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
01
有一次,寫稿寫到了凌晨12點多,忽然接到了老貓的電話。
我還沒有說話,她就在電話里面哭了起來。
原來是她分手了,男朋友不要她,他們之前計劃兩個月后結婚。
快三十歲的年紀了,還做著一份普通文員的工作,仿佛這一切都回到原點,她感覺天快要塌了。
她在那里哭得傷心欲絕,我在那里安慰她,心里卻覺得這是一件幸事。
為什么呢?因為她男朋友真的不愛她。
記得有一次去旅游的時候,住的酒店在4樓,沒有電梯,她男朋友一個人拎著自己的行李就上去了,剩下老貓一個弱女子提著一個沉甸甸的箱子,從一樓爬到四樓。
他不會看老貓的眼睛,對她說話沒有耐心,朋友圈也從來不曬她,甚至在公開場合都逃避她的親密動作。
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他不愛她,可是老貓依然覺得他是高冷性格,個性使然。
那個時候的老貓已經麻痹了,她覺得這是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必須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說好的怎么突然變卦了,他可是這個節(jié)點和我結婚的人啊,怎么能半路就撤退了呢?
她感覺奔潰,人生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未來一片迷茫。
幾年后,我再次見到老貓。
她依然沒有結婚,可是她卻不急了,她有男朋友,升職加薪了,想先談談戀愛再說。
她神采飛揚,仿佛變了一個人。
我嘲笑老貓到:“還記得多年前的一個夜晚,為了一個男人哭的死去活來嗎?”
她笑了笑,然后對我說了一段話,至今難忘。
她說:“后來我想了想,其實我不是有多愛他,而是對未來的恐懼。那個時候的我,快30歲了,工作不順,生活不順,身邊的朋友都結婚生子了,就特別想要抓住一段感情??墒悄阍较胍ゾo,它就溜得越快。
那段時間我特別焦慮,每天頭發(fā)大把大把的掉。因為焦慮,我竟然想著隨便抓住一個人的手走入婚姻。
我當時哭得那么傷心,到底是放不下這段感情,還是焦慮30歲的年紀?是因為焦慮!因為我到現(xiàn)在都記不清他為我做過什么事情,怎么可能是因為感情呢?”
她的話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放不下一個人,而是無法處理好那個焦慮的自己。
焦慮就像是一顆興奮藥,讓我們看不清愛情,更看不清人生。
有時候想想人生其實挺無奈的,假如你要三十歲才能結婚,但是你爸媽不允許,你的七大姑八大婆不允許,這個社會更加不允許。
你就應該在22歲的時候大學畢業(yè),在26歲的時候結婚生子,如果你晚了,你就會被貼上各種標簽,什么資深剩女,什么嫁不出去的賠錢貨等等,你要面對各種流言蜚語,你要接受整個社會的漫天敵意!
因為焦慮,有的人扛不住,投降了,最后潦草地選擇一份婚姻,將就著度過了一生。
他們始終沒有想明白一點:結婚是緩解了焦慮沒錯,可是結了婚就不會有焦慮了嗎?被催生、孩子的奶粉錢、學區(qū)房,哪一個不是焦慮的來源?
婚姻就像是一個放大鏡,讓幸福的人更加幸福,讓不幸的人更加不幸。
我喜歡韓劇《今生是第一次》中的一段臺詞:
因為是20歲,因為是30歲,馬上就要40了,把時間分成分秒,把自己關在那里面的種族,在這地球上,人類是唯一的一個。唯有人類會利用年齡這個缺點去花錢,會讓人去消耗感情。對貓來說,不管幾歲,都是同樣的一天。
02
因為經常去健身房的緣故,我認識一群人,準確的說是一群焦慮的人。
他們每天在跑步機上跑十幾分鐘,然后就坐在一旁的沙發(fā)上玩手機,呆滿了一個小時以后就回去。
玩手機在家里玩不好,為什么偏要來健身房?
他們回復我:在這里玩手機,人的心特別安定,特別舒心,在家里總是心浮氣躁,心情不暢。
來了健身房,我跑了十幾分鐘,健了身,心里很踏實,焦慮自然解除,玩手機自然開心,是健身房給他們營造了一種假象。
于是,他們每天都來健身,辦卡都幾年了,可是依然瘦不下去,體型完全沒有變化。
他們有一個問題沒有想清楚:我來到了健身房就等于已經達到一定運動量的健身了嗎?
我有一個朋友,每次感到迷茫和焦慮的時候,就會去買許多書。
可是他只是收到書的時候感覺非常踏實,然后看幾頁,最后再也不看了。
我還有一個朋友,她每次和老公吵架之后,感到無比焦慮,就會去買很多衣服。
可是她只是買來的時候就穿幾次,后來放在衣柜里就再也不穿了。
最近還有很多APP推出了知識付費課程,依然有很多人買,可是能夠堅持看完的人沒有幾個,包括我的這篇文章,能夠真正靜下心來讀的人也沒有幾個。
買書不讀的人,買衣服不穿的人,買了知識付費課程不看的人,大抵是同一批人,他們往往有一個幻覺:我買了,就等于我擁有了。
為什么會有這個幻覺?因為購買解決了他們的焦慮,可是購買和付費的這個過程,往往也是最容易的。
許多商家為了要把自己的貨賣出去,也是制造焦慮,比如大量的這樣廣告:
一個女人因為皮膚或身材不好,被丈夫無情拋棄,制造焦慮,最后推出他們的護膚品或者減肥茶,解決焦慮!
一個男人因為腎不好,被老婆嫌棄或出軌戴了綠帽子,制造焦慮,最后推出他們的某腎寶片,解決焦慮!
教育培訓機構只要喊幾句:“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馬上就有一大批焦慮的家長們排隊等著交錢補課,而且無論多貴都不嫌。
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制造焦慮,解決焦慮,哪怕存在的問題只是看起來解決了。
焦慮就像是一顆“全民高潮”的興奮藥,讓整個社會都陷入到一場自導自演的狂歡。
03
有一天,有源禪師來拜訪大珠慧海禪師,請教修道用功的方法。
他問慧海禪師:“您修道用功嗎?”
禪師回答:“用功!”
有源又問:“怎樣用功呢?”
禪師回答:“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有源有些不解地問:“如果這樣就是用功,那豈不是所有人都一樣?”
禪師說:“當然不一樣!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妄想,所以不同。”
以前我覺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專心做好一件事情,這是一種選擇,要做到很簡單,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不是,這是一種能力,不信你看那些焦慮的人,睡覺的時候能夠安心睡覺嗎?
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拉開,就是看他如何對抗焦慮。
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話很有用:
我認為一個人如果可以默默無聞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沒有名氣、野心和殘酷,不認為自己有多么重要,那么他可以活得相當快樂。
去除野心和欲望,活在當下,這就是解決焦慮最根本的辦法。
記得有一次去聽講座,有個教授說了一段話讓我醍醐灌頂。
讀書越多,你就會發(fā)現(xiàn)書海越廣袤,自己掌握的知識越少,這個時候你會焦慮,會恐慌,但是你不要怕,這個時候你就會升高緯度了,你要知道自己的疆域和邊界在哪里。
許多人說四十而不惑,是因為什么問題都懂了嗎?不是,是不疑惑,不焦慮,不恐慌了!
如果你現(xiàn)在感到焦慮,那么請升高你的緯度。
與君共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