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虎,周洪榮
(大連實德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318)
PVC-U異型材屬于戶外使用產(chǎn)品,耐候性是其重要指標之一。國家標準GB/T 8814—2010對耐候性有2個方面的考察指標,一是人工氙燈老化4000 h或6000 h后,材料的沖擊強度保留率,考察的是制品老化后材料的力學性能能否繼續(xù)滿足使用要求;二是人工氙燈老化4000 h或6000 h后的顏色變化率[1],考察的是制品的外觀及顏色變化情況。根據(jù)經(jīng)驗,正常合格產(chǎn)品老化后,材料的沖擊強度保留率容易達標,而顏色變化率則相對較難控制。這與PVC-U異型材本身不透明,且表面PVC材質(zhì)本身易受紫外線攻擊而破壞變黃有關。
中國的PVC-U門窗異型材總體呈現(xiàn)藍光色相,一般是在配方中添加群青顏料用以調(diào)節(jié)PVC材料本身的淡黃色相。近些年來鑒于歐美市場的引導,審美的疲勞和型材變色問題等諸多因素,促使PVC-U門窗異型材向黃相色調(diào)轉(zhuǎn)變。但由于歷史原因以及市場多年習慣接受青白顏色的PVC-U異型材,群青仍然是各家型材企業(yè)重要的調(diào)色手段,盡管添加比例很小,但對型材品質(zhì)的影響非常大。隨著市場應用范圍的擴大以及技術的進步,人們發(fā)現(xiàn)群青顏料對PVC-U異型材的耐候性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進而開發(fā)出耐酸群青。本文通過在正常PVC-U異型材配方中等量添加不同群青進行擠出實驗,并對擠出樣品進行人工氙燈快速老化試驗分析,研究了耐酸群青對PVC-U異型材制品耐候性的影響。
普通群青A,462#,山東龍口市仁和群青工貿(mào)有限公司;
普通群青C,462#,天津市金星化工廠;
耐酸群青B,RA-40,西班牙紐碧萊公司;
耐酸群青D,AR,西班牙紐碧萊公司;
鹽酸,體積分數(shù)為50 %,自制;
PVC,SG-5,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鉛系穩(wěn)定劑,GWD1017,大連開米森化工產(chǎn)品有限公司;
氯化聚乙烯(CPE),WEIPREN6100,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丙烯酸酯共聚物(ACR),LP-41,江陰市云亭紡織塑化有限公司;
鈦白粉,CR200,錦州鈦業(yè)有限公司;
活性碳酸鈣,一級,河北華博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混料機組,SRL-Z50/100,張家港塑料機械廠;
雙螺桿擠出機,DSE 25/26D,德國Brabender公司;
人工氙燈老化儀,Ci4000,美國Atlas公司;
色差儀, CE-7000A,美國Gretag Macbeth公司;
光澤儀,1020,瑞士ZGM公司。
為直觀觀察普通群青與耐酸群青的耐酸性,稱量A、B、C、D 4種群青1 g分別放入表面皿中,加適量的鹽酸,觀察群青顏料的褪色情況,以判斷群青的耐酸性能;
將普通群青A與耐酸群青B和D與未加群青的空白料按表1的配方進行稱量,4個配方各混料3.5 kg,混料工藝中的熱混溫度為120 ℃,冷混溫度為40 ℃;混合料放入混料鍋24 h后,按相同工藝擠出。
氙燈老化試驗:按GB/T 8814—2010測試[2],對樣品進行2000 h的氙燈老化試驗,每200 h取樣一次進行顏色檢測,考察產(chǎn)品顏色黃變(Δb)的情況;
老化樣品光澤度檢測:按光澤儀使用手冊對所有氙燈老化試驗樣品進行光澤度檢測。
表1 群青試驗的樣品配方表和工藝條件
群青是一種無機顏色,分子式為Na6~8Al6Si6O24S2~4,是一種鈉/鋁硅酸鹽,在加熱300 ℃以上時即發(fā)生結構變化,在其晶格上帶有類似多硫化物的硫[3],是一種普遍適用于塑料的藍色透明顏料,具有消除及減低白色顏料或其他白色材料中含有黃色色光的作用。經(jīng)典群青具有如圖1所示的結構形態(tài),其中分子結構中的硫根離子(S3-)非常容易受到酸的攻擊而褪色。從群青的分子結構來看,其不穩(wěn)定的結構可以和硫化氫(H2S)反應,使群青顏料本身失去顏色,從而導致制品顏色快速向黃相轉(zhuǎn)變,降低了制品的耐候性。如果與配方環(huán)境以及使用環(huán)境中的重金屬發(fā)生化學反應則會使制品色相不斷加深,必須考慮對其進行后處理[4]。
圖1 經(jīng)典群青分子中S3-受酸根H+攻擊的示意圖Fig.1 Classic S3-diagram by ultramarine molecular ion H+ attack
為防止各種環(huán)境中的酸對群青的攻擊,研究人員對群青進行了表面包覆處理,使其對酸性環(huán)境具備了一定的抵抗力,稱為耐酸群青。
表2是4種群青在經(jīng)過鹽酸浸泡后,隨著時間的延長,群青顏色的變化過程。從表2可以看出,普通群青A和C在鹽酸浸蝕下,A立即被浸蝕褪色,在1.5 min時已經(jīng)基本褪色完全,C相對好一些,但也在9 min左右明顯褪色。而B和D則堅持了32 min,仍保持明顯藍色色相。耐酸處理的群青,其耐酸性能確實明顯高于普通群青,但在長時間酸性環(huán)境下仍會出現(xiàn)受酸影響而褪色的情況。
表2 4種群青在鹽酸浸泡下顏色的變化過程Tab.2 Four kinds of color in ultramarine hydrochloric acid soak change process
從表3可以看出,相同工藝條件下,耐酸群青的熔體壓力、扭矩都有所上升,表明耐酸群青有促進塑化的作用,這可能與耐酸群青進行表面包覆處理的原料有關。
表3 群青試驗擠出工藝情況Tab.3 Ultramarine test extrusion process
普通群青的平均粒徑為0.3~2.0 μm[5],在進行表面耐酸處理時,需將群青進行砂磨處理一段時間,活化群青粒子的表面,并使群青粒子細度達到1 μm以下,有利于耐酸處理劑在其表面的吸附[6]。更細的粒徑分布可以明顯提高顏料的分散性,從而提高其著色力。描述和表征顏色使用CIE LAB顏色模型。該顏色模型由3個要素組成,一個要素是亮度(L*),a*和b*是2個顏色通道。a*包括的顏色是從深綠色(低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紅色(高亮度值);b*是從亮藍色(低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黃色(高亮度值)。從表4可以看出,添加群青的制品顏色明顯偏藍相,其中耐酸群青B和D的顏色b*值明顯比普通群青還要低,說明耐酸群青經(jīng)過表面包覆處理后,不僅對群青耐酸性有所提高,同時對顏料本身的著色力也有明顯提升。為獲得同樣的顏色,使用耐酸群青時可以明顯降低其添加量。
表4 群青試驗4個制品的顏色值Tab.4 Colors of the four products from the ultramarine tests
從表5可以看出,普通群青A在400 h時,出現(xiàn)明顯黃變峰值,耐酸群青D在600 h時出現(xiàn)明顯黃變峰值,耐酸群青B隨著試驗時間的延長,顏色b*值逐漸上升,沒有明顯峰值。只有1#樣品,在整個2000 h的試驗中,顏色b*值基本維持相同水平直到第2000 h才有所上升。表5數(shù)據(jù)表明,添加普通群青對制品的耐候性有不利影響。對于耐酸群青來說,因為其表面進行耐酸處理,添加量相同的情況下,耐酸群青受酸攻擊失色的情況要好于普通群青,表現(xiàn)出更好的耐候性。但在實際應用中,耐青群青經(jīng)過表面處理,通常其分散性和著色力強于普通群青,因此其實際添加量可以明顯少于普通群青。在這種情況下,添加少量耐酸群青未必就比添加較多普通群青有更好的耐候表現(xiàn)。因此,無論是使用普通群青還是耐酸群青,實際應用中添加群青都不利于PVC-U制品的耐候性。
從表6可以看出,4個配方制品在氙燈老化過程中,光澤變化趨勢相近,都大約在600~1600 h區(qū)間內(nèi)出現(xiàn)明顯下降,在1600~2000 h時趨于穩(wěn)定,且光澤低于10,制品表面出現(xiàn)一定的粉化狀態(tài)??紤]到各配方原始光澤值的情況,可以認為群青對氙燈老化過程中光澤的變化沒有影響。
表5 群青試驗樣品氙燈老化Δb*值變化情況Tab.5 Δb* value change from xenon lamp aging test
表6 群青試驗樣品氙燈老化光澤變化值Tab.6 Change of gloss from xenon lamp aging test
(1)耐酸群青的耐酸性比普通群青有明顯提高,更能促進PVC-U異型材配方塑化;相同添加量下,耐酸群青比普通群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著色力;要獲得相同的顏色效果,可以降低耐酸群青的添加量;
(2)無論是添加耐酸群青還是普通群青,對PVC-U異型材的耐候性都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對PVC-U異型材配方老化過程中的光澤變化基本不產(chǎn)生影響;
(3)建議PVC-U異型材行業(yè)整體將異型材外觀顏色向PVC淡黃本色的色相方向轉(zhuǎn)變,即使要調(diào)整為青白色,也應使用耐候性更佳的藍色顏料。
[1] 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GB/T 8814—2004 門、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標準[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2] 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老化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GB/T 16422.2—1999 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 第2部分:氙弧燈(ISO 4892-2:1994,IDT)[S]. 北京:國家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2000.
[3] 漢斯·茨魏費爾. 塑料添加劑手冊(原著第五版)[M].歐育湘,等譯.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557-558.
[4] 根赫特H·米勒. 塑料添加劑手冊[M].成國祥,等譯.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526-527.
[5] 呂世光. 塑料助劑手冊[M].北京:輕工業(yè)出版社,1986:842.
[6] 許立和. 利用SiO2包膜技術提高群青藍顏料耐酸性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2003,31(3):39-40.
Xu Lihe.Research on Acid Resistivity of Ultramarine Blueby SiO2Cladding Membrane Technology[J].New Chemical Materials,2003,31(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