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建秋教授辨證治療肺不張經(jīng)驗

      2018-01-24 13:40:19鄭可婧李竹英
      天津中醫(yī)藥 2018年12期
      關鍵詞:肺臟津液肺氣

      鄭可婧,李竹英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哈爾濱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哈爾濱150040)

      劉建秋教授為黑龍江省名中醫(yī),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科學術帶頭人,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第5批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13年全國名老中醫(yī)傳承工作室專家。劉建秋教授已從事醫(yī)學臨床及相關教研工作40余年,期間熟讀中醫(yī)古方、經(jīng)方并悉心鉆研中國各家中醫(yī)經(jīng)典理論,擅長使用中醫(yī)與西醫(yī)相結合的思維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不張、肺纖維化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劉建秋教授認為,肺不張其發(fā)病機制更似中醫(yī)肺痿之病,其治療方法以“補肺生津”為主,兼以化痰、祛瘀、降濁之法,選方用藥為在治燥劑的基礎上臨證加減化痰、祛瘀、降濁的藥物,通過辨證施治可在臨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筆者有幸?guī)煆膭⒔ㄇ锝淌冢诟S劉教授學習的過程中收獲良多,現(xiàn)將其治療肺不張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

      1 病名歸屬

      肺不張并非一獨立疾病,任何原因引起的肺無氣或肺內(nèi)氣量減少,伴有肺組織萎陷,肺體積縮小,即稱為肺不張[1]。肺不張的診斷可通過胸部放射學檢查及支氣管鏡檢查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進行確診,而其他輔助檢查手段起支持診斷作用。正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肺萎候》中論及“痿與萎同,弱而不用之意?!?。清·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注云:“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榮,為津爍而肺焦也?!庇眯蜗蟊葦M之法以釋其義。所以盡管中醫(yī)古代文獻中并無肺不張此病名,現(xiàn)代醫(yī)家多將其歸為“肺痿”的范疇。

      2 病因病機

      歷代諸家對肺痿病因的論述雖有所不同,但歸結起來不外乎重亡津液、熱在上焦、風邪中傷于肺、久病遷延失治、飲食將息失宜等,較之現(xiàn)代醫(yī)學肺不張的發(fā)病機制,認識上有很多共同之處。劉建秋教授總結本病的病因不外乎5個方面:一為體衰久病,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導致肺中陰津或陽氣虛弱,此為本病發(fā)生的內(nèi)在原因;二為感受外邪,六淫外邪大多首先侵襲肺臟,致使肺失宣降,功能失常,此為本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三為邪毒侵肺,如物理性或化學性等損害直接損傷肺臟,同樣也是臨床常見的病因之一;四為用藥不當,如使用某些藥物劑量過大或時間過久時,會對肺臟產(chǎn)生損傷導致肺氣虛弱而致本??;五為飲食、情志失調(diào),過食生冷易傷陽氣,過食辛辣易傷陰液,而過于悲傷等不良情志刺激也易損傷肺臟,這些均可導致肺氣的痿弱不用。劉教授認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亦與腎、脾關系緊密,因此臨床上常可見虛實、寒熱相互錯雜的復雜病機。

      3 辨證診療特色

      縱觀此病全程,肺氣虛損貫穿始終,因虛致實的致病特點使痰瘀互結成為重要的病理因素。對此劉教授提出補肺生津、益腎健脾、化痰祛瘀降濁的治則。不同的辨證施治角度突出了中醫(yī)診療特色的個體化,具體表現(xiàn)如下。

      3.1補肺生津以固其本 《素問·病能論》曰:“肺為藏之蓋也?!薄峨y經(jīng)·三十二難》亦載道:“五臟俱等,而心肺獨在高上者?!笨梢姺闻K于古代時即被視為極重要的臟器?!鹅`樞·九針》言:“肺者,五臟六腑之蓋?!币鉃榉巫鳛椤跋喔抵佟保淙~百瑩,覆于諸臟之上。而又因肺為清虛之府,纖芥不容,懼熱畏寒,喜潤惡燥,故肺為嬌臟[2]。肺臟的濡潤依賴于津液的輸布,與此同時肺臟也為水之上源以維持全身的水津輸布。肺主通調(diào)水道,正如《素問·經(jīng)脈別論》所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惫十敺螝馓摀p時,津液無以生化,病久陰液耗傷太過則肺失濡養(yǎng),肺葉日漸痿弱不可用,而成肺痿。劉教授據(jù)此提出本病的治療全程應貫穿補肺生津之法,正因肺氣虛損為發(fā)病的前提,故補肺養(yǎng)肺以扶正固本,養(yǎng)陰生津以滋肺潤燥。劉建秋教授臨證診治時常選用麥門冬、黃芪、五味子、北沙參、人參等,既可益氣養(yǎng)陰而又補而不滯,使肺中津液得以恢復,肺痿則可日漸好轉(zhuǎn)。

      3.2益腎健脾以滋其源 腎為先天之本,它能推動和調(diào)節(jié)臟腑氣化,進而推動和調(diào)控著機體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與能量相互轉(zhuǎn)化的功能活動?!拔迮K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由此看來腎氣是否充盛尤為重要。腎又主水,全身水液代謝的調(diào)節(jié)可由腎氣主要司管,進行水液代謝時各臟腑發(fā)揮其各自的氣化功能,此時腎氣對肺脾之氣的運化和輸布就起著重要的促進和調(diào)節(jié)作用。而與腎相比,脾則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可對人體攝入的飲食物進行消化分解,吸收其中的精華物質(zhì)即精微和津液,而后這些被吸收的食之精華則轉(zhuǎn)輸至心肺,最終布達于全身各處的功能。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正是化生氣血的主要原料,所以又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脾所運化的津液上輸至肺,滋潤充養(yǎng)肺臟,致使肺氣充足。為此,在治療肺不張臨床用藥時,劉教授通常輔以金水相生法及培土生金法,如用熟地黃與百合相配伍、茯苓與桔梗相配伍等。

      3.3化痰祛瘀降濁以通其絡 肺氣衰弱,無力布散水氣津液,進而釀生痰濁礙于肺絡;肺氣虛損,則血行無力遲緩,久之易成瘀血阻于肺絡。津凝為痰,血滯為瘀,痰瘀互結,膠著纏綿,而痰瘀又可互生互化,久之壅阻肺絡,導致肺氣進一步虛損,如此反復循環(huán)周始,漸生肺痿,此病難愈。痰瘀作為此病的致病實邪,劉教授認為肺痿并非盡是虛證,存在因虛致實,虛實夾雜這一復雜病機。所以在總結多例臨床病例并結合中醫(yī)辨證施治后提出,在治療虛實夾雜的肺痿證型時,在補肺生津扶正固本的基礎上,化痰祛瘀降濁以祛其標,使得邪祛不傷正,正復而不留邪。另外劉教授強調(diào),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辨證論治,選用方藥靈活配伍,例如半夏配枇杷葉,一燥一潤,既相互增強又相互制約,祛痰之功甚好;貝母配瓜蔞,一清一潤,此兩味藥皆有開散之性,進而化痰散結之功倍增。加減得當,隨癥適之,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療效迅速,而忽視了補虛攻邪之輕重。正如清代喻嘉言《醫(yī)門法律》說“肺痿屬虛,決不可用峻法,大驅(qū)涎沫,以圖速效,反促其斃”。

      4 醫(yī)案舉隅

      患者男性,65歲,2017年6月2日初診,因“咳嗽、咳痰伴活動后胸悶氣短半年余”為主訴就診,該患曾于1 a前被診斷為胸腔積液,給予抗生素及胸穿抽水治療后已治愈,且胸腔積液病理培養(yǎng)結果未見明顯異常??淘\:咳嗽,咳大量白沫痰,胸悶氣短,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舌體略大質(zhì)淡,苔白膩,脈濡滑。劉教授在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后,給予輔助檢查:肺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結果回報:右下葉不全性肺不張。西醫(yī)診斷:右下葉不全性肺不張。中醫(yī)診斷:肺痿,辨證為肺脾氣虛證。因此劉教授采用補肺健脾,祛痰通絡之法進行治療。處方:黃芪25 g,紫苑(蜜)15 g,白術(炒)15 g,山藥(炒)15 g,白扁豆(炒)10 g,黨參15 g,當歸10 g,五味子20 g,丹參10 g,瓜蔞15 g,茯苓15 g,紫蘇子(炒)15 g,清半夏15 g,貝母(搗碎)15 g,桔梗15 g,甘草(炙)10 g。7劑,每日1劑,水煎300 mL早晚溫服。6月9日2診:患者咳嗽、咳大量白沫痰減輕,活動后仍胸悶氣短,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舌苔白膩,脈細滑。故仍以補肺健脾為主要治法,但祛痰通絡之效可酌減。處方:黃芪25 g,紫苑(蜜)10 g,白術(炒)15 g,山藥(炒)15 g,黨參15 g,當歸10 g,五味子15 g,清半夏15 g,茯苓15 g,紫蘇子(炒)10 g,貝母(搗碎)10g,桔梗10g,陳皮10g,甘草(炙)10g。7劑,每日1劑,水煎300 mL早晚溫服。6月16日3診:輕微咳嗽,少痰,活動后胸悶氣短、神疲乏力、納呆食少等癥減輕,舌淡苔白,脈細。此時主要以補肺健脾論治,處方:黃芪30 g,五味子20 g,白術(炒)15 g,山藥(炒)15 g,黨參15 g,當歸15 g,茯苓15 g,貝母(搗碎)10g,陳皮10g,甘草(炙)15g。7劑,每日1劑,水煎300 mL早晚溫服。此后復診皆辨證論治,隨證加減,服藥2個月后,該患咳輕無痰,活動后胸悶氣短明顯減輕,二便正常,飲食、睡眠尚可,復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不張面積明顯減小,較之前好轉(zhuǎn)。

      5 體會

      西醫(yī)學中的肺不張系指一側(cè)肺或其一個或多個葉、段及亞段的容量及含氣量減少,肺組織塌陷[3],臨床上可出現(xiàn)咳嗽、胸悶、氣急等一系列癥狀,肺不張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而臨床上常見的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后天獲得性肺不張。反觀中醫(yī)學中的肺痿是指肺葉痿弱不用,臨床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癥的,是一種肺臟慢性虛損性疾病[4]。就此看來,兩者無論是致病因素、臨床表現(xiàn),還是病因病機、疾病演變,均存在多個相似之處,因此肺不張的治療可以參照中醫(yī)的“肺痿”進行辨證論治。劉教授在結合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并通過實際的臨床診治獲得良好收效后,總結出對于該病的治療應遵循以補肺生津固其本為綱領,益腎健脾滋其源為輔助,佐以化痰祛瘀降濁通其絡的治療大法,該治療方法標本兼顧,補消并行,做到了既不盲目的一味補虛扶正導致病邪難祛,也避免了攻補失衡所致的肺氣進一步損傷。另外劉教授強調(diào)因為肺不張的病程長、預后差,所以也要注意本病的調(diào)護,無論是飲食還是情志及生活方式,均會對本病的治愈率及復發(fā)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肺不張并非為極難治愈性疾病,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發(fā)揚中醫(yī)的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并結合辨證施治,使治療方案個體化、人性化,充分地發(fā)揮中西合參,做到中西醫(yī)治療真正的結合,方能終獲全功。因此,未來還要進一步加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不張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以此提高肺不張的好轉(zhuǎn)率及治愈率。

      猜你喜歡
      肺臟津液肺氣
      從劉渡舟“津液鏈”理解傷寒瘥后勞復的證治
      基于《傷寒論》從廣所論“津液”探討“津液載邪”的理論內(nèi)涵
      淺談喉咳肺氣虛證
      針刺配合印堂灸治療肺氣虛寒型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觀察
      淺談從氣血津液理論辨治干燥綜合征
      嚼服枸杞子緩解口干
      《肺臟介入醫(yī)學》已出版
      《肺臟介入醫(yī)學》已出版
      論耳與肺臟的相關性
      調(diào)暢氣機在咳嗽病中的應用
      铜山县| 河津市| 榆社县| 巍山| 景东| 枣强县| 涡阳县| 梁山县| 昌邑市| 中西区| 任丘市| 耿马| 霍州市| 江永县| 新田县| 土默特右旗| 东至县| 沅陵县| 五峰| 清苑县| 鹰潭市| 囊谦县| 庄浪县| 灌云县| 岳普湖县| 墨江| 长海县| 郴州市| 东宁县| 英山县| 济宁市| 浠水县| 凤山市| 平遥县| 通州市| 广饶县| 洞口县| 晋城| 新野县| 托里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