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琦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情感產生于內心,聲音來源于手指,內心的情感與手指的配合,歌唱性與技法的巧妙結合,才能產生出美妙的琴音。演奏者的演奏技術、音樂涵養(yǎng)、樂感和氣質在表演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鋼琴演奏中,我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演奏技巧,還要充分展開想象,理解透與把握好鋼琴演奏中的歌唱性,這樣才能提高演奏水平,達到真正的藝術境界。
歌唱可以表達人類的各種情緒、思想和靈感,歌唱的氣息悠長而細致,歌唱韻律連貫自如。所謂的歌唱性是指樂器表演要以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人聲為最終追求目標,創(chuàng)造最能感染人的藝術境界。任何樂器的演奏都是對人聲演唱的模仿,音樂的實質就是歌唱。不論在何種樂器表演中,歌唱性是普遍存在的。鋼琴表演藝術中的歌唱性是指運用適當?shù)难葑喾椒?,借助鋼琴發(fā)出音樂性的優(yōu)美的聲音,通過對作品中音樂基本要素的演繹,準確地傳遞和表達出音樂作品所包含的感情。
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歌唱性在鋼琴演奏中有重要作用。歌唱性是鋼琴演奏的靈魂。在鋼琴表演中,人們常常太過于看重手指的技術和技巧,忽視演奏的歌唱性、思想以及感情的表達等重要的因素。技術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只有與歌唱和感情緊密結合,才能得到升華。在學習和演奏鋼琴樂曲的時候,不僅要有嫻熟的技術,而且更要演奏者自身對樂曲的理解和體驗。伴隨著發(fā)自內心的歌唱,才能使演奏者獲得良好的音樂審美表現(xiàn),充分地潤澤音色和烘托深厚的音樂情感,使演奏者嫻熟的彈奏技巧得以最充分的發(fā)揮,從而獲得最佳的演奏藝術效果。
掌握良好的發(fā)音方法是鋼琴表演歌唱性的前提。在鋼琴學習的基礎練習中包括了手指的觸鍵、關節(jié)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支撐、手指獨立性,以及手腕、身體以及手臂等這些協(xié)調動作與整個力量的貫通,具有很好的基礎之后才有可能進行后面歌唱性的練習。歌唱性表演必須建立在好的發(fā)音基礎之上,演奏歌唱性旋律時,要注意手指觸鍵的位置以及觸鍵的速度,當用指腹演奏時,觸鍵的瞬間是緩和的。隨著旋律的起伏方向,手腕靈活跟隨手指運行的方向。正確且好的指法設計上,可以避免一些無意識發(fā)出的突強音,同時方便演奏者在音符上的記憶。在踏板的使用的時候,我們應該盡可能發(fā)揮踏板對豐富的鋼琴音色具有的作用,不能把踏板當做掩蓋表演技術缺陷的遮羞布。歌唱性不僅僅只是連奏的與連綿的音群與和聲,更多的是注重音樂內在的連貫的情感。哪怕是在斷奏和休止的地方,我們也應該使音樂的美好旋律能夠緊密地銜接。
要做到心中有歌。將作品中的旋律歌唱性充分認識和表達出來,要做到心中有歌,哪怕是作品的旋律不像平常的歌,仍然要堅持不斷地去挖掘、了解和思考,去發(fā)現(xiàn)它自身具有的歌唱性。歌唱要求我們要有豐富的情感,具有動人的音色,具有自然的語調與語氣、連貫的旋律、悠長及合理的氣息與呼吸、精準與清楚的吐字。那些對音樂完全都無動于衷、歌唱完全面無表情的人們是不能夠演奏出美妙的旋律的,因此,我們應該培養(yǎng)從內心歌唱的能力。內心歌唱完美了才能帶動鋼琴演奏。當我們用歌唱的感覺彈鋼琴時,并且把這美好的感覺通過我們的手指變化成琴聲,再合理地運用我們的技術,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要理解作品,提高音樂涵養(yǎng)。表演者所具有的音樂的知識越多,自身的修養(yǎng)越高,就更能準確地了解不同的作品。因此,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演奏家就必須善于學習、觀察和思考。當我們對音樂作品進行練習彈奏時,要先對整個作品進行仔細了解,才能清楚地知道作品的含義。音樂本身有它自身的意義,每個作品都包含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領悟。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作者身世以及他當時的時代,并且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境下寫的這個作品,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表達出每個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韻律。
鋼琴表演藝術中歌唱性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和復雜的課題,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鋼琴家,就必須要不斷地練習和學習,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鋼琴表演的歌唱性,只有對作品的內涵具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作品中所有音符的情感意境,才能夠將作品中的能量體現(xiàn)出來,只有從我們自己內心歌唱,才能提高鋼琴表演的歌唱性??傊?,鋼琴表演技術中的歌唱性是高深的、復雜的、綜合的,理解與把握鋼琴演奏中的歌唱性,達到精美的藝術感染力仍需要我們不斷地追求、摸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