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淑梅
(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旅游管理學院,江蘇揚州 225127)
針對職校文化課課程的改革在江蘇省已全面鋪開,教材的編排、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各類評價模式也呈現在我們面前。2016年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yè)學校共有1834人參加了此次考試。其中參加考試的高職學生916人,參加考試的中專學生918人。
考試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表1,我們不難看出中專生和高職生在文化基礎課筆試考試中的成績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平均分差距均在10分以上,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平均分差距接近20分。
那么在每門科目中客觀題和主觀題之間的得分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表2中所示進行分析(由于數學均屬于客觀題,所以不在考察范圍。僅就語文、英語和德育三門課程進行分析)。
表2
分析表2,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中專還是高職的學生,客觀題答題得分率都比較低,二者平均分差距也比較小;主觀題答題得分率相對較高,二者平均分差距相對較大。筆者為語文教師,參加了對語文學業(yè)水平測試的批卷工作,主要批改的是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小作文。筆者發(fā)現,中專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和對待試卷試題的答題態(tài)度與高職學生有很大差距。比如,小作文是小學生都非常熟悉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題目要求學生對這則故事進行復述,不少學生直接不寫,或把原文抄在試卷上,故而得不到分。
從上面兩張附表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筆試的學業(yè)水平測試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知識掌握的問題,但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類似一張試卷定終身的中學學業(yè)水平測試,對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能不能采用更靈活的考試方式對學生學業(yè)進行考察,值得我們探討。
在新課程、新教材的背景下,什么樣的考試模式才適合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讓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的教學實效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目前,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對象主要是三年級的學生。不僅僅有文化課,而且還有1~2門的專業(yè)課,有利于引導改善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為了迎接學業(yè)水平測試,突擊應付的現象比比皆是??荚嚱Y束后,如釋重負,對將來的學習往往產生不良影響。學生的評價體系應該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而非僅僅是要進行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幾門功課以及為迎接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兩三個月。
近年的文化基礎課試題題型結構在逐年進行改變,試題立意新穎、結構合理、由易到難,有利于學生的考場發(fā)揮。試卷既重視對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結果和過程評價,也關注學生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但還需注意:(1)應當注重建立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系統(tǒng),學生考試時丟分嚴重的恰恰是基礎知識。字、詞、基礎的運算都成問題,其他方面就更無從談起。(2)教學與考試中均要加強與現實問題的聯系,關注實際生活,聚焦社會熱點問題,要逐漸顯示出以現實生活情境為背景的題目的巧問巧答等。
但考試的方式主要還是筆試,考試的內容幾乎95%來自教材。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不僅僅重視課本內容,更注重實踐操作。學生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更應該成為評價的核心內容,而非“一紙定終身”的課本內容。
學業(yè)水平測試之所以放在三年級的上學期,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對老師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老師融入學生的學習中去,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有課程參與的能力。教師要具備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教師能根據學生的需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教師成為探究型的學習者和實踐者,才能以自身學習經驗和實踐能力,更好地指導、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1]李貽桂.改革高職教育考試方法的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4):75-77.
[2]王肇俊.高職護理教育考試方法改革探索[J].護理研究,2007(4):1029-1030.
[3]文濤.中等職業(yè)教育考試制度改革初探[J].煙臺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11):68,74.
[4]張躍年,羅建文.改革考試制度突出職教特色[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