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沛潔 戴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的含義,起因于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觀,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價值觀,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面。在大部分的社會工作實務中都會存在?,F(xiàn)在被大家認可的關于倫理困境的定義是:“所謂倫理的困境是當專業(yè)核心價值中對專業(yè)人員要求的責任與義務發(fā)生相互沖突的情形,而社會工作者必須決定何種價值要優(yōu)先考量?!?/p>
案例:某初中的初三學生小嘉家庭困難,于是他總曠課出去打零工,這種行為長期下來導致厭惡學習,并決定輟學。面對這種情況學校要求學校社工介入后,社工不贊成小嘉的做法,并告訴小星學?;蛘呓逃块T可以對他進行教育幫扶。但是小嘉覺得自己讀不讀書都可以養(yǎng)活自己了,而且自己學習成績不理想,讀書很吃力。
在這個案例中,如果學校社會工作者遵循案主自決的原則同意案主(小嘉)輟學,那么這一決定對案主今后人生發(fā)展有何影響?(眼前案主打零工可以解決生計,那么以后呢,用工要求提高,他還能適應這個社會嗎?并且案主年齡過小,心智不成熟,過早地步入社會,很容易走上歧途)這一決定是否可以解決案主現(xiàn)存的生活問題?如果學校社會工作者鏈接資源解決資金問題讓小嘉繼續(xù)讀書,是否案主的生活就開心快樂呢?
案例:從A城市轉學到B城市的17歲高中生小軍性格怪癖,其班主任找到學校社會工作者尋求幫助,學校社工接案并介入,在多次和小軍及其家人交談的過程中了解到,他曾經(jīng)有偷竊行為,被公安機關逮捕拘留過。這個時候學校社會工作就在糾結要不要把這個信息上報學?;蛘咚痉C關。
在這個案例中,無論這名學校社會工作者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可能造成“潛在的傷害”如果學校社會工作者選擇替案主(小軍)保密他以前的違法行為,那么他在新學校是否會損害到學校師生的利益呢,或者會導致青少年對于自己的違法行為產生認知偏差?而如果選擇信息披露,是否會給案主(小軍)帶來傷害?
有一次,學校社會工作者小李在半夜接到案主的電話,案主親切的喊她姐姐,聊了之后才知道是這個案主想要找小李借錢,并且他真的有困難。在這個時候小李很困惑,覺得按私人關系是可以幫助案主的,但又由于專業(yè)關系的關系,小李沒有借錢給案主。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社會工作者在面對叛逆期強少年這一群體時,為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贏得他們的信任,社會工作者往往都會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與他們建立“朋友”關系,以便日后工作的繼續(xù)。
因此,在具體的情境下,社工不僅要堅持專業(yè)的倫理守則也要有靈活變動處理問題的能力。正如此案例,在恪守倫理守則的原則下可以掙脫死板的專業(yè)關系,但也不可以長期以“朋友”關系占據(jù)主位,以免與案主產生私人情感或利益糾葛,違背專業(yè)倫理。
案例:學校社會工作者小趙所在學校學習風氣不好,師資力量薄弱。在這時,學校接收了幾個轉校生,成績都很不錯。學校想把這幾個學生留住,就找學校社會工作者小趙想辦法,讓這幾位同學能夠長期就讀這所學校,以增加學校美譽??墒牵治鰧W校的整體環(huán)境,讓這幾位同學留下來真的好嗎?但如果學生走了,社工小趙和學校的關系會非常緊張,這讓小李很難做。這個時候的小趙,面對的利益方有老師、學校、學生、家長以及社工自己。案主利益、社工自身利益、用人單位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導致社工面臨著多種利益沖突,抉擇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最大化地維護案主利益,需要社工考量。在這里我們應該如實告知學生和家長這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并告訴他們,他們的到來,或許會改變這個學校或者班級的學習氛圍,在征得這些學生和家長的同意后,方可讓學生繼續(xù)留在學校。
將社會工作專業(yè)倫理教育歸入整個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體系。在專業(yè)教育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專業(yè)服務方法傳授,還要加強學生專業(yè)倫理的教育。如在授課中應該加入更多的倫理困境議題進行剖析。
督導是一線社工專業(yè)服務成效體現(xiàn)的重要保障,因此這就需要督導應該掌握扎實的倫理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以便及時有效指導社工實務。
一線社工倫理問題的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其自身專業(yè)知識匱乏和經(jīng)驗不足。因此,這就要求社工積極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在實踐中多思考多總結,提升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內地社工所學習到的倫理守則多是從美國和我國港臺地區(qū)借鑒而來的,由于缺乏本土的倫理守則作為實務支撐,這就使得本土社工在做倫理抉擇是更加困難。因此,究其根本,要想有效地對本土社會工作倫理困境,還要盡快定本土化的倫理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