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死魂靈”男性敘事書寫戰(zhàn)爭廢墟上崛起的女性傳奇
      ——從張翎的《陣痛》《勞燕》談起(上)

      2018-01-27 12:23:30加拿大張翎北京王紅旗
      名作欣賞 2018年16期
      關鍵詞:陣痛強奸戰(zhàn)爭

      加拿大 張翎 北京 王紅旗

      “死魂靈”男性敘事 揭開戰(zhàn)爭“性別隱痛”

      王紅旗:首先祝賀你的長篇新作《勞燕》出版。曾記得,2014年在你的長篇小說《陣痛》研討會上,我問你下一部小說題材是什么,你毫不猶豫地說是戰(zhàn)爭。

      我認為,新出版的《勞燕》與《陣痛》有著相通的思想與精神血脈。兩部小說均以抗戰(zhàn)為背景,可以說是書寫女性與戰(zhàn)爭“后歷史”的姊妹篇。是以新現實主義精神,鮮明性別視角與人類家園意識,反思橫亙在戰(zhàn)爭歷史“中心”的性別隱痛,賦予被戰(zhàn)爭侮辱、碾壓如塵埃的女性以“重生”,揭開了在殘酷戰(zhàn)爭亂世脅逼之下的種種人性劣根,創(chuàng)造出一種性別與家國政治寓言性的“新女性歷史小說”。

      如果說,《陣痛》以敘事者“我”撕開母系家族歷史,呈現三代母親在抗戰(zhàn)、“文革”與美國“9·11”三次戰(zhàn)爭災難中,獨自承受丈夫“缺席”的臨產“陣痛”。即:“三代女人,生在三個亂世,又在三個亂世里生下她們的女兒。男人是她們的痛,世道也是她們的痛,可是她們一生所有的疼痛疊加起來,也抵不過在天塌地陷的災禍中孤獨臨產的疼痛。”(張翎:《陣痛》,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338頁)……構成一個母愛承繼的傳奇,折射出一個在母親的“陣痛”之后,帶來的是一個家族的希望;一個時代的“陣痛”之后,帶來的是整個民族的崛起。以個體母親生育的“陣痛”,賦予歷史一個“肉身”,隱喻戰(zhàn)爭導致的家國歷史之“陣痛”。

      那么,《勞燕》則是你以母國故鄉(xiāng)小鎮(zhèn)玉壺(小說里為月湖)為背景,通過對抗戰(zhàn)遺存與歷史資料的考古式挖掘,以及對幸存老兵面對面采訪的口述實錄,首次披露中美特種技術合作訓練營,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玉壺參加抗戰(zhàn)的秘史。以三個“死魂靈”男性敘事,構成一個在戰(zhàn)爭廢墟上崛起的女性生命傳奇。請問近幾年來,你為什么對“女性與戰(zhàn)爭”如此感興趣?

      張翎:《陣痛》和《勞燕》之間相隔四年,《陣痛》完成之后,又完成了《流年物語》,之后才有《勞燕》。對戰(zhàn)爭題材的設想是很早就有的,但具體寫什么,怎么寫,卻是后來的事。與其說我對“女性與戰(zhàn)爭”的題材感興趣,不如說我對“災難和人性”的話題有極大的好奇心。在選擇題材時,我會格外關注災難、人性、創(chuàng)傷、救贖這些話題,而戰(zhàn)爭和地震是災難的一個極端例子。

      這個偏好與我曾經的聽力康復師職業(yè),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我的病人中有一批很特殊的人——他們是戰(zhàn)場上幸存的退伍軍人。我見到過從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戰(zhàn)、沙漠風暴、阿富汗維和使命等戰(zhàn)事上退役的軍人,還有一些從各個戰(zhàn)亂地區(qū)涌到北美的戰(zhàn)爭難民。這些人的生命體驗,使我對災難、疼痛、創(chuàng)傷這些話題,有了全新的思考。所以這些年里,我的小說持續(xù)地反映了人被災難逼到墻角的時候呈現出的某些特殊狀態(tài),從《余震》,到《金山》,到《陣痛》,到今天的《勞燕》,題材和寫法方法似乎很不相同,但災難、疼痛、創(chuàng)傷與救贖的主題,似乎都是一脈相承的。這些話題里自然包含了女性的命運,但更多的還是在探討人類共通的命運。

      《陣痛》是我的作品中比較例外的一部,因為它從一開始的立意就與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密不可分,我動筆時就有相對清醒的性別意識。但在我其他的作品,如《金山》《余震》《流年物語》中,我的性別意識是模糊的。當然,我書寫女性人物的時候,有著比書寫男性人物的天然便捷之處,因為我可以借助自身的生命體驗,較為準確地揣測把握她們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邏輯。而在書寫男性人物時,我必須做跨性別的同理心揣測,這就增添了一道屏障。

      但即使選擇了女性人物作為聚光燈焦點時,我在書寫過程里依舊很少刻意地把她們作為女人審視,我更多的是把她們當作與生活與命運博弈的蕓蕓眾生中的一員。盡管讀者和評論家會從我的小說里得出他們自己關于性別意識的一些判斷,但從我內心深處,我沒特意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女性作家,我在寫作中常常忘記了自己的性別。

      王紅旗:戰(zhàn)爭的破壞力,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不可估量的。尤其20世紀戰(zhàn)爭連綿,至今局部性戰(zhàn)爭仍在世界上蔓延?!皯?zhàn)爭不但毀滅了它所涉及的大自然的美景,毀滅了蔓延時觸及的藝術品,還使我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文化成就的驕傲感,失去了對如此眾多的思想家和藝術家的崇敬,破滅了最終克服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之間的分歧的希望,彼岸世界越來越遙遠?!保▌⑿鳎骸对娀軐W》,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頁)

      前幾天看到你數年前發(fā)表在《北京晚報》上的文章,《“你可真是血淋淋的美麗”》(原名:《查理、天堂及其他》),文中當年從“一戰(zhàn)”戰(zhàn)場退役,耳朵很聾,下肢癱瘓的老兵查理,稱呼你“你可真是血淋淋的美麗”,你說那個年代,“二戰(zhàn)的退役軍人遍地都是,而從一戰(zhàn)戰(zhàn)線上歸來還依舊活著的老兵,卻已經屈指可數了”。當你給他安裝上助聽器,查理的眼睛里漸漸地有了一層薄霧。當他聽到診所里金絲雀的叫聲后說:“三十年了,三十年了,我第一次聽見這么奇妙的聲音?!币痪湓捑湍軌蚋惺艿剿拍撵`魂。

      如果以性別審視戰(zhàn)爭,從戰(zhàn)爭受害的女性而言,雖然和男性同樣遭受家庭破碎、家園喪失的顛沛流離,甚至生命隨時都會死亡。但是,人類戰(zhàn)爭歷史上男士兵對敵國女性的強奸,卻是男性集體對女性犯下的惡罪。僅在“二戰(zhàn)”期間,德軍攻占法國巴黎后,數十萬法國女人被德軍強奸,五年之后法國生了十多萬德軍強奸后的混血私生子。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歐美有四十余萬婦女遭受日軍強奸,或被迫成為日軍營中的“慰安婦”。其中,僅中國就有二十萬婦女被迫充當慰安婦,中國婦女是日軍慰安制度中最大的受害群體。據金陵大學教授羅伯特·威爾遜的調查,在南京被占領的一個月內,就有兩萬中國婦女遭遇日軍強奸。中國南京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則指出,整個南京大屠殺期間,共有八萬婦女被日軍強奸。③1995年,在北京召開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組織論壇”上,一位韓國婦女憤怒控訴:“……我十五歲時以向日本兵贈送千人針的名義,被派往印尼,在那里遭到近百名日本士兵的蹂躪,有幾次曾昏死過去。在絕望之際,我曾試圖自殺,但沒有成功。于是我決定堅強地活下來,要把日本兵慘無人道摧殘女性的罪惡告訴全世界。”④

      你的兩部小說都以抗日戰(zhàn)爭中被日軍強奸的兩位女性為切入點,請談談你對戰(zhàn)爭中女性被強奸的看法。

      張翎:在侵略者和征服者對入侵國所犯下的戰(zhàn)爭罪行之中,強奸是一個昭彰的例子。從表面來看(以慰安婦為例),這種強制性,甚至極為殘暴的性行為,是對侵略者、征服者在征戰(zhàn)旅途中無法釋放的性沖動的一種緩解,而這樣的緩解在和平年代是要擔負沉重的刑事和道義責任的,戰(zhàn)爭卻輕而易舉地抹去了法典的威力。其實在更深一層的意義上,殘暴地進入敵國婦女的身體,是征服感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在肉體上肆無忌憚地蹂躪另一個生命,不僅是對這個個體生命的強權征服,也體現了對這個個體生命身后所代表的種族、文化、社會的深刻仇恨和蔑視。強奸一個女人,受傷害的遠不只是這個女人,而是女人背后的男人和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

      在每一次世界性戰(zhàn)爭結束時,戰(zhàn)勝國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戰(zhàn)爭罪行審判。以“二戰(zhàn)”為例,紐倫堡審判把多名納粹戰(zhàn)犯送上了絞刑架。根據國際社會的共識,反人類罪被定義為:“在戰(zhàn)前或戰(zhàn)時,對平民施行謀殺、滅絕、奴役、放逐及其他任何非人道行為。”在這些定義中,強奸罪并沒有被作為一條單獨的罪行列出來。各國的戰(zhàn)后賠償數額,通常也是以生命和財產損失為計算基礎,而戰(zhàn)勝國通常得到的賠償,都是以領土瓜分為主要內容。女人所受的傷害似乎是女人自己一個人的事,這就顯示了人們對戰(zhàn)爭強奸案導致的身體傷害,以及其永久的心理、社會創(chuàng)傷的無知。隨著對慰安婦事件的深度曝光,世界對戰(zhàn)爭強奸罪會有更多的關注。希望未來的國際社會對婦女在戰(zhàn)爭中所受的傷害有越來越清楚的認識,會在人力和物力資源上,給戰(zhàn)爭中受害的女性以更多的支援,幫助她們走出陰影,重建生活。

      王紅旗:其實,戰(zhàn)爭中的女性被強奸,是全世界女性的性別隱痛。但在男權文化與民族話語“同謀”的戰(zhàn)爭歷史敘事里,被強暴、被蹂躪的女性總是作為邊緣人形象被塑造,甚至是“空白之頁”。當權者也并非“無知”,女性被強奸常常被作為失去“婦之節(jié)操”“國之節(jié)操”,以及家國仇恨的“恥辱”與“傷痛”得以言說。至于這些被強奸的女性,個體心靈創(chuàng)傷究竟有多深,在戰(zhàn)后的和平歲月,她們以怎樣的生命姿態(tài),與如噩夢隨形的“恥辱”和惡俗文化抗爭,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有深度的作品就甚是寥寥了。

      《陣痛》《勞燕》把個體女性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被強奸、被侵害、被控制、被侮辱等難以言說的“沉默”,以獨特的女性經驗與文學形象,以她們匍匐隱忍、吶喊崛起的頑強精神,重現“歷史真實”,這對世界華文女性文學史是一個突破性的貢獻。請問你出于怎樣的思考,為“戰(zhàn)爭中被強奸的女性人生”立傳?

      張翎:東方文化中對女性“貞節(jié)”的極端重視,表現了男權社會里女性對男性始于經濟而橫跨一切領域的依附關系。在那個社會環(huán)境里,女人是男人所擁有的一件物品。男人肯為這件物品花代價(比如彩禮),前提是這樣的東西是完美無瑕,值得這個價。失貞的女人,無論因為什么原因,都已不再“完美無瑕”,對等的經濟平衡關系已被打破,男人就不愿再擁有這樣的“貨物”。

      即使是受過較為開放教育的劉兆虎,也不能逃離那樣的精神桎梏。他和他愚昧無知的鄉(xiāng)人一樣,跨不過“貞節(jié)”這道檻。他可以隨時獻上自己的生命,為阿燕為家人復仇。他給得起生命卻給不起愛情,所以他會和阿燕分分合合,陷入了一圈又一圈的救助報恩、再救助再報恩的循環(huán)中。在封閉落后的鄉(xiāng)村文化里,阿燕失貞始于日本人的殘暴,但沒有止于此,傷害的“恥辱”糾纏著她走了很遠的路,影響了她后來的一生。

      當我寫《勞燕》的時候,這些問題都在我的腦子里盤旋,都在尋求合宜的方式得到表述。但為一個受侮辱者立傳并不是我的主觀意圖,我真正想做的,是謳歌一種強悍的生命力。阿燕這個女人像泥土,被人踩過一萬只腳,經過她的人,都可以吐上唾沫,扔上最臟的垃圾,可是她的生命力太頑強了,她能把最臟的東西都吸納為自身的營養(yǎng)。哪怕她被踩成一片紙那樣薄,只要有一場春雨,立刻可以生長植物。最后反而是這個受盡欺辱的卑微女子,成為所有人的力量和救贖。

      我對人類歷經磨難依舊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懷有深深敬意,這才是《勞燕》里最讓我感動的部分。而且,我認為阿燕身上的一些特質對今天依舊有現實意義。因為災難不一定都發(fā)生在地震、戰(zhàn)爭之中,每個人在人生某個階段都有可能被囚禁在絕境中,這也是災難。這個絕境有可能是一段不能擺脫的情感、一個令人窒息的工作環(huán)境、一段萬分乏味卻欲罷不能的人生。絕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它讓我們意識到自身的能量,而順境反而是一種“消極”的狀態(tài),它導致懶散、隨意,就像一個不患牙疼的人永遠不會意識到牙齒的功能和力量,一個被人寵壞了的人永遠不會認真對待感情一樣。絕境中迸發(fā)的能量是一種神秘莫測、令人驚嘆的生活狀態(tài),我一直想把這個狀態(tài)挖透。《勞燕》是我朝著這個方向所做的一次努力。

      王紅旗:用過去解釋現在,恰恰體現出你創(chuàng)作中的新歷史觀、新現實主義精神。我之所以這樣提出問題,是因為戰(zhàn)爭中男性軍人對敵國女性的強奸,不僅是一種性別政治意義的侮辱,而且是民族、國家政治意義上的侵犯。因為祖國常被喻為母親,而女性在某種意義上是國家人格化的象征隱喻。但是,戰(zhàn)爭中個體女性生命所遭受的苦難,和在戰(zhàn)場、戰(zhàn)后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卻常常被歷史“遺忘”。而文本對個體女性內在本我強大心理能量的全方位探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絕境體驗”,卻是美輪美奐的震撼。

      在讀《勞燕》時,我想到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時候》,還有弗吉尼亞·伍爾芙的《達洛維夫人》,以及俄國女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又名《戰(zhàn)爭中沒有女性》)。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窺破“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的神話,控訴戰(zhàn)爭給女性身心、愛情與婚姻家庭造成的毀滅性災難。但是,《勞燕》以三個“死魂靈”男性多視點、多聲部的復調敘事,超越生死兩界時空,溝通歷史與現實世界,在揭開七十年之久,其各自靈魂最深處“污垢”的人性之戰(zhàn)的同時,也揭開了阿燕一生與“恥辱”抗爭的一個人的戰(zhàn)爭歷史。尤其在每一個人的心理鏖戰(zhàn)被連環(huán)引爆的過程中,晚了七十年的靈魂“道歉”,卻為荒蕪的人性廢墟“著上了”人類情感的神性暖色。然而,不同光譜的“死魂靈”男性敘事,使得這一抹暖色更加撲朔迷離。

      因此,《勞燕》的主旨,與其說是講述女性與戰(zhàn)爭,倒不如說是借此呼喚世界和平,與其說是對戰(zhàn)爭殘酷死亡與非人性的揭示,倒不如說是人類對“和平共同體之愛”的昭示。你帶著“原生歷史”事件和想象智慧的藝術構思,呈現出另一種“女性眼中的戰(zhàn)爭”“后歷史”,更深刻綿長的心靈傷痛,更幽微復雜的人性探索,更富有“新靈魂”“新精神”的人物形象。雖與上面提到的幾部小說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卻是不一樣的生命形態(tài)與時代印記。請談談《勞燕》是否有受到這些小說的影響?

      張翎:《勞燕》出版以后,常有人會問我,你是否看過這本書或者那本書,這個書單很長,從法國的《羊脂球》,到蘇聯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到中國的《我在霞村的日子》《百合花》等,不一而足。這些作品,有的我讀過,有的我沒讀過,但是我總是會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惑。

      《圣經》中所羅門王說過“日光之下無新事”,戰(zhàn)爭中女人經受的身心災難,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只要有戰(zhàn)爭和災難,這個話題就會是永不枯竭的小說題材。古今中外,肯定有很多作家寫過類似的題材?!秳谘唷凡皇堑谝徊浚部隙ú粫亲詈笠徊?。隨著人們對女性在災難中所承受的疼痛創(chuàng)傷理解的日益加深,這方面的文學影視作品將會越來越多。

      在最初的寫作計劃里,我原本是想寫一群男人的故事的,一群來自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原本絕無可能相遇的男人,因為戰(zhàn)爭之故來到了浙南玉壺,這種特殊的相遇環(huán)境所產生的撞擊,本來就是一個值得深深探究的題材,可是調研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件事,一下子改變了我的思路。

      記得我和一群抗戰(zhàn)老兵去玉壺的訓練營舊址采訪,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兵突然開口問他的同伴:“那個常來這里的小姑娘阿紅,不知現在怎么樣了?”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突然有了強大的好奇,我很想知道這個“阿紅”是誰?是他們的洗衣女?干雜活的小幫手?買菜送貨的鄰居?那個時候訓練營是一個封閉和絕密的地方,學員們都以代號相稱,甚至和家人也不能暴露身份。這個叫阿紅的女孩子來到這群人中間,給這群由于承擔秘密使命而與世隔絕的年輕男人們帶來過什么樣的光亮和色彩?她如今還健在嗎?她后來的命運如何?我很驚訝七十年的久遠記憶,第一鎬刨下去,缺口卻不是關于戰(zhàn)場、硝煙、某次行動、某個犧牲戰(zhàn)友的,而是關于一個年輕女子的。

      就是這個身份不明的女孩子,給了我巨大的靈感,使我對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的設想,拐了一個大彎。我生出了想寫一個女人和一群男人的故事的念頭。阿燕這個人物,就是在那時冒出頭來的。我想起了多年前我們曾經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叫《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其實,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讓女人走開,因為女人是住在男人心里的。只要男人活著,女人是永遠無法真正離開的。

      《勞燕》是一本虛構的小說,所有的人物都是虛構的,并不是來自某個人物原型,但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許多故事和故事中的許多細節(jié),都是基于真實的史料?!秳谘唷肺谋静捎昧擞撵`敘事、多重聲部的方法。而采用這個敘事方法的最初動因,是因為女主人公阿燕的經歷和性格發(fā)展軌跡較為復雜,用平鋪直敘的方法來講述這個故事,很難從不同的維度揭示這個人物的多面性。從三個化為鬼魂的男人嘴里,一層層剝出阿燕這個人物的真相,是一個可行而且合宜的方法。

      在劉兆虎眼里,阿燕或多或少還是少年時候的樣子,一個對知識對外邊的世界懷有朦朧向往的清純茶鄉(xiāng)女子。假如沒有戰(zhàn)爭來臨,這大概是阿燕最本真的樣子。而在牧師比利的觀察視角里,阿燕是斯塔拉(英文里“星星”的意思),因為阿燕成了照亮他生活目標的一縷光亮。但美國教官伊恩在阿燕身上看到的,則是速度和青春激情,所以他給她起名叫“溫德”(英文里“風”的意思)。通過這三個男人的視角,展現了阿燕身上同時并存的三種特質。引進幽靈敘事,就徹底擺脫了時間、地點、視角、社會習俗、行為邏輯等因素的束縛,敘述上得到了最大幅度的自由。

      王紅旗:西方敘事學的“幽靈敘事”與東方傳統美學的“鬼魂敘事”,均以人死后的靈魂為敘事者。而且鬼魂敘事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傳統,尤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被視為集大成者。因現實主義文學寫作的主潮將其推出軌道,在當代并沒能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我在此姑且稱《勞燕》為“死魂靈”男性敘事。

      《勞燕》的“死魂靈”男性敘事,絕不僅僅是使你在“敘述上得到了最大幅度的自由”,而且在小說人物與情節(jié)神秘演繹過程中,生成人物多層級的生命謎團,拋給讀者去想象,去補充。并且“死魂靈”的不可靠性、偏見性與超驗性,再次模糊了生與死、真與假、是與非、悲與喜的界限,將讀者帶入悖論叢生、懸而未決的“未知”境地。但是,文本中的書信、日記、新聞報道、地方志、戲文等,都被你納入到敘事進程,成為事實確證。尤其附錄“上?!抖际行侣勗诰€》今日頭條:一封丟失在世紀塵埃里的信”,又將“死魂靈”男性敘事的真實性,推向經得起考察與論證的境地。

      更值得思考的是,三個“死魂靈”男性,“70年后”向阿燕“道歉”的敘事隱喻,仿佛顛覆了數千年“男主女從”“男尊女卑”與“男強女弱”的性別倫理,呈現出男性集體的“愛的覺醒”。但是,面對三個“死魂靈”男性掌握話語權的輪番講述,阿燕的始終沉默失語,以及小說結尾阿燕“中風”病體的“失語癥”,再次以男性“缺席的在場”、女性“在場的缺席”,指向對女性生存命運懸疑迭出的荒誕諷刺。

      因此讀《勞燕》,必須發(fā)揮審美想象,辨別真?zhèn)?,完善人、神、鬼之間意識的縫隙與空白,進行雙重甚至是多重的解碼,一層層剝開你精心編織的“死魂靈”男性敘事之網,才能刺探捕捉到人物內心深處的真實靈魂,透過酣暢淋漓的自由表達,窺測到小說更深刻的寓意?!秳谘唷凡扇〉摹八阑觎`”男性敘事策略與內容恰到好處的結合,不僅顯示出構思上一箭多雕的獨特,更有思想上解剖靈魂多樣形態(tài)的深刻。這也是我在此之前為什么提出,你是否想通過“男性靈魂覺醒”,以溫暖的銳利指向現實與未來的“亡羊補牢”?抑或是運用不同的另類想象假設,揭示男性依舊的性別“集體無意識”?

      猜你喜歡
      陣痛強奸戰(zhàn)爭
      未來戰(zhàn)爭我們最強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40
      強奸何以為惡?
      被風吹“偏”的戰(zhàn)爭
      學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12
      他們的戰(zhàn)爭
      時光的陣痛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6
      風電平價上網的陣痛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9
      《中醫(yī)藥法》的“產前陣痛”
      強奸犯罪之輪奸及既未遂問題辨析
      《中醫(yī)藥法》的“產前陣痛”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男子持刀戴面具 回家強奸老婆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8:46
      哈巴河县| 得荣县| 洪湖市| 齐齐哈尔市| 临夏市| 绥德县| 新安县| 禄丰县| 扬州市| 清镇市| 句容市| 讷河市| 余姚市| 博客| 察雅县| 信宜市| 剑河县| 南部县| 高陵县| 梧州市| 宁乡县| 东宁县| 内丘县| 松桃| 那坡县| 淳化县| 东安县| 通辽市| 云龙县| 德化县| 广河县| 崇义县| 乌鲁木齐县| 镇康县| 郎溪县| 囊谦县| 安义县| 万全县| 治县。| 崇信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