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景山中學 卞玉明
寫作訓練和作文教學會滲透到語文課程教學的始終。每一個階段的語文教學的實施中都要將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本寫作能力作為一個教學中心。進入初中后,隨著學生語言積累的越來越豐富,以及自己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及思維能力都在慢慢形成與建立,作文教學的重心和方向要更加明晰,且習作訓練的展開方式要針對性更強。教師如果能夠從整體上建立寫作教學的實施方案,并且在推進的過程中采取序列化教學,相信這會讓學生對各個時期的習作訓練的重點和要求都更容易適應,這樣學生寫作能力才能夠逐漸得到穩(wěn)步提升。
很多初中學生在作文寫作上還是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障礙,寫作過程仍然面臨很多難題,這種狀況比較普遍,教師要找到合適的引導方向和能力培養(yǎng)側重點。很多學生之所以在寫作時困難很大,其實最為直接的原因在于學生的寫作基本功不夠扎實,寫作時需要的能力和素養(yǎng)也十分匱乏。序列化作文教學推崇讓寫作訓練循序漸進的展開,教師要明確各個時期作文教學的側重點和重心,讓寫作訓練由淺入深的推進。如果學生在基本的寫作技能和素養(yǎng)上的積累還十分有限,教師便要首先關注到這個問題,在第一個階段的寫作教學中將重點放在學生這方面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上。學生只有善于觀察,能夠從生活經(jīng)驗與體驗中提煉好的寫作素材,挖掘一些真實的生活感悟,這樣學生寫作時才會容易下筆,寫出的內(nèi)容會更為真實感人,文章也更具可讀性。
在剛剛開始的寫作教學時,教師要確立一些基本的寫作技能和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鍛煉。比如,要加強學生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學生在進行語言表達時最基本的素養(yǎng)。對于“觀察力”的培養(yǎng),應從教材出發(fā),仔細品析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注重講解文章的主旨、布局以及選材,使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脈絡,先學會分析,進而才談得上創(chuàng)作。而在“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中,應從宏觀轉(zhuǎn)入微觀,側重體裁的分類,使學生明晰記敘、抒情、議論等各體裁文章的差異之處,每一種特定文體都有一些具體的表達方法,并且讓學生逐一有熟悉了解的機會。這種首先夯實學生寫作基本功,加強學生寫作基本技能積累的教學過程,不僅充分遵循了序列化教學的實施原則,也能夠幫助學生在獨立寫作時有更好的把握能力。
當學生的語言基本功慢慢提升,習作的基本素養(yǎng)有了積累后,教師隨之要轉(zhuǎn)移寫作教學的側重點。這個時期應當關注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都在寫作中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善于思考與分析,才能夠把握住事物的特點,在人物描繪或者事物呈現(xiàn)上有更明晰的側重點,并且可以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思路清晰、論點明確、論據(jù)詳實。而情感表達能力的訓練則能夠讓學生在文章中流露更多真情實感,讓學生寫出的文字更加具備感染力,這樣才會讓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有本質(zhì)上的提升。
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文章的情感表達能力時,教師還是可以首先從課本中的篇目出發(fā),還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已有的訓練內(nèi)容。比如,初中語文教材中單元章節(jié)后的“口語交際”部分,里面出現(xiàn)的自我介紹、世界和平、古代文學等論題都可以被靈活應用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這樣既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也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自然也會隨之進步,同時也會一掃寫作教學“低效率,無序列”的陰霾,可謂一舉多得。當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改變后,教師可以展開進一步的強化訓練,可以在作文課堂上設置一些討論問題的專題,讓學生結合問題來表達自己的各種理解與看法,讓大家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思路更開闊,理解看待問題的視角更加多元。這些都會非常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自己的習作中,這樣的訓練都是為學生寫作時帶來的助力。
無論哪個時期的寫作教學,讓學生多閱讀好的文章,從閱讀中吸收寫作經(jīng)驗和方法,這都是一個重要的培養(yǎng)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的寫作能力處于不同階段時,適宜學生接觸了解的課外讀物也會存在差異。在學生的語言能力仍然有限時,可以多從語言積累出發(fā)給大家推薦閱讀范本。如果學生的語言積累已經(jīng)比較充裕,并且大家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時教師可以推進學生接觸那些更加優(yōu)質(zhì)的閱讀范文,可以讓學生嘗試閱讀精讀讀物,在閱讀訓練中進一步鍛煉大家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要結合不同的寫作教學階段,以序列化的方式進行課外閱讀要求的設置,給學生推薦的讀物也可以相應發(fā)生變化。有很多值得學生熟悉與了解的讀物,如中高考滿分作文,閱讀題集中的名家名作摘選,甚至分享同學們的優(yōu)秀范文,都是培養(yǎng)學生領悟感受文章內(nèi)容、情感、寫作技巧的優(yōu)秀素材。教師還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來,師生共同探究文章中的描寫手法,情感把握的細膩之處,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指導。同時,在教師批改作文的傳統(tǒng)模式基礎上,進行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作文修改,這也是一種拓寬閱讀的方法。學生只有豐富平時的閱讀積累,讓自己有機會大量閱讀,接觸各種題材和背景的文章,這樣才會讓學生的寫作基礎更為夯實。學生在面對各種寫作主題與寫作要求時才會有各種素材和經(jīng)驗可被利用,這才是學生寫作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提升的直觀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