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何小艷,張 群,伍亞楠,張 倩,蔡宗娟
(陜西省鎮(zhèn)安縣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陜西 商洛 711500)
急救護理是臨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急救范圍廣,涉及很多科室的內容[1]。對危急人員的急救時間非常關鍵,是醫(yī)護人員面對緊急時刻應變能力的體現(xiàn),同時也考驗著醫(yī)護人員的心理素質和護理能力。提高急救護理的質量就等于是對患者的預后進行了改善,提高護理效果,也能夠增加危急人員的生存率,改善醫(yī)患關系。本文對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急救模式和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進行研究對比?,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在我院接受急救的100例危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颊呒本仍驗椋航煌ㄊ鹿?、打架斗毆等。通過損傷嚴重度程度評分(ISS)對患者進行評判。所選危急人員均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在接收急診、進行手術搶救、術后護理直到患者出院均采取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急救模式;觀察組采取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2.1 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急救模式
患者到達醫(yī)院時,醫(yī)護人員對其各項生命特征進行檢測,并對其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以患者實際病情、損傷嚴重程度為前提,作為把患者轉移入普通病房還是重癥監(jiān)護室的標準。
1.2.2 整體化急救護理前期
值班護士接聽到急救電話,迅速記錄下患者的大致情況、地點之類的。通知接診護士到崗等待,在此期間同時進行分派醫(yī)護人員,實施搶救手術的前期準備,安排病房等。
1.2.3 整體化急救護理中期
危急人員到達醫(yī)院后,醫(yī)護人員迅速制定搶救計劃,組建搶救小組,并對其損傷嚴重程度進行評估。急救護士先對其進行簡單處理,建立靜脈通道給藥、清理包扎傷口、止血等。若患者呼吸困難出現(xiàn)缺氧現(xiàn)象,應及時給其帶上吸氧罩,并服從于急救手術醫(yī)生的安排。一般的患者經過急救后,危險消除,送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續(xù)治療,醫(yī)護人員對其進行詳細、耐心的護理。若急救后,患者情況仍然緊急,將患者轉移入重癥監(jiān)護室,并由值班護士進行24小時密切關注。
1.2.4 整體化急救護理后期
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還包括患者急救結束后的一系列護理?;颊呓涍^生死關頭,心理很容易受到創(chuàng)傷出現(xiàn)心理問題[2]。此時醫(yī)護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交流,對其心理進行疏導,緩解負面情緒。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知識,術后康復要注意的事項。在面對患者的疑問時,要微笑、耐心的為其解答,與患者家屬共同協(xié)助患者接受治療。
對患者的急救效果劃分為痊愈、好轉、無效三個標準。痊愈:危急人員脫離生命危險,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無臨床癥狀;好轉:危急人員無生命危險,身體各項指標都趨向正常值,臨床癥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無效:經過急救后,危急人員的身體各項指標都沒有改變或是死亡。危急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劃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痊愈14例(28.0%),好轉30例(64.0%),無效6例(12.0%),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痊愈9例(18.0%),好轉24例(48.0%),無效17例(34.0%),總有效率為66.0%。
觀察組滿意19例,較滿意27例,不滿意4例,滿意率為92.0%;對照組滿意5例,較滿意19例,不滿意26例,滿意率為48.0%。
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的產物,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刻落實到了護理中,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大部分醫(yī)院都已經建立了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說明這種模式不僅能夠給患者帶來好處,還能夠給醫(yī)院帶來好處。隨著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的建立,在提高急救護理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但由于對質量要求很好,所以要定期對醫(y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核以及培訓,提高綜合能力、素質。
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與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它貫穿于急救工作的前、中、后期。為急救工作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能夠提高急救的有效率[3]。在轉移患者時,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是進入普通病房還是重癥監(jiān)護室,并且對重癥監(jiān)護室的患者進行24小時的觀察,密切關注其病情變化。急救完成后,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使其了解自己的病情狀況,疏導患者的焦慮、緊張、抑郁等負面情緒,能夠維持一種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但是在實施急整體化急救護理時,也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需要醫(yī)護人員在臨床治療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綜上所述,實施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能夠充分提高急救護理質量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與應用。
[1] 李淑霞.整體化急救護理模式在急救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6):237-238.
[2] 李桂琴,宋建文.一體化急救護理新模式在車禍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6,21(1):198-200.
[3] 劉紅霞,嚴玉蘭,袁少枝,等.三維護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質量中的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27(11):147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