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燕
【設(shè)計理念】
遵循一課一得的教學原則,通過切入點小、扎實有趣的習作訓練,讓學生集中精力,輕松完成學習目標,降低寫作的難度,激發(fā)習作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會仔細觀察人物的眼睛、眉毛、嘴巴等部位的變化來感受人物的神態(tài)及心理。
2.巧妙運用修辭手法,對人物的神態(tài)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
3.合理搭配各種描寫手法(動作、語言、心理等)對人物的神態(tài)進行刻畫。
【教學過程】
1.游戲激趣。
準備2杯不同味道的水(辣、苦),讓兩名學生上臺喝。其他學生觀察他們的表情,猜猜他們喝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2.句式說話。
我看到( ),我猜他(她)喝的水是( )。
3.引導(dǎo)。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人的眼睛、眉毛、嘴巴的樣子就叫作神態(tài),也叫表情。(板書:神態(tài))人的表情非常豐富,但有一個特點:無論這表情是多么有趣、可愛、搞笑,多么令人難忘,它都會稍縱即逝。你有辦法讓表情定格嗎?(拍照片、畫畫、錄像……)
4.揭題。
用眼睛把看到的畫面轉(zhuǎn)化為文字,這需要一種本領(lǐng),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神態(tài)描寫”。(補全板書:神態(tài)描寫)
(設(shè)計意圖:教師用“看表情,猜味道”的游戲?qū)?,讓學生的味覺、視覺、聽覺都被積極地調(diào)動起來。抓住表情稍縱即逝的特點,順勢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習作期待。)
1.品讀吃辣椒時的神態(tài)描寫。
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見他把脖子一縮,眼睛立刻瞇成了一條細線,臉部肌肉皺成一團,張著嘴喊了一聲:“哇呀!”舌頭吊在外面,半天都縮不回去,恨不得讓嘴里的辣味全部跑出來。
(1)學生自由讀句子。
(2)提問:在這段神態(tài)描寫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點撥:
A.仔細觀察了脖子、臉部肌肉、嘴巴、舌頭,并寫出了各自的特點。(隨機板書:五官細細瞧)
B.“半天都縮不回去”,用了夸張的手法。(隨機板書:修辭用巧妙)
C.刻畫神態(tài)時,適當配上其他描寫手法,如動作、語言、心理描寫,可以讓神態(tài)描寫更加生動、形象。(隨機板書:描寫搭配好)
(3)再讀句子。
2.小結(jié)學法。
3.運用鞏固。
請用以上寫法完成人在喝湯藥時的神態(tài)描寫。
他用舌尖( ),就把頭( ),眉頭( ),最后他眼睛( ),“咕咚咕咚”地一口氣把藥喝完,苦得他( )。
(設(shè)計意圖:范文引路是習作教學中指導(dǎo)學生達成目標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師認真分析范文,由扶到放地引導(dǎo)學生領(lǐng)會句式特點及表達方法,然后嘗試遷移運用。)
1.觀看寶寶吃檸檬的視頻。
要求:用一個詞來形容寶寶吃檸檬時的神態(tài)。(可愛、搞笑、有趣……)
2.寫話。
用上今天學到的描寫方法,以“寶寶吃檸檬的樣子真__________”為開頭寫一段話。
3.師生交流,評價激勵。
4.再次觀看視頻。
提醒:記住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5.截取寶寶表情最豐富的4個畫面。學生觀察后修改完善習作,教師組織反饋交流。
(設(shè)計意圖:通過兩次帶著任務(wù)觀看視頻,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感悟。習作主旨鮮明,內(nèi)容聚焦,環(huán)節(jié)簡約。評價時師生互相激勵,在互評中鞏固了寫法。)
1.提示。
寫作時若運用神態(tài)描寫,文章就會顯得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
2.布置作業(yè)。
神態(tài)無處不在。我們一定看到過媽媽高興時的神態(tài)、爸爸看球賽時的神態(tài),看到過小朋友不小心摔倒時的神態(tài)、拔河時的神態(tài),還看到過同學取得好成績時的神態(tài)、得到老師表揚后的神態(tài)以及今天課堂上品嘗味道時的神態(tài)……請選擇身邊某個人的某一種神態(tài)來寫一寫。
(設(shè)計意圖:舉例生活中豐富多樣的神態(tài),讓學生練筆,讓寫作真正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設(shè)計意圖: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再次回顧了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