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錫純對阿司匹林的應用探析?

      2018-01-23 22:12:28王運超田楚嬌
      關鍵詞:張錫純溫病乳糖

      王運超,王 曼,田楚嬌,羅 磊,李 霞

      (1.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中醫(yī)系學員隊,上海 200433; 2. 上海長海醫(yī)院,上海 200433)

      張錫純(1860-1933),近代著名中西匯通醫(yī)家,著有《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被譽為“醫(yī)學中第一可法之書”[1]。張錫純30余歲始接觸西醫(yī),近50歲完成《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前三期初稿,直至71歲才完成全書共六期的撰寫,《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可謂是其一生醫(yī)學治法思想集大成之著作。張氏主張師古而不泥古,在其著作中大膽使用西藥與中藥配伍,開創(chuàng)了中西匯通之先河。縱覽全書,發(fā)現(xiàn)他對于阿司匹林的運用最為靈活多變且療效確切,現(xiàn)整理歸納如下。

      1 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主治

      1897年,德國化學家Felix Hoffman合成了乙酰水楊酸。1899年,該化合物被注冊為“阿司匹林”[2],自此阿司匹林正式問世。阿斯匹林最早用于解熱鎮(zhèn)痛消炎,現(xiàn)代臨床多用于預防血栓等,還可治療兒科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3]。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于1918年始分期出版,此時阿司匹林已問世近20年,因此對阿司匹林的應用經(jīng)驗是來源于實實在在的臨床實踐。

      1.1 阿司匹林的性味歸經(jīng)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雖未明確提出阿司匹林的性味歸經(jīng),但從文中可知阿司匹林味酸,“其少用則涼,多用則熱”,因此阿司匹林具有涼熱之性,而其性質特點與用量密切相關。但書中未明確提出兩種藥性的對應劑量范圍,根據(jù)書中方劑及相關病案來看,均為涼性阿司匹林的運用,故何量可達到熱性還需進一步考證。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小劑量(50~100 mg)阿司匹林具有抗凝作用,可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臟病、腦缺血病、房顫、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后的血栓形成。大劑量(3~5 g)阿司匹林可能會促進血栓形成,臨床上多用于治療急性風濕熱[3]。

      阿司匹林的歸經(jīng),根據(jù)其“最善發(fā)汗、散風、除熱”等作用及“善入少陽”的特點,可歸納為歸肺、膽經(jīng)。

      1.2 阿司匹林的功效

      阿司匹林的中醫(yī)功效是發(fā)汗解表,疏風散熱,消腫透疹?!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云:“其(阿司匹林)味甚酸,其性最善發(fā)汗、散風、除熱及風熱著于關節(jié)作疼痛;其發(fā)表之力又善表痧疹;其退熱之力若少用又可治虛勞灼熱、肺結核病”?!鞍⑺贡亓种|,存于楊柳樹皮津液中,味酸性涼,最善達表,使內郁之熱由表解散”。在餾水石膏飲(生石膏、甘草、麻黃、甘瀾水)中,使用阿司匹林代替麻黃治療溫病。方后提到“若僻處藥房無阿斯必林,又可代以薄荷葉二錢”。在溫病的治療中,薄荷常用于疏風散熱,宣暢氣機,由此可知,阿司匹林具有類似的功效。張錫純在治療“族弟印春”因勞累過度感染溫病時,方中使用阿司匹林1 g,并于方后說明“若無阿斯必林之處,于方中加薄荷葉一錢,連翹二錢,亦能出汗”。此處用藥目的為發(fā)汗解表,可知阿司匹林也有相似效果。

      1.3 阿司匹林的主治

      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療傷寒、溫病、虛勞發(fā)熱、關節(jié)腫痛、痧疹、肺結核等,其發(fā)汗之力較峻猛,傷寒、溫病均發(fā)汗而解;治療熱性關節(jié)腫痛,張錫純亦喜用阿司匹林,如“奉天陸軍參謀長趙海珊之侄,年六歲,腦后生瘡,漫腫做疼,繼而頭面皆腫,若赤游丹毒”,張錫純先給予石膏四兩清熱,再給予阿司匹林半瓦使其微發(fā)汗,后以山藥做稀粥,調以白蔗糖送服1/3瓦阿司匹林,加上生肌散涂敷瘡口處,患者病勢漸退,后共用石膏三斤,阿司匹林三十瓦治愈。對于痧疹的治療,張錫純稱贊阿司匹林為“透發(fā)痧疹之無上妙藥”?!罢摲尾≈畏ā逼?,他多處使用阿司匹林治療肺結核,認為“阿司匹林,亦善治肺結核,而兼能發(fā)汗,且能使脈數(shù)者變?yōu)楹途?,是以愚喜用之”。目前臨床中,阿司匹林已不用于肺結核的治療,可見阿司匹林功效繁多,使用靈活,藥效確切,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2 阿司匹林的用法用量

      2.1 阿司匹林的用法

      張錫純在使用阿司匹林時,多會將其與乳糖(白蔗糖)一起送服。如石膏阿司匹林湯(石膏、阿司匹林)中使用白蔗糖沖水送服阿司匹林;涼解湯(薄荷葉、蟬蛻、生石膏、甘草)后使用阿司匹林與乳糖(白蔗糖)一起服用治療外感的方法等。究其原因,一是阿司匹林味酸,加糖以適口;二是阿司匹林對胃腸道有比較明顯的刺激作用,這點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藥理學中被證實。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4]記載,阿司匹林目前劑型有片、腸溶片、膠囊、泡騰片、栓劑等,其主要用法為口服,栓劑為納肛,治療足癬時可外用。另有研究表明,服用腸溶阿司匹林比服用普通阿司林能明顯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5],但腸溶型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胃腸道出血的風險[6]。而乳糖(白蔗糖)具有顧護脾胃、補中緩急的功效,可以很好地預防阿司匹林的胃腸道不良反應;三是阿司匹林發(fā)汗之效峻猛,而乳糖(白蔗糖)具有潤肺生津、和中滋陰的作用,與阿司匹林一同配伍,可以防止津液的過度虧耗??傊?,張錫純充分認識到阿司匹林較為峻猛的發(fā)汗之力及對胃腸道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乳糖(白蔗糖)與阿司匹林一起送服的方法,欲避免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及津液的損傷,使得祛邪而不傷正,科學而有效地運用阿司匹林。

      2.2 阿司匹林的用量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西藥計量使用“瓦”為單位,1瓦等同于1 g[7]。在治療外感時,0.5 g阿司匹林即可出汗,汗出即愈。如甘露清毒飲(鮮茅根、生石膏、阿司匹林)中使用0.5 g阿司匹林治療表證發(fā)熱。在餾水石膏飲中可將麻黃二錢替換為阿司匹林1 g,治療溫病出現(xiàn)的“胸中先有蘊熱,又受外感,胸中煩悶異常,喘息迫促,其脈浮洪有力,按之未實,舌苔白而未黃者”?,F(xiàn)代應用阿司匹林緩解感冒導致的發(fā)熱疼痛等癥狀時每次0.3~0.6 g,每日3次[8]。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肺結核時,張錫純未照搬西醫(yī)的用量,提出以國人體質,當視西人之數(shù)減之又減,用量從1.5 g到1/6 g,隨病人的體質、病情的變化而各有不同。如“曾治一少年,染肺結核,咳嗽食少,身體羸弱,半載不愈”。先服滋補之藥,后用白蔗糖送服阿司匹林三分之一瓦,發(fā)大汗后周身酸懶,改為六分之一瓦后,每次微汗或不出汗,調治月余而愈。自此以后,其治療肺結核病人時初次用藥尤為謹慎,“必先少少試服,初次斷不敢稍多也”。他還認為在治療內傷發(fā)熱之人時,阿司匹林也應少用,因其“陰虛陽浮,最易發(fā)汗”。治療急性關節(jié)腫痛時,以1.5 g阿司匹林與懷山藥、茅根配伍,每日2次溫服,20 g即愈。目前臨床應用阿司匹林治療風濕病及類風濕病時用量為每日3~5 g,分3~4次服用[8],為張錫純劑量的2~3倍。治療溫病熱退后煩躁不安,以白蔗糖水送服阿司匹林1 g透出痧疹而愈。

      3 阿司匹林與中藥配伍

      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不僅對阿司匹林的用法用量和功效上有著獨到的見解,而且在其用藥配伍上也運用巧妙。

      3.1 阿司匹林配伍乳糖(白蔗糖)

      張錫純使用阿司匹林時習慣配伍乳糖(白蔗糖)送服,主要是避免阿司匹林過汗傷正以及預防服藥后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起到潤肺生津、顧護脾胃之效。在西方,早在阿司匹林用于臨床初期(1899年),Withouer就發(fā)現(xiàn)阿司匹林對胃有刺激作用[9]。2003年,拜耳公司的拜阿司匹靈100 mg腸溶片在上海舉行上市儀式[10]。而他在當時就總結提出使用乳糖(白蔗糖)與阿司匹林同服的方法以減輕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其理念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值得我們學習。

      3.2 阿司匹林配伍石膏

      張錫純認為“石膏之性,又最宜與西藥阿司匹林并用”。因石膏清熱力大,但發(fā)表之效稍欠,而阿司匹林源于楊柳皮最善達表,兩者配伍可使郁熱從表而解。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石膏阿司匹林湯中使用2味藥配伍治療溫病“表里俱覺發(fā)熱,脈洪而兼浮者”。他還在甘露清毒飲中使用生石膏半兩與阿司匹林0.5 g配伍治療外感發(fā)熱。

      3.3 阿司匹林配伍懷山藥

      懷山藥也時常被張錫純用作與阿司匹林配伍。他在治療桂枝湯證時喜用便方:懷山藥煮稀粥調以白糖送服阿司匹林1 g,得汗則愈。其配伍思路為山藥補氣固衛(wèi),阿司匹林發(fā)汗散表,二者一發(fā)汗一止汗,效果并不相妨而另有深義:“藥性之入人臟腑,其流行之遲速原迥異,阿司匹林其發(fā)汗最速,而山藥止汗之力則奏效稍遲”,故兩者同用并不會影響藥效。他還認為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關節(jié)腫痛時,“若其人身體虛弱者,可用生懷山藥六七錢煮作茶湯送服”。其原因為治療關節(jié)腫痛時阿司匹林用量稍大,而其發(fā)汗之力峻猛,故使用山藥補脾養(yǎng)胃、潤肺生津,防止發(fā)汗太過而傷正。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味酸,按照用量的不同分別具有寒熱之性,歸肺、膽經(jīng),其功效為發(fā)汗解表、疏風散熱、消腫透疹,可治療傷寒、溫病、虛勞發(fā)熱、熱性關節(jié)腫痛,還可治療肺結核、痧疹等。服用時常與乳糖(白蔗糖)一同送服,多與乳糖(白蔗糖)、石膏、山藥等進行配伍。張錫純在書中以傳統(tǒng)中醫(yī)思想為指導運用阿司匹林,將其用成了1味“中藥”。這與現(xiàn)在許多倡導中西醫(yī)結合醫(yī)生的中西藥聯(lián)用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張錫純對于阿司匹林的運用,未嘗不是對當代中西匯通思想的指導與啟發(fā)。

      參考文獻:

      [1] 劉桂榮.中醫(yī)各家學說[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268.

      [2] 汪芳.縱覽阿司匹林發(fā)展歷史[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26):3129-3135.

      [3] 楊寶峰.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72.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545.

      [5] 劉文麗,弓勇,韓建生.不同劑型阿司匹林制劑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比較[J].上海醫(yī)藥,2012,33(17):22-24.

      [6] 楊梅,陳蓮珍.阿司匹林不同劑量,劑型對其療效和安全性影響的探討[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9,7(3):51-55.

      [7] 紀征瀚,王淑斌,祖娜.石膏阿司匹林湯劑量解[J].中醫(yī)雜志,2014,55(15):1349-1350.

      [8] 付宏義.新編藥物大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11.

      [9] 石振武,蘇開仲,戴詩文.阿司匹林臨床新用[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55.

      [10] 張松濤,陳平生.見證百年拜耳品牌——拜阿司匹靈100 mg腸溶片隆重上市[J].上?;?2003,28(9):36.

      猜你喜歡
      張錫純溫病乳糖
      乳糖不耐受的人真的不能喝牛奶嗎
      張錫純的大氣下陷理論
      淺談溫病特色診法之舌診
      號稱能告別“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譜嗎?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8
      舒化奶能緩解乳糖不耐?
      舒化奶“終結”不了乳糖不耐癥
      飲食科學(2015年4期)2015-11-28 04:12:18
      淺談張錫純治療喘證特色
      參與式教學法在溫病學教學中的應用
      留學生溫病學教學體會
      淺析張錫純大氣下陷證與升陷湯
      浙江省| 伊川县| 龙井市| 佛学| 雷山县| 吉林省| 呼和浩特市| 缙云县| 镇赉县| 江城| 余江县| 叙永县| 法库县| 合作市| 沙河市| 灯塔市| 连州市| 荃湾区| 平安县| 清河县| 长乐市| 泽普县| 龙川县| 本溪市| 亳州市| 柳河县| 汪清县| 华阴市| 墨脱县| 奇台县| 渭源县| 红桥区| 同心县| 拉萨市| 剑河县| 铁岭市| 湟源县| 富阳市| 浑源县| 大新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