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泉 沈陽音樂學院
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使得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及家長開始對孩子的精神世界進行關注。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鋼琴在現代化教育中的應用范圍逐漸廣泛。鋼琴表演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其表演過程中,需要利用表演中的聽覺表現呈現獨有的藝術色彩。對于鋼琴表演的色彩表現來說,主要是通過表演中的技巧運用實現的。表演者在表演相關作品過程中,需要利用自身的理解技巧來呈現色彩表達的效用。因此,需要對鋼琴表演中的色彩問題進行研究,明確鋼琴表演色彩體現的效用。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鋼琴表演的特點及其色彩的重要性,對其中的表現技巧進行簡單探討。
鋼琴表演的形式較多,不同的人能夠表現出不同的意蘊。實際上,其主要在于演奏的曲目存在差別,不同的鋼琴曲目對演奏者的形態(tài)要求存在差異,甚至表達出的色彩也不盡相同。鋼琴表演的特點主要在于表演過程中的放松性、表演者發(fā)力較大時間較短及其全身動作狀態(tài)的協(xié)調一致性。在進行演奏時,表演者需要呈現出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在演奏過程中保證曲目的連續(xù)性及流暢性。對于任何一個鋼琴作品來說,表演者都需要準備較長的時間,這樣才能夠在演奏過程中爆發(fā)較大的能量。在發(fā)力時,演奏者需要控制力度及時間,一般來說,鋼琴表演的發(fā)力都比較短,但是需要感受較大的力度[1]。因此,在發(fā)力時,需要提前準備較長的時間。在進行鋼琴表演時,演奏者需要注重動作與狀態(tài)的一致性,在完成發(fā)力之后,需要放松身心,使自己平靜下來。這樣能體現專業(yè)鋼琴表演者的特點及素養(yǎng),也體現鋼琴表演的色彩及余味感。
鋼琴表演中的色彩是抽象的,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利用自身的彈奏技巧體現鋼琴表演的韻味。觀眾在觀看鋼琴表演的過程中,需要利用視覺及聽覺體會其中的色彩表達。其中,聽覺感受占據主要地位,演奏者利用不同的和弦及音程進行演奏,帶給觀眾的聽覺感受會存在差異。觀眾在觀看鋼琴表演的過程中,通常有一種清涼的感覺,還能夠體會到其中的和諧。在將高音轉入低音的過程中,觀眾的聽覺感受會存在一定的起伏。因此,在開展鋼琴表演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體現音樂的層次感及變化性,表達音樂中的豐富情感。在這個過程中,觀眾能夠體會到一定程度的色彩,通過對色彩呈現感的體會,感受音樂的魅力。所以,演奏者需要控制自身的技巧,體現鋼琴演奏中的色彩,傳達鋼琴中的藝術色彩[2]。
在進行鋼琴表演的過程中,傳達出較強的藝術色彩,需要對觸鍵手法進行控制。鋼琴演奏者需要具備較好的觸鍵手法,使用技巧性的觸鍵方法對鋼琴表演中的色彩進行表達。演奏者需要在表演過程中實現鋼琴演奏的多變性,在演奏同一作品時,需要帶給觀眾不同的音樂美感。鋼琴觸鍵手法具有多樣性,演奏者手指觸碰不同的部位,產生的音樂效果會存在差異,音色也會不同。演奏者在觸鍵的過程中,其高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音色,以致呈現出各異的色彩。在表演過程中,觸鍵高度提高,速度加快,就會使得鋼琴表演呈現出清脆響亮的音色。所以,在鋼琴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觸鍵手法的差異產生的色彩,強化感官感受。
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需要利用手臂加手指共同協(xié)調,使其能夠與聲音結合,表達出美妙的情感。在表演過程中,如果表演者的觸鍵施力部位不同,會使得鋼琴演奏產生的效果存在差異。在控制彈奏音色時,表演者能夠利用手掌、手臂以及手腕。如果表演者將手掌低于手腕和手臂,在彈奏過程中產生的音色會比較低。在對音量八度的作品進行演奏時,要求演奏者利用腕部進行彈奏,在對施力大小進行控制時,需要關注曲子的音量大小,隨其變化進行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演奏者需要將腕部處于放松狀態(tài),保證整體色彩感覺。但是實際上,演奏者需要將力量集中在腕部內側,使得鋼琴演奏呈現出豐富的情感及色彩[3]。
鋼琴表演中色彩的體現主要是通過觸鍵手法及其與聲音的協(xié)調進行表達。鋼琴表達的色彩比較抽象,演奏者需要通過觸鍵形式及方法讓聽眾感受到音樂的情感,強化色彩表達效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