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標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成功引入“立體設計”,給閱讀教學帶來嶄新契機,學生閱讀認知呈現(xiàn)立體性,這是“立體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確定原點坐標、明確橫向坐標、矯正縱向坐標,對閱讀文本展開立體解讀,可以給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學習認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立體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4002302
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師在閱讀教學指導時不失時機地引入“立體設計”,促使學生對閱讀文本展開全方位解讀,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多向?qū)W習思維,構建完善的閱讀認知體系。所謂“立體設計”,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對文本展開分析,以時空拓展為主要方式,讓學生建立“立體感”。初中生思想活躍,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從不同視角進行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開闊學習視野。
一、原點坐標設定,明確閱讀認知中心
原點坐標是針對文本核心內(nèi)容而言的,閱讀教學中的學習目標是核心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確認學習目標
初中語文教材以單元形式來呈現(xiàn),說明同一單元的文本內(nèi)容具有關聯(lián)性,教師從單元說明中可以清晰把握教材編輯目的,以及需要達成的閱讀目標。這也為我們展開閱讀指明了基本方向。具體到每一篇課文,其閱讀目標又有個性化特征,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基本的閱讀學習目標,為具體閱讀行為奠定認知基礎。閱讀文本包含眾多閱讀認知元素,需要教師展開篩選設計,確定閱讀重難點是關鍵。
2.細化閱讀程序
閱讀學習目標確認后,如何展開高效的閱讀學習,這是教師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初中生閱讀基礎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學生還不能準確制定學習目標,需要教師給出具體的引導、幫助。閱讀重點內(nèi)容的確定,從哪些角度切入思維,需要啟動哪些學習認知,運用哪些閱讀手段,這些都是制約閱讀行為的重要因素,教師要給出具體的規(guī)劃,讓學生理清閱讀操作程序,展開卓有成效的閱讀操作。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中的《孔乙己》,是魯迅短篇小說的重要代表作品。對孔乙己這個人物展開形象分析,應該成為閱讀重點。為了讓學生順利介入閱讀學習,教師讓學生先自主閱讀文本,然后給出具體的操作引導:孔乙己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不朽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對其展開形象刻畫的?以列表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最后對人物形象進行總結評價。學生即刻展開學習,教師深入學生之中,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閱讀成果展示時,學生對文本進行了詳細梳理,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人物賞析體系??滓壹旱男は衩鑼懀荷聿母叽?、穿長衫、青白臉色、頭發(fā)蓬松;語言描寫:滿口之乎者也;動作描寫:排出九文大錢、摸出四文錢;細節(jié)描寫:那長衫又臟又破,仿佛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人物性格:孔乙己自命清高,但窮困潦倒,終身追求科舉,最終沒有撈到任何功名,為人迂腐,虛榮心強,好喝懶做,是封建社會制度的犧牲品。教師給學生規(guī)劃出閱讀路線,學生閱讀思維自然啟動,并很順利地完成了閱讀學習任務。
二、橫向坐標設定,促生閱讀發(fā)散思維
橫向坐標設定時,教師要有明晰的選擇,文本內(nèi)容眾多,閱讀認知有取舍性,主題、選材、結構、表達、語言、照應、描寫、抒情等,都是閱讀關注的對象,從哪些角度切入,教師要給出明確指向。
1.精選閱讀視角
閱讀學習展開后,需要確認閱讀切入點。教師要給出具體的引導,包括閱讀方法、閱讀檢查、閱讀評價等內(nèi)容。如人物形象分析,教師要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理清文本構建線路,對人物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展開分析探究;環(huán)境描寫作用,教師要讓學生理清環(huán)境描寫分類、環(huán)境描寫特點,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基本作用;文本語言特點,教師要給出具體的賞析角度,關鍵詞、典型句式、修辭、語體色彩等,都可以成為語言賞析的切入點。
2.整合閱讀認知
閱讀是一項綜合性學習行為,在對文本展開閱讀認知時,需要關注基本的閱讀認知范圍,每一個單元有統(tǒng)一主題,每一篇課文也有重點認知,教師要給學生劃定基本的閱讀認知構建范圍,這樣才能確保閱讀學習不偏離大方向。在對每一個閱讀項展開認知整合時,需要有系統(tǒng)性認識。如題目的作用,教師要針對不同題目的特點展開認知整合,也要關注基本的思維取點,醒目、點題、統(tǒng)領、線索、修辭等,都可以是考慮的角度。只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閱讀教學引導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地下森林的斷想》是我國女作家張抗抗的名作,面對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跡,作者展開豐富聯(lián)想,給讀者帶來別樣的閱讀感受。在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時,教師給出閱讀任務:文本語言精美,非常適合進行語言賞析,找出你喜歡的語句,作簡要賞析。學生紛紛行動起來。學生甲:“我喜歡開頭一句:‘森林是雄偉壯麗的,遮天蔽日,浩瀚無垠。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墻。這里運用了比喻手法,對森林進行概括式描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睂W生乙:“文章對稱句比較多,不僅有節(jié)奏感,還有韻律美。如‘黑黝黝、光禿禿、陰森森、靜悄悄‘整整齊齊、密密麻麻等?!睆膶W生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們閱讀操作思路明晰,賞析效果顯著。
三、縱向坐標設定,形成閱讀系統(tǒng)認知
學生閱讀認知呈現(xiàn)梯度性,在文本解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基礎認知展開探索,讓學生聯(lián)系固有經(jīng)驗積累學習新知,這是縱向引導的基本特征。
1.聯(lián)系固有認知
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時,原始認知基礎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學生都有閱讀認知積累,用舊有認知接軌新認知,才能產(chǎn)生更多新認知。學生主動聯(lián)系意識不是很強,教師要適時給出提示,讓學生多從生活認知出發(fā),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思維接軌,實現(xiàn)認知內(nèi)化。教材文本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認知有太多契合點,為學生聯(lián)系固有認知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不妨給出示范操作,或者是精巧點撥,這樣才能確保學生閱讀實現(xiàn)高效率。
2.拓展閱讀時空
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行為,為讓學生建立更為完善的閱讀認知,教師還要關注學生閱讀拓展性訓練設計,為學生規(guī)劃閱讀思維延伸路線,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更多立體性的閱讀學習感知。延伸閱讀方式眾多,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延伸、對認知思維進行延伸,都可以形成重要的拓寬方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學習機會。
學習《音樂之聲》時,教師為學生設計分角色上臺表演朗讀課文的訓練任務,并給出具體要求:朗讀時,要配上適當?shù)膭幼骱捅砬?,要對不同人物的語氣進行細致分析,充分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學生經(jīng)過精心準備,課堂演繹開始。教師以抽簽形式?jīng)Q定出場名單。在學生演繹的過程中,課堂氣氛熱烈起來。教師不斷給予激勵性點評,學生演繹活動圓滿結束。為了促進學生展開深度思考,教師又給學生布置了一道課外作業(yè):結合課堂演繹,寫一篇觀后感,可以針對文本內(nèi)容,也可以選擇同學表演,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可以發(fā)現(xiàn),不管是課堂演繹朗讀,還是課后讀后感的書寫,都屬于延伸性閱讀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為豐富的學習機會,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順利構建。
文本閱讀指導方法眾多,教師要注意以立體的視角開展施教,以“立體設計”形式進行閱讀引導,為學生規(guī)劃不同閱讀視角,自然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對教材文本形成個性化認知。原點坐標設定,讓學生明確文本基本要義和閱讀學習方向;橫向坐標設定,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文本不同學習目標進行突破;縱向坐標設定,讓學生聯(lián)系學習認知基礎,逐漸構建系統(tǒng)性的閱讀認知。
[ 參 考 文 獻 ]
[1]余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的方法探討[J].讀與寫,2017(8).
[2]鐘朝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J].讀與寫,2016(3).
[3]戴海洋.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的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2016(7).
(責任編輯 陳劍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