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玲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寫字,尤其對低年級小學生寫字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diào)打好基礎,包括“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所以教學生寫得一手規(guī)范字、漂亮字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從而體現(xiàn)了加強寫字、提高寫字質(zhì)量的指導思想,每個教師都要盡已所能將文字這一文化瑰寶傳承下去。
【關鍵詞】低年級;規(guī)范寫字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222-02
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必須起高度重視,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漢字書寫的規(guī)范,教師決不能忽視。下面,筆者就低年級寫字教學的具體策略闡述如下。
教育心理學認為:每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教師應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目的是集中注意力,引起對寫字的重視,引導學生探索,在系列化的訓練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對寫字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了激發(fā)學生寫字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一、多樣有趣的教學方法
1.猜字謎、編兒歌引趣。
猜謎識字,學生學習時很是積極,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識字效果好。如,教學“告”字時,讓學生以猜謎語的形式“一口咬掉牛尾巴”;“三水壓倒山”(當);“一肚生下龍鳳胎”(好);“十張口,一顆心”(思);“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連”(田);“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兩人并排坐在石頭上”(碧)。兒歌和順口溜讀起來押韻、瑯瑯上口,形式生動活潑,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易于背誦與識記,也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形式。在寫字課堂教學中,老師如果能根據(jù)筆畫書寫的要點,間架結構的合理安排自編一些兒歌,可以讓學生牢牢地記住寫法要領,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里面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如學“愛”字時,“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們真可愛。”猜字謎、兒歌、順口溜識字方法,寓教于樂,幽默風趣,易學易記,既展現(xiàn)了語文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識字效果,真是兩全齊美。
2.講故事生趣。
我國歷史上流傳著一些膾炙人口的書法家的軼聞趣事。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講古代寫字家勤學苦練、獻身寫字藝術的故事,能喚起學生的信心,激發(fā)他們書寫的興趣。如:書圣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唐代寫字家鄭虔“以柿葉練字”的故事;寫字四大家之一顏真卿拜師的故事;宋代寫字家黃庭堅“觀槳悟筆法”的故事;鄧小平爺爺小時候?qū)懽值眉t圈圈最多的故事;蘇軾故居“墨池”的來歷。這些故事不僅讓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古老的寫字藝術,更激發(fā)了學生立志寫好字的愿望。這些故事也是寫字課中的調(diào)味品、興奮劑,適時講解,有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3.舒緩音樂添趣。
音樂與書法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音樂可以在書法欣賞、學生練寫等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在學生寫字課上,播放一些舒緩的樂曲,比如古箏、簫、笛子及琵琶等,可以讓學生們靜下心來,潛心習字。這種有聲有色的巧妙結合,使學生體會到寫字其實也是一種享受和快樂,習字效果會更完美。
4.巧編故事增趣。
巧編故事來識字,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于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shù)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fā)揮想象,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fā)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fā)展。
二、恰當靈活的示范引領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依據(jù)學生的這個特點,教師的準確示范是兒童最直觀最形象,最切實的榜樣。因此,要想讓學生把字寫漂亮、寫規(guī)范,教師先要做好示范,還要讓學生學會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漢字之美,尤其規(guī)范書寫漢字之韻。
1.基本姿勢示范。
學生書寫前,教師要強調(diào)書寫姿勢,要求執(zhí)筆方法正確,必須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即對學生的坐姿,執(zhí)筆姿勢進行示范。還要求學生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姿勢正確,松肩振臂,凝神靜氣,不僅是寫好字的前提,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2.引領、觀察字體結構、關鍵筆畫、變化部件。
漢字從結構上分獨體字和合體字兩類。合體字居多,又分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四類。寫字之前要通過觀察,判斷這個漢字的結構類型,不同結構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不同,教師要做出示范;要想讓學生把每個字寫漂亮、寫規(guī)范,就要選好字,抓住契機,抓關鍵筆畫(主要筆畫和易錯筆畫)進行講解。觀察主要筆畫。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兩筆是主要筆畫,把這一兩筆寫好,這個字往往就會顯得神采飛揚,舒展靈秀。如“優(yōu)”字,第五筆“豎右彎”就是主要筆畫,再如“麗”字,第一筆“橫”是主要筆畫。觀察變化部件。很多獨體字當它作了合體字的部件后,為了書寫規(guī)范與美觀,部分部件就發(fā)生了變化,如跌”字,部件“足”作合體字“跌”的部件是為了與“失”形成一個整體,“足”的最后兩筆就發(fā)生變化了。再如“襖”字,“衣”作部首時的變化;“船”字中“舟”在“船”中右邊不出頭了。當一些字變成偏旁時,這個字就要變形,像“女”變成偏旁時,其中的橫變成提,書寫時不超出右邊的撇;“雨”變成偏旁時,其中的豎變成點,橫折鉤變成橫鉤。觀察漢字的異同。比如“壁”“璧”、“師”“帥”,讓學生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的異同點和注意點.再模仿書寫。學生掌握了漢字間架結構、關鍵筆畫、及變化部件,并能均勻、協(xié)調(diào)、規(guī)范地書寫,他們從小就能體會到漢字本身的韻律美和結構美,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三、有規(guī)可循的書寫規(guī)律
漢字有許多規(guī)律可循,教學中必須認真找尋。比如書寫的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等寫字規(guī)則。寫字時的運筆也有規(guī)律可循,有人把它編成了兒歌:橫豎起筆要頓筆,下筆用力運筆輕,收筆稍稍往回轉(zhuǎn),橫折要有停頓筆,點要漂亮像水珠。在教形近字時.要強調(diào)有什么,不要說沒有什么。例如:教學“今”和“令”字時,教師要這樣告訴學生“今”的最后一筆是橫撇,而“令”的最后一筆是點。千萬不要說“今”字沒有點,否則你越強調(diào),學生反而要把這點給加上去。
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于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晴、睛,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lián)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晴”與“日”(天氣)有關;“睛”與“目”(眼睛)有關。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于掌握漢字的聲,又利于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四、形式多樣的品味評價
在寫字過程中,品味評價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脑u價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領悟?qū)懛āふ也罹?、建立自信,促使學生把字寫得既工整又美觀。下面介紹幾種品味評價的方法:
1.自我品評。
學會自我品評對于把字寫好顯得至關重要,因為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離不開行為主體的自我建構。只有當學生能夠正確品評自己所寫的字,明白其中的缺陷,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最終把字寫好。
2.小組品評。
在寫字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比較重視作業(yè)展示與引導品評,他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學生的寫字作業(yè)本放在實用投影儀上展示,然后師生共同品評。這種品評方法對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字,如某個部件寫得特別好,或針對某個部件書寫時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是這種典型品評所涉及的學生比較少,難以對所有學生的書寫進行及時品評。為了調(diào)動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之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評價,即以學習小組(八人)為單位。評價的具體內(nèi)容有:(1)展示書寫作業(yè),共同評價優(yōu)缺點,一人先發(fā)言,組內(nèi)其他成員進行補充;(2)請寫得好的同學介紹寫字經(jīng)驗并進行示范;(3)幫助后進學生把字寫好、寫規(guī)范。
3.教師品評。
作業(yè)批改時的品評。語文老師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老師每天都要批改學生的書寫作業(yè),但是許多老師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寫正確,批改時一般打上對勾或叉叉,這對于引導學生寫好極為不利。為了充分發(fā)揮品評的激勵導向功能,教師可以在批改符號上做文章,如:星級符號表示寫字有進步;“五角星”符號表示寫得又對又好(寫得特別好的可以畫兩顆)。
為了便于批改,教師可以把批改符號做成小紅花印章,批改時在學生作業(yè)上蓋上相應的符號。這樣,運用師生互相約定的各種不同符號進行批改,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進行表揚激勵,可促使學生把字越寫越規(guī)范,越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