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平 _ 北京市東城區(qū)史家胡同小學(xué)
2014年,我來到史家教育集團一年級校區(qū)工作,認識了學(xué)生小米兒,那時她才上一年級,戴著厚眼鏡,說話不太清楚,總咧著嘴笑。和她說話,她聽了就使勁兒點頭??墒敲菜普J真完成的作業(yè)卻讓所有老師詫異:滿篇的點兒,粗粗細細,長長短短,通篇找不到一個稍微直一些的筆畫。
當我們意識到小米兒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學(xué)習(xí)障礙時,確實有點擔心:她能跟得上進度嗎?學(xué)得會嗎?每天的練習(xí)怎么辦呢?
班主任杜老師買了幾個帶拼音格的本子,一有空就趴在桌上給小米兒起字頭(低年級老師給學(xué)生寫范字)。一段時間后,滿篇仍全是小小的橫,長度不足3毫米!
杜老師沒有灰心:“我觀察了,這個孩子寫得最長的一個‘橫’只有三毫米,我想幫她畫點小橫,讓她描著鞏固一下。只有多練,她的手指小肌肉群才能有力量……這是三毫米的希望?!彼龑π∶變赫f:“小米兒,你一定要好好練,杜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突破三毫米!只要堅持,你一定就能夠做到!”
小米兒很喜愛杜老師,于是她就聽老師的話:描,寫,練。杜老師特別耐心,一有空就幫小米兒寫字頭,一頁又一頁,一本又一本……
堅守著“三毫米的希望”,杜老師陪著小米兒走過了小學(xué)第一年最艱難的時光,她用數(shù)以千計的三毫米、四毫米、五毫米的小橫,為小米兒搭建了一座通向未來的橋。終于,小米兒的“橫”漸漸地突破了三毫米、四毫米、五毫米……到了第二學(xué)期,她開始能寫出真正的字了!
今年小米兒四年級了,個子長高了,還是愛笑。她把快樂融入了學(xué)習(xí),把自己融入了集體。
我總是在心里記著杜老師鍥而不舍地為小米兒寫字頭的樣子,當我有些疲累的時候,當我有時陷入事務(wù)、瓜葛、不耐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三毫米的希望”,就會踏實下來,誠懇下來,安靜下來……
三毫米的希望——教育原本就是如此具體、如此真誠的!每一日的工作如此瑣碎,卻又因此才積累著意義和價值!我了解并懂得自己,工作中絕沒有一蹴而就的本領(lǐng),更不具備一步登天的才能,有的只是真誠,懇切,踏實,勉力,盡力,盡心……
三毫米的希望飽含著教育者的勤勉與真誠,飽含著為了兒童的不懈努力——教育,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