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要: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然而詞匯習得一直是中學生英語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主要障礙。本文詳細闡釋自然拼讀法理論,結合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利用自然拼讀法中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與拼寫的關系記憶單詞。促使學生采用多樣的詞匯學習策略,提高學生詞匯學習效率,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中學英語:詞匯教學;自然拼讀法;應用
一、 問題提出
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貫穿了整個語言學習過程,詞匯量的儲備是順利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語言技能的基礎。正如語言學家博林格所言:“任何一個掌握了一門外語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時間都是花在掌握這門語言的詞匯上面的?!痹诮虒W實踐中,教育者發(fā)現(xiàn)詞匯量的大小對學習者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指出“沒有語法,我們可以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Wilkins,1972)。McCarthy(1990)認為:“成功地實現(xiàn)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的關鍵在于擁有豐富的詞匯量,而不在于語法掌握的有多好和發(fā)音有多標準。”由此看來,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詞匯學習是語言的關鍵,只有擁有豐富的詞匯量才能更好地用英語進行交際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語言學習者可以用短時間突擊學會語法,而浩瀚的詞匯海洋卻無法用畢生精力全部掌握。調查發(fā)現(xiàn)詞匯量是影響英語閱讀效率,制約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次才是精神狀態(tài)、閱讀技巧、背景知識、邏輯思維能力等。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對中學生詞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要掌握并使用1500-1600個單詞和 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所以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已經成為中學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然而,從我校英語教師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通常以兩種方法記憶單詞,一種是按字母順序死記硬背,另一種是依賴漢字注音拼讀來記憶。雖然也有學生具有按照音標記憶詞匯的意識,但因為不懂拼讀規(guī)則而導致拼寫錯誤百出,比如不知道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有多個發(fā)音音素或一個音素由多個字母或字母組合而發(fā)的音而造成字母混用的拼寫錯
誤。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拼寫錯誤是忽略了輔音字母或單詞中不發(fā)音的字母而造成字母的缺
失??傊?,由于學習方法不得當,我校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讀音靠老師教,記單詞靠死記硬背,遺忘較快,鞏固率低。至此,作為初級中學英語教師,正確引導中學生利用自然拼讀法記憶單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 自然拼讀法概要
自然拼讀法(phonics),又稱字母拼音教學,是通過教授學生字母與字母發(fā)音之間的關系進行閱讀和拼寫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自然拼讀法是來源于英國等英語為母語國家適宜兒童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guī)律。英語共有26個字母,同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可以有不同的讀音,而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又可以有相同的讀音。
國際音標是傳統(tǒng)的標音法,Phonics是針對學生學習特點的英語語音的注音系統(tǒng)。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與語音(sound)之間的對應關系,不用借助音標,看著字母就可以直接讀出該詞的發(fā)音,解決單詞不會讀,無法拼的問題。學生在熟悉這套規(guī)則后,可以依照讀音,猜出該詞的拼寫。做到看詞能讀,聽音會寫。學習Phonics之前,學生需要掌握26個英語字母的書寫及發(fā)音,之后學習 Phonics 語音體系,熟悉58個字母和字母組合的基本發(fā)音。在此基礎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熟練運用 Phonics。在掌握了Phonics后,學生的認詞辯詞能力會大大提高,增加詞匯量進而提高英語閱讀速度。借助自然拼讀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能自然流利地讀出單詞的發(fā)音,并在聽寫單詞時,按照拼讀規(guī)律能夠寫出該單詞。最終達到見到生詞就會讀,會讀的生詞就會寫,會寫的生詞就會說的學習目的。一旦掌握了這種方法,學生在詞匯學習上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終身。基于對自拼讀法的概述,我們發(fā)現(xiàn)自然拼讀法對于英語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勢:
(一) 有助于學習掌握英語語音與拼讀技巧
高敏(2005:62~64)認為自然拼讀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單詞拼讀和拼寫效率,并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該單詞,她還賦予了自然拼讀法以下三大特征:自然拼讀法可以彌補國際音標法教英語詞匯的缺陷;自然拼讀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促進其長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自然拼讀法可以與漢語拼音相結合,即充分運用漢語和英語的相似之處,促進英語學習者單詞拼寫和拼讀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對大多數(shù)單詞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從根本上擺脫死記硬背,大幅度提高詞匯學習效率,學得輕松才會有持久興趣。
(二)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強大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要想學好英語,就必須大量接觸,進行遠遠超越課本的大量的無障礙分級閱讀,了解語言所包含的文化。海量的聽讀,意味著語言現(xiàn)象的大量輸入,久而久之,沉淀為語感,英文自然地脫口而出,口語突破水到渠成。問學堂向學習者提供包含全球一流文明的閱讀計劃,通過語言內容學習語言形式,使英語閱讀與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 自然拼讀法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那么我們又應該如何在教學中實施“Phonics”教學呢?簡單來說,“Phonics”教學可分為四步:發(fā)音(Pronunciation)、拼讀(Spelling)、運用(Practice)、書寫(Writing)。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火眼金睛”。如學生學習了“bed”這個單詞,可以在卡片上直接出示“red, egg, help, pen”等單詞,讓學生對單詞的形成一個直觀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對其反復進行語音操練,強化對音素發(fā)音的記憶。endprint
2. “變臉”。以某個元音字母為母音,通過替換不同的輔音讓學生進行拼讀操練,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一些直觀的教具,如臺歷式的拼讀教具,讓學生總結詞語記憶規(guī)律,這一游戲能擴大和鞏固學生的英語詞匯水平,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散學生思維。
3. “異想天開”,即聯(lián)想記憶法。比如在六年級上冊出現(xiàn)了“ear”的這一單詞,可以用一段話,輕松記住末尾有“ear”詞形的許多單詞(包括拼寫和讀音):早上穿上(wear)衣服,突然聽見(hear)親愛(dear)的梨(pear)變成了一只大耳朵(ear)的熊(bear),使我害怕(fear)得流了半年(year)的眼淚(tear)。通過這種發(fā)散聯(lián)想,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發(fā)散思維,教授學習詞匯方法同時在無意間滲透給學生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
4. 聽音寫詞。就是根據(jù)單詞的讀音來拼寫單詞,是Phonics教學法的重要部分也是核心目標。讓學生通過其音形一致的規(guī)律去掌握記憶單詞的方法,基本步驟包括聽音、辨音、寫音,也就是教師由慢到快說一個詞幾次,讓學生辨出其中含有的音素,當學生正確聽出單詞含有的音不同,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把聽到的音寫出單詞。
四、 結語
本文從學生的詞匯學習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原因并運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語音和拼讀規(guī)則,打破單一的詞匯記憶模式,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本主義教育家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獨立的學習者。教師教學的重點不應是知識的傳授,而應在于方法的習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要想讓學生完全掌握和記住拼讀規(guī)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使拼讀方法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便于學習掌握。學生能掌握了英語拼讀技巧,攻破拼讀規(guī)律的難關,為輕松學好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要真正達到輕輕松松學好英語,還需要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注重全方位能力的培養(yǎng),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向45分鐘要效率。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成功地邁向輕松學習、快速學習、有效學習的知識高速公路。
參考文獻:
[1] Wilkins, 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A: MIT Press,1972.
[2] Harris T L, Hodges R E.(Eds.).The Literacy Dictionary: The Vocabula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K].Newark,Del: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95.
[3] 高敏.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英語教育,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