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析近代西方文化對云南邊疆文化的滲入

      2018-01-23 15:24:10
      唐都學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云南

      李 強

      (云南民族大學 人文學院,昆明 650504)

      西方文化對近代云南文化的入侵反映在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是一個十分龐雜的范疇。由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顯性表現(xiàn)是基督教的擴張,因而由宗教引發(fā)的文化間的碰撞損害了云南社會的利益,危害了中華民族的權益。西方文化開始大規(guī)模滲入云南的時代是歐洲稱霸全球的時代,這一時期的歐洲人空前自信,在處理與非歐國家關系的問題上,或多或少都帶有文化殖民主義的傾向。“他們(歐洲人)深信,上帝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人。它將白人造得更聰明,所以白人能指揮勞動,能指導寬背、低能的劣等種族的發(fā)展。因而也就有了‘白人的責任’這一概念——用理想主義的忠于職守的罩衣遮蓋當時的帝國主義的一種說教?!盵1]在這一觀念的支配下,不少歐洲人都以“歐洲標準”來看待非歐事物,為此,他們甚至不惜在某些方面扭曲科學的本來面目。近代云南社會動蕩,散落民間的歷史文物價值極高卻不被當?shù)厝酥匾暎恍┪鞣饺送ㄟ^各種手段將其據(jù)為己有,這同樣是西方文化侵略的一種表現(xiàn)。

      (一)宗教滲入

      梁啟超曾談到,“耶教之入中國也,有兩目的:一曰真?zhèn)鹘陶撸桓鲊弥郧治覚嗬??!盵2]從某種程度上說,基督教的傳播本身就意味著文化滲透,而基督教又往往與西方在云南的現(xiàn)實利益相結合,因而對云南社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天主教就在云南設有據(jù)點,推行以華制華的宗教政策。光緒七年(1881),英國內(nèi)地會傳教士克拉克攜妻由英屬緬甸入大理傳教,創(chuàng)辦了新教在近代云南的第一個教會。隨后,英法等國傳教士爭先恐后、紛至沓來。對于西方國家而言,傳教有著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云南的基督教傳播較內(nèi)地而言較為特殊,在三江以內(nèi)地區(qū),基督教遭遇了儒教倫理文化的強烈抵抗,因而效果并未像西人想象中的那樣理想,特別是在傳教早期,還引發(fā)了大量的社會沖突。如光緒九年(1883)二月十九(4月6日),浪穹縣(今洱源縣)鄉(xiāng)民就曾燒毀該處法國教堂,男女大小十四人斃命。據(jù)《清實錄》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初七(8月1日),兼署云貴總督云南巡撫丁振鐸奏:“法總領事違約,估運軍火入省,紳民遺憤攔查,匪徒乘機焚搶教堂……”[3]當時,民眾集結領署前,領事館開槍傷人,紳民憤怒之余,將藏匿武器的平政街天主堂、主教公署及法國人住宅等建筑全部搗毀。與此同時,陸良、師宗、鹽津、鎮(zhèn)雄、昭通、永善等縣,也有驅(qū)逐教士、搗毀教堂的事件發(fā)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有英國傳教士到雙江,先是企圖分裂傣漢兩族,但未得逞,接著又煽動拉祜族和佤族向傣族和漢族進攻,結果造成了5個月的大混亂,使當?shù)卦S多人家破人亡,而傳教士最終在清廷的保護下逃生。同年,由宗教入侵帶來的中西矛盾還有發(fā)生在阿敦子(今德欽)的藏、漢僧俗圍攻阿敦子教堂事件。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間,昭通的彝、漢各族也時常有搗毀教堂的事件發(fā)生。民國年間,西方的傳教事業(yè)有所進展,且沒有大規(guī)模宗教沖突的發(fā)生,但西人妄圖在宗教方面徹底改變云南人信仰的初衷始終未實現(xiàn)。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1929年大理教區(qū)有教友5 038人,預備入教者11 941人;1935年昭通地區(qū)有教友5 204人,預備入教者236人;1938—1939年間,昆明教區(qū)有教友11 482人,預備入教者4 162人[4]566-567。另一方面,在經(jīng)濟文化較為滯后的三江以外少數(shù)民族邊疆區(qū),基督教傳播則取得了空前的進展。自古以來,云南境內(nèi)“不同的民族,其對生活、社會和道德的理解迥然有別,而且構成他們自身和確定他們的民族性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它是建立在那些使用文字和不使用文字的人之間的”[5]。“當時政府漠視邊區(qū),怒、俅兩江流域歸土司管理,人民苦于土司、喇嘛之苛索無厭,無處申訴。英帝國主義者乘勢派人經(jīng)營這一地方,設立教堂,實行煽誘?!盵6]“外人(這里指英國人)更因傈僳素拜孔明老祖,乃捏造耶穌是孔明的哥哥以投其心理,傈僳相率入教者也有數(shù)萬人。”[7]一些傳教士通過巴結控制少數(shù)民族地方首領的方式傳教,曾有佤族村寨頭人規(guī)定:“哪個青年不信耶穌,不唱耶穌歌,就不準結婚?!盵8]在教士的努力下,基督教1913年在瑞麗縣的登戛寨發(fā)展了教徒,1918年在盈江縣的邦瓦寨子扎下了根,1929年在梁河縣的遮島蓋了教堂,1930年在隴川縣的呂良鄉(xiāng)擴大了入教人數(shù),接著又發(fā)展到潞西縣的弄邱寨。這樣德宏的各縣都有了基督教會。傳教士編寫景頗文課本,大講景頗族與帝國主義的關系,編造景頗族的王子是英王喬治六世的謊言。1949年左右全州有教堂30多個,入教戶數(shù)1 500多戶,教徒6 000多人[9]。云南的基督教按國別分布于不同地域,英國教會勢力主要集中于德宏、怒江、耿馬、雙江、孟連等地,法國教會活動區(qū)域則主要在滇越鐵路沿線,美國主要在西雙版納、元江、墨江一帶,基督教按國別的區(qū)域分布也間接反映著帝國主義各國在云南的勢力劃分。

      (二)歪曲人種

      自19世紀后期開始,歐洲人普遍帶有一種空前的民族優(yōu)越感,這種優(yōu)越感主要是相對于黑人與黃種人而言的。中國的漢族是黃種人的代表,是一個與歐洲文明截然不同的族群,是那個年代里與歐洲人生存競爭角逐中的失敗者,是西方人蔑視的對象,而在他們看來,與漢族疏風易俗的云南少數(shù)民族則與漢族(黃種人)有著許多方面的不同,以至于不少西方人對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認識一直帶有人種學方面的烙印?;挝魇考幽嵩谄洹都砥艺员碧铰酚洝分袑懙溃骸八?墨江)居民之中,雜有一種土番,華人呼之為‘浩泥’。所穿服色,略似解思高斯。氣體迥異,美秀好武,頭面仿佛歐人,額狄面方,眉平目黑,皮銅色?!盵10]

      他認為彝族“是高加索人的黑色分支”[10]前言第2頁。之后,眾多的西方旅行家不但沒有駁斥這一觀點,反而提出種種假設證明以彝族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與印歐人的親緣關系。“那時的中國西南地區(qū)并不是黃色人種的出生地。他們可能是從別處遷徙來的,從以前的主人那里奪得了土地。”[10]前言第2頁光緒二年(1876)巴伯(Baber)在云南調(diào)查馬嘉理案期間,在途中遇到了兩個彝族婦女,“分別大約是25歲和17歲,立即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我和我的兩個同伴都認為她們無論在哪里都是非常漂亮的。她們比男人要白一些,橢圓形和充滿智慧的臉讓我們想到了高加索人”[11]3??梢姡敃r不少來滇的西人都以“歐洲中心論”的觀點來看待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這種觀點是一種文化侵略的表現(xiàn),也隱藏著帝國主義國家分裂中國的目的。針對20世紀早期西方學術界瘋狂叫囂的云南某些少數(shù)民族是“以色列人的后裔”或“印歐民族”的論調(diào),1934—1937年,凌純聲、芮逸夫、陶云奎等一批中國學者開始深入云南各地州調(diào)查研究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的歷史淵源,同時,國民政府為“泯除界限,團結整個中華民族”,而明令稱:“案查關于邊疆同胞,應以地域分稱為某地人,禁止沿用苗、夷、蠻、猺、猓、獞等稱謂”[注]轉(zhuǎn)引自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頁。。在戰(zhàn)亂頻繁的民國年間,這些工作雖然受時局、國力等因素的影響,但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識別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文物掠奪

      作為自古與中國內(nèi)地及東南亞、南亞有著密切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的云南,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燦爛奪目,留存下來的文物也十分豐富。清末至民國年間,由于云南政局不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遲滯,本該由政府保護管理的文物沒有得到應有的監(jiān)管,民間則因為社會動蕩導致眾多家族財富急劇縮水,一些人迫于生計再加上文物保護意識淡薄等原因,將家族中價值連城的珍寶變賣,就這樣,不少文物被西方國家的一些組織或個人以搶奪、盜取、“等價交換”等方式竊為己有。20世紀初,以法國少校亨利·馬里·古斯塔夫·多隆為隊長的中國西南民族調(diào)查隊曾對包括云南的西南諸省進行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考察,而這次考察的結果,不僅有冠冕堂皇的第一手田野調(diào)查資料,更是搜刮了“大量武器、工具、陶瓷器皿、貨幣、繪畫等珍品”[12]。《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的作者、美國人約瑟夫·洛克起初來麗江只是采集植物標本,后來見到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便開始不遺余力地收集東巴經(jīng),據(jù)為己有。洛克對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特別感興趣,他在永寧得到了一件世代相傳的土官小姐穿的黑彝貴族服飾全套,連首飾共三十多件?!衷诘職J藏族農(nóng)奴主家里得到其祖?zhèn)鞯钠たぜ滓惶缀丸偳秾毷墓艅σ话?。這套皮盔甲是乃是用若干小塊皮穿成,然后拼成胸甲、背甲、臂甲等大塊……元代以后的鎧甲都是制成整件,因而這套盔甲應是大理或更早時代的。1941年,另一個美國人在麗江縣東北的觀音廟里收到一尊銅制觀音立像。這尊觀音細腰跛足,滿身瓔珞,制作非常精美……是大理國段政興在位(1148—1171)時制造的,距今有八百多年[注]參見李家瑞《帝國主義分子盜竊云南文物目擊記》,政協(xié)云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云南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內(nèi)部發(fā)行,1965年版,第194~195頁。。

      (一)社會風尚的變化

      晚清西方開始滲入云南前,云南社會一直較為封閉,民眾傳統(tǒng)觀念非常濃郁。隨著中西交往的日益增多,云南人逐漸開始接觸不同國籍、身份各異、社會地位“高人一等”的西方人,西方文化的滲入開始發(fā)生作用。火車、電燈、電話、報紙等新式科技成果的出現(xiàn),在方便云南人生活的同時,也逐漸改變著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特別是琳瑯滿目的舶來品,使云南人的生活開始由單調(diào)、慢節(jié)奏的農(nóng)業(yè)生活逐步向多元、快節(jié)奏的工業(yè)生活方式轉(zhuǎn)變。云南的傳統(tǒng)社會是一個大家互相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它倡導民眾生活安定、知足常樂、不重視時間與金錢觀念,而近代工業(yè)社會則是一個人員、資金、技術、生產(chǎn)、產(chǎn)品等各要素不斷流動的社會,它需要人們合理流動、善于競爭、強調(diào)時間和財富觀念。新式生活方式與舊有習慣格格不入:如火車出行對時間的要求極其苛刻,不僅不允許出現(xiàn)“一袋煙的功夫”,個人哪怕是一分一秒的時間耽擱也只能由自身承擔后果;列車、輪船、電影院等場所會把沒有買票的人毫不留情地趕出場,這些被趕走的人則往往認為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人情重于金錢;幾乎所有來滇的西方人都反對云南人習以為常的民間巫術、婦女纏足、男性辮子(晚清時期)、包辦婚姻、溺嬰、賣女等現(xiàn)象……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但無論如何,在西方文化的示范性影響以及云南人模仿、從眾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西式生活方式逐漸走近了云南人的生活。投資工商業(yè)不再被認為是從事低下的職業(yè),官僚帶頭瘋狂逐利。時髦的洋裝、洋煙、洋酒、洋火等產(chǎn)品大量進入云南,日用洋貨成為云南居民競相追逐、彰顯身份的用品,“當交通不便之時代,滇省人民誠為樸實。今則不然。新人物輩出,或游學自海外歸來,或服官他處返里,舍其舊有樸實之風,而沐新學文明之化矣??羁蜁r必用洋酒,非此不恭;故一席達數(shù)十元,視為恒事?!盵13]從前以等級來區(qū)分消費的規(guī)則逐漸變?yōu)榱税唇疱X多少來區(qū)分。在與西方人的接觸中,云南人逐漸發(fā)現(xiàn)舊禮雖然隆重、正式,但卻繁瑣、僵化且費錢。日常交往中,不少人很快習慣了脫帽、握手等西式禮儀,婚喪嫁娶活動也受西方文化影響,更加注重內(nèi)容而不流于形式。《續(xù)云南通志長編》載:“近日行新式結婚禮,則多于公共禮堂宣讀結婚證書,由男女及主婚人、介紹人、證婚人等以次于證書內(nèi)蓋印,并由男女交換證物,并向主婚、介紹人、來賓行三鞠躬禮或一鞠躬禮,不似舊儀之繁縟矣?!庇帧敖鼊t古禮盡廢,往往于柩前飲酒食肉,未期而娶,亦恬不為怪矣。然未滿百日,男不薙發(fā),女不插簪。省會則仿西俗,于左臂纏黑紗,亦尚有餼羊遺意焉?!盵注]參見云南省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續(xù)云南通志長編》(下冊)卷66《社會一·禮俗》,玉溪地區(qū)印刷廠,1986年版,第132~134頁。隨著城鎮(zhèn)新式照明技術的普及、電影等新式娛樂方式的流行及商貿(mào)活動的增多,璀璨的夜生活使越來越多原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沉迷其中。在西方文化滲透下,云南婦女的社會地位也有所提高,經(jīng)濟寬裕的家庭開始讓女孩子讀書,新式社會分工也使婦女可以參與少部分工作。在家庭觀念上,“四世同堂”逐漸被“核心家庭”的觀念所取代。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邊地,社會風氣也有很大變化。過去由于巫術的盛行,造成了對生產(chǎn)的破壞,如解放前,隴川縣邦瓦寨每年祭鬼支出折合稻谷16萬斤以上,浪費驚人!大大小小無休止的祭鬼活動需要從事祭鬼的“董薩”(又叫“魔頭”,原始宗教師)。由于殺一頭牛或豬,董薩得一只前腿,他們?yōu)榱硕喑远嗾?,于是殺牲祭鬼越來越厲害,而浸禮會來到后,摒棄祭鬼的方法,不與民爭利,他們還根據(jù)景頗族稻谷新熟全寨人要殺牛宰豬吃新米這一習俗,變大吃大喝為教徒每家拿一籮新谷舂了,全寨擺在一起禱告,表示把初熟的稻谷送給上帝,把基督教的感恩節(jié)與景頗族吃新米這一習俗結合了起來。總之,信教戶在宗教方面的支出最多占到信鬼戶在祭鬼方面支出的十分之一[14]。近代以來,一些傳教士進入云南后根據(jù)民族語音特點,借用拉丁字母創(chuàng)制了景頗文、載瓦文、拉祜文、佤文、傈僳文、苗文等拼音文字。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英國傳教士博勒德(Samuel Pollard)曾在深入了解苗語的基礎上,以苗語滇東北次方言發(fā)音為基準,通過拉丁字母及某些苗族符號來拼寫苗文。苗族視這套苗文為苗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此外,西方音樂還部分地影響了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娛樂形式,景頗族的目瑙縱歌中就包含西洋管弦樂的因素,傈僳族的多聲部無伴奏合唱也傳承著復雜的西方音樂形式。由于西方文化的影響,一些少數(shù)民族民眾開始變得講衛(wèi)生、愛清潔、不酗酒,不少年輕人更加重視感情在婚姻中的作用,開始追求婚姻自由。

      (二)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

      西方勢力滲入云南前,科舉制一直是社會中最正統(tǒng)的教育。這種教育與選官制度相聯(lián)系,使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完全服務于后者,八股文的固定形制,使人們的思想僵化甚至迂腐,一旦科舉無望,社會上適合學習者的職業(yè)很有限,所以會出現(xiàn)魯迅先生所塑造的“孔乙己”形象。19世紀后期,西方人的足跡已遍及全球,他們認為“不論哪個社會,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是有勢力的人,他們會控制社會的情感和意見”[15]。既然云南的傳統(tǒng)教育不能適應近代世界潮流的要求,西方歷史上一直與教育相聯(lián)系的載體——教會理所當然地承擔起這個任務。它們創(chuàng)辦了一些學校,盡管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帝國主義國家的利益,但不可避免地要傳播大量西方科學文化知識,除基督教神學外,文、理、工、商、醫(yī)、農(nóng)、法等專業(yè)都有涉及?!敖虝W校因受職業(yè)之訓練,法語之專習,畢業(yè)后由教會派遣從事宣教,能得維持一家之生活。華法高等學校畢業(yè)生成績優(yōu)良者,可升學云南巴維大學,無升學之志望者,可介紹至滇越鐵路公司或洋行通譯或買辦之職務?!盵16]在西式教育的影響下,云南的有識之士開始重新審視本土的專業(yè)教育問題。晚清文化名人周鐘岳曾說:“現(xiàn)在的時代有許多事非專門人才不能辦理,我們?nèi)狈Υ隧椚瞬?,所以?guī)模稍大的事,都不能辦理,即或勉強辦理,也容易失敗,如錫務公司、東川銅礦公司、個碧鐵路公司、電燈公司等無一樣不吃虧?!盵注]參見董雨蒼《東陸大學創(chuàng)辦記》,政協(xié)云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云南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內(nèi)部發(fā)行,1965年版,第1~2頁。晚清至民國年間,云南公派及私學的留學生絡繹不絕,像護國名將蔡鍔、東陸大學校長董雨蒼、云南煉錫公司繆云臺等社會名人都曾遠赴重洋留學海外,當然,由于條件有限,留學生總數(shù)畢竟有限,難以滿足云南高等教育的需求。唐繼堯主政時期,于1922年12月8日成立了東陸大學(即后來的云南大學)。該大學“以發(fā)揚東亞文化,研究西歐學術、造就專才”[注]參見董雨蒼《東陸大學創(chuàng)辦記》,政協(xié)云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云南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內(nèi)部發(fā)行,1965年版,第6頁。為宗旨,為云南培養(yǎng)了不少采礦冶金、土木工程、政治、經(jīng)濟、教育等方面的人才。面對摩登的西式文化,當時不少年輕人都對其充滿了激情向往。如在20年代,就有云南人開始接觸世界語。1932年6月12日“云南世界語學會”正式成立。學會成立后第三天,即創(chuàng)辦了《云南世界語運動》周刊,作為《云南民國日報》副刊出版。同年7月10日,學會在省教育會里開辦世界語星期日早課班,原計劃招生一百人,但報名截止時,人數(shù)竟達一百五十多人,云南世界語學會成立后,定期登記會員。一時登記入會的竟有四五百人之多[17]。近代西方教育無疑影響著世界教育行業(yè)的走向,對云南人來說,不論是遠赴重洋、留學歐美,還是在本土接受教會教育或新式大學教育,都能夠適應近代云南社會轉(zhuǎn)型的要求,獲得較大的個人發(fā)展的機會,因而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云南教育的發(fā)展。

      (三)醫(yī)學的發(fā)展

      “基督教傳道,多借醫(yī)術之援助;蓋鼓吹中國人崇拜基督教,必以廣施外國醫(yī)術之利益,為引入教門之妙策,因而欲為將來之牧師或傳道師者,不可不身兼醫(yī)生;故對于中國青年傳播基督教,同時授之醫(yī)術,即以之充將來傳道之任;而教會對于醫(yī)學教育所以不惜投巨資植勢力者,實以此也。”[18]可見,早期的西醫(yī)治療是與基督教分不開的。晚清以來,來云南的西方傳教士不勝枚舉,他們在云南活動短則幾日,長則數(shù)十年。為了個人健康,這些人往往隨身帶有一定數(shù)量的藥物和簡易醫(yī)療工具以備不測,不少人還懂得西醫(yī)知識,而西醫(yī)(特別是西醫(yī)中的外科)相對于中醫(yī)甚至是少數(shù)民族地方的巫術來說,是很好的醫(yī)療互補或替代方法,因而很有醫(yī)療診治市場。云南由于氣候的原因,時常會周期性爆發(fā)鼠疫。在蒙自,“傳教士用大劑量的催吐藥,成功地抵制了鼠疫。”[19]新式的科學治療方法往往令周圍百姓大為稱奇。《新纂云南通志》也談到了“路南州:……城外富鄉(xiāng)路美邑,距城十五里,設大教堂一處,建自光緒十五年(1889),育嬰、施藥”,“阿迷州:東鄉(xiāng)嚕都克寨,距城百九十里,設小教堂一處,建自光緒二十五年(1899),施藥”[4]572。越是邊疆地區(qū)、越是缺醫(yī)少藥的地區(qū),傳教士們就越是在醫(yī)療方面下功夫。1949年前,在景頗族聚居的地區(qū),傳教士善于在群眾患病時伸出幫助之手:生小病吃藥不要錢,生大病則送到緬甸南坎醫(yī)院免費治療。日常生活中,教士常常對群眾進行講衛(wèi)生的宣傳。在省城昆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市場需求旺盛,教會醫(yī)院以其雄厚的醫(yī)療實力成為當?shù)夭蝗莺鲆暤奈麽t(yī)力量。光緒二十七年(1901)法國領事署在昆明華山西路創(chuàng)辦的大法醫(yī)院是云南最早的西醫(yī)醫(yī)院。《清實錄》記載的“法國前于滇省城內(nèi)設有施醫(yī)院,滇民就醫(yī)者眾。……光緒三十四年(1908),交涉司高而謙祥稱:‘該醫(yī)院心存濟世,不分畛域,甚屬可嘉……’”[20]。該院開始時實行免費治療,后來逐漸收取掛號費、醫(yī)藥費及住院費。由于大法醫(yī)院院址狹小,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病人,1935年法國人又在昆明巡津街設立甘美醫(yī)院,大法醫(yī)院改為門診部,直到1941年由云南省政府接管。宣統(tǒng)三年(1911)昆明高地巷還成立了圣保羅孤兒院,該孤兒院附設貧民診所,只是知道的人不多,醫(yī)療效果不佳。1920年,英國教會在昆明開設了惠滇醫(yī)院,該院院址在金碧路,成為昆明另一家比較著名的英式醫(yī)院。這些醫(yī)院的建立給云南帶來了一陣新的醫(yī)療診治之風,加速了云南醫(yī)療近代化的歷程。

      猜你喜歡
      云南
      云南圖片庫
      云南畫報(2022年4期)2022-05-05 06:00:24
      云南圖片庫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6:00
      云南茶,1200年的發(fā)現(xiàn)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最后的秋境
      云南畫報(2021年9期)2021-12-02 05:07:00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畫報(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云南潦滸柴燒陶煴
      云南行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聚焦云南
      時代風采(2016年12期)2016-07-21 15:07:45
      宽城| 柳林县| 澄江县| 五峰| 枝江市| 陇川县| 林甸县| 唐山市| 岑溪市| 昌乐县| 安乡县| 南澳县| 桃园市| 阳信县| 南投市| 慈利县| 海兴县| 微山县| 商水县| 景东| 花莲市| 延吉市| 高碑店市| 德江县| 高雄市| 太湖县| 彭水| 永吉县| 黄龙县| 大足县| 达州市| 茶陵县| 申扎县| 黄山市| 内江市| 永城市| 湖州市| 井研县| 潢川县| 连城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