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高考命題深諳此道,充分體現了國家意志,緊扣時代脈搏。因此,揣摩高考真題命題意圖,探尋高考真題其中奧秘,成為了廣大一線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高考復習的“法寶”之一。那么,如何利用高考真題進行一輪復習?如何在高考真題分析的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如何利用知識體系檢驗學生一輪復習后的掌握情況?如何為高考一輪復習提質增效?本刊編輯根據目前開展的“優(yōu)師計劃”基礎研發(fā)項目,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輪復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夯實考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離開了基礎知識,能力和技巧的運用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因此,在一輪基礎知識的復習中,全面探尋考點間的各種關聯(lián)、構建基礎知識體系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進行一輪復習期間,根據教材內容帶領學生構建存量知識導圖、明確考點考向的思維主線,培養(yǎng)主觀題的答題邏輯,輔助學生編制答題提綱。
“迎著熱點考”是高考政治緊扣時代主題的鮮明特征,分析歷年高考真題,根據本年考生的時政背景,把握高考復習方向,實現價值引領。因此,教師要將時政素材的運用貫穿整個復習過程,在探究熱點的基礎上,完成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與調用。例如:選取熱點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引領學生對現實問題進行思考,以現實問題為中心、以基礎知識為依托、以調用知識為目的。
在一輪復習中,只要一線教師用心研讀歷年高考真題、靈活分析考綱,把握高考一輪復習的多維視域,定能構建出適用于一輪復習的基礎知識體系。例如:宏觀把握知識結構,在每個模塊內容開始復習時,要求學生分別從每本書的目錄、單元網絡、發(fā)散性結構上梳理知識網絡,同時,從微觀上對具體知識點進行三維拓展,以一個知識點出發(fā),讓學生將與之關聯(lián)的知識全部聯(lián)系在一起。
對于一線師生來說,苦教苦學是基礎,實教實學是靈魂,巧教巧學是關鍵。為了充分發(fā)揮廣大一線教師的指導性和實踐性,教師們應在一輪復習階段深入分析高考真題,構建一輪基礎知識復習體系,助力一輪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