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語文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問題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探討的重要話題,學生感覺難寫和教師感覺難教都是擺在面前的實際難題,特別是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寫作;實踐表明,部分學生面對作文是無從下手,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筆者作為小學語文的一線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索,提升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水平的方法與技巧,在該文中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與分析,重點關注作文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的微格處理,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同仁討論與切磋。
【關鍵詞】語文;作文;積累;重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206-01
摘要:小學語文作文是語文教學任務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語文作文本身的學習特點,讓教師和學生們忽略了其重要性。本文強調(diào)了小學語文作文學習的重要性,并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創(chuàng)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灌溉式、“填鴨式”,嚴重的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在寫作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自主參與。首先,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觀察事物的方法。在觀察活動中,要注意啟發(fā)學生進行觀察,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在閱讀《趙州橋》一課時,啟發(fā)學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如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觀察。其次,在立意過程中進行思維訓練,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確定寫作中心的能力,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表達自己的思想。其主要方法是用討論的形式確定作文的中心,讓學生自主參與。這樣,既能強化學生的思維動機,又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問題避免千篇一律。第三,表達過程的思維訓練,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學生“謀”、“布”、“遣”、“造”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加工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有無條理,有無新意,是決定文章好壞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可以采取對比閱讀的方法,初稿完成后,讓學生交換閱讀,發(fā)現(xiàn)彼此的優(yōu)點與不足,以此達到優(yōu)化寫作的效果,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二、積累素材 生活與作文相結合
生活是一切創(chuàng)作的源泉。一切的創(chuàng)作有賴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fā)達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產(chǎn)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于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學生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jù)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貛ьI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所以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分析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分析:
1.提升教師的素養(yǎng)。
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與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息息相關,因此,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可以從這幾方面實施:(1)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學習,擴充知識范圍,提升文學素養(yǎng),在扎實的語文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2)適當補充其他方面的知識,如音樂、繪畫、舞蹈等,可以豐富課堂內(nèi)容;(3)還要注重寫作技能的培訓,有效提升寫作技能和教學技能。
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讓學生言之有物
剛開始作文的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會碰到“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的困難,如果單靠老師傳授抽象的寫作知識,是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為了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兩點: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其實,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極為豐富多彩。在學校里,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學習、文娛、課余興趣等活動;在家里,有生活、外出旅游等各種形式活動。然而學生面對這么多的材料仍無從下筆,那是因為他們不留意身邊的事情,缺乏體驗。所以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他們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這樣學生才能捕捉素材,開發(fā)寫作的源泉。例如,在教學《美麗的校園》時,我組織學生參觀了學校,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捕捉平時忽略的美麗。觀察時,我給予學生明確的目標,仔細觀察成為他們自身的需要。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觀察動機和寫作的欲望,所以他們能寫出了一篇篇描寫細致、富有真實感的作文。
2.注重詞匯的積累。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魯迅先生講過,要把作文寫好,最可靠的是看課外書。但讀課外書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量,閱讀的作用就會大大減弱。因此,閱讀要注意精讀,積累詞匯,把文章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如能把平常的積累運用到寫作當中,作文一定增添光彩。可見詞匯的積累對寫作非常重要,我們應重視:積累語文內(nèi)容,重視文本知識?!爸匾曃谋尽笔切抡n標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有“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一些好詞佳句為寫作做好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總之,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寫作,從小學起老師要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培養(yǎng)寫作的意識,能夠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分享感受,這勢必會對一個人今后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寫作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仍舊是一個難題,所以這也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找到更多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以快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略談[J].教育界,2007(16).
[2]劉霞.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語文教研,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