》一文當中,作者通過描寫窗前的常春藤,贊頌了不屈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光明與自由不懈的追求。那么,同學們最喜歡什么顏色?在大家心目中,最有意義和代表性的顏色是什么?請同學們選定一種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并為它賦予獨屬于自己的象征意義,并開始口頭作文。
學生甲:我喜歡紅色,因為它代表著紅日的顏色,代表著熱血的顏色,代表著我們熱烈的青春!
學生乙:我喜歡藍色,因為它是天空的顏色,是大海的顏色,更是一種平靜的力量!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在寫作課堂上簡述了《囚綠記》一文的中心內(nèi)容,并在指引了學生寫作方向的前提下鼓勵其放飛思維,這種做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寫作水平。
再以《我有一個夢想》為例,教師可以在語文寫作課堂上以“夢想”為話題,讓學生展開想象與寫作。
綜上所述,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教材課文進行想象、重編與續(xù)寫,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其思維活躍度,并加深了其對教材內(nèi)容的印象與理解。
三、 結合教材內(nèi)容舉行課堂活動
課堂實踐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刺激無疑是巨大的,在類似角色扮演、話劇表演、詩人比賽、創(chuàng)作大賽等課堂活動當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學習能力等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和提升,例如,筆者在對《荊軻刺秦王》一文進行教學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組織學生舉辦了一場同名話劇表演,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以及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去對文中角色進行表演,并請來了各位任課教師進行觀看與評價。學生們通過對《荊軻刺秦王》一文的學習與對歷史資料的查閱,再加上想象力的發(fā)揮,最終塑造出了一個愛國、勇武卻又胸懷大義,為了天下百姓的安穩(wěn)最終放棄了刺殺秦王的俠士荊軻,還塑造出了一個運籌帷幄、愛才惜才的一代梟雄秦始皇,學生們自編自演,其出人意料的劇情發(fā)展與精彩的表演得到了一致好評。
在表演話劇《荊軻刺秦王》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積極參與了對課文的學習,還自發(fā)地查閱了歷史資料,最終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思考、想象與總結為歷史人物注入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其學習能力與思維活躍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筆者在上文中圍繞多媒體、語文寫作以及課堂活動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究與交流,希望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參考文獻:
[1]倪文錦.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34-235.
作者簡介:
王若琦,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