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靜
(鐵嶺市心理衛(wèi)生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躁狂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感性精神障礙疾病,其主要的表現(xiàn)癥狀為心境高漲、易激惹等,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意識障礙、妄想、幻覺等癥狀[1]。該疾病具有易反復發(fā)作的臨床特征,臨床治療較為棘手。目前,臨床上對于躁狂癥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2]。丙戊酸鎂是一種新型的抗癲癇藥物,臨床將其應用到了抑郁癥、躁狂癥等精神疾病的治療中,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筆者以下就對丙戊酸鎂預防治療躁狂癥的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1 一般資料:采取方便抽樣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躁狂癥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均50例。觀察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37.9±2.7)歲。對照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8.4±3.4)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之間的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1.1 入組標準:①符合ICD-10躁狂癥診斷標準確診為躁狂癥患者;②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入組同意書。③18~65周歲的男性或女性患者[3]。
1.1.2 排除標準:①有酒精及藥物依賴史的患者;②合并有除躁狂癥之外的其他類型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③合并有較為嚴重的軀體性疾病的患者;④有抗精神藥物過敏的患者;⑤處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4]。
1.2 臨床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口服碳酸鋰(湖南千金湘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43020372)進行治療,碳酸鋰起始劑量為250 mg/d,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逐漸增加服用劑量,但最高劑量不得超過1500 mg/d,平均用藥劑量為(1050±150)mg/d。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口服丙戊酸鎂(湖南湘中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890013)進行治療,丙戊酸鎂起始劑量為250 mg/d,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逐漸增加服用劑量,但最高劑量不得超過1500 mg/d,平均用藥劑量為(1150±200)mg/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時間。兩組患者治療后均給予為期1年的隨訪。
1.3 療效標準: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判斷以BRMS減分率為依據,治愈:患者的BRMS減分率超過75%;顯效:患者的BRMS減分率達到了50%~75%;有效:患者的BRMS減分率在25%~50%;無效:患者的BRMS減分率低于25%[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在分析過程中,對計數資料使用(±s)的方式進行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的方式進行表示,用χ2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躁狂癥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治愈18例、顯效17例、有效9例,無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8.0%;對照組患者治愈9例、顯效16例、有效10例,無效1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0.0%;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BRMS(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評分改善程度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RMS評分分別為(26.2±4.6)分和(6.2±4.9)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RMS評分分別為(26.5±5.2)分和(10.6±4.6)分;兩組患者的BRMS評分改善程度,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躁狂癥發(fā)作間期延長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躁狂癥發(fā)作間期延長時間為(8.5±1.2)個月;對照組患者的躁狂癥發(fā)作間期延長時間為(4.2±0.9)個月;兩組患者的躁狂癥發(fā)作間期延長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嗜睡3例、惡心嘔吐4例、口干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0%;對照組嗜睡2例、惡心嘔吐4例、口干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0%;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應用碳酸鋰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丙戊酸鎂對躁狂癥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BRMS評分,并延長患者的躁狂癥發(fā)作間期,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可見丙戊酸鎂對躁狂癥具有良好的預防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秀梅,李剛,穆小梅,等.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躁狂發(fā)作 69例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5):528-530.
[2] 孟憲軍.丙戊酸鎂與碳酸鋰治療預防躁狂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4):142 -143.
[3] 金衛(wèi)東,馬永春,任志斌.丙戊酸鎂與碳酸鋰治療躁狂發(fā)作對照研究的循證醫(yī)學評價[J].神經醫(yī)學雜志,2010,9(1):1-3.
[4] 金鑫.喹硫平與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躁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5):43-45.
[5] 夏志敏.碳酸鋰聯(lián)合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躁狂發(fā)作 43 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