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國在法制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尤其體現(xiàn)在民事審判制度的變革方面。社會在發(fā)展,時代也在不斷地進步,在這種情況之下,在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的過程中,就要積極與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相結合,積極反映時代變遷對其民事審判制度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從當前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審判制度的形成原因入手,探究訴訟文化變遷對民事審判制度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立與發(fā)展。
關鍵詞:訴訟文化;現(xiàn)代變遷;民事審判制度;變革
對于民事審判制度的變革來講,其自身的影響性因素是非常豐富的,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因素與文化因素等。而從我國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來看,現(xiàn)代社會在變遷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對民事審判制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與民事訴訟的和諧發(fā)展,在具體進行民事立法的過程中,要積極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正確看待社會變遷對其民事審判的影響,從而在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同時,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當前我國民事審判制度的形成原因分析
從民事審判制度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的民事審判制度是在革命根據(jù)地時期就已經形成,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在個別的細節(jié)方面有所調整,但是整體的框架結構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從我國目前的審判制度來看,審判權與訴訟權的比重不合理,導致其在具體的民事訴訟裁判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其不僅容易導致審判人員腐敗審判、審判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的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進行有效地保護。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當前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審判制度中,審判人員的權利過大,審判程序的規(guī)范性也比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法律的公正性。
二、訴訟文化下的現(xiàn)代變遷發(fā)展
(一)基于權利意識發(fā)展的變遷
對于權利意識來講,其主要表現(xiàn)在訴訟當事人的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在以前的訴訟制度之下,審判者是整個訴訟程序的主體,當事人基本上是沒有什么發(fā)言權的,只能在訴訟程序的推動下進行權利的主張。而在當下訴訟文化的影響下,實際的民事審判制度賦予當事人更多的權利,其可以主動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和基本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人權意識的有效運用,對于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進步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二)基于平等意識不斷增強的變遷
過去在進行民事審判的過程中,進行民事審判的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地位是不對等的,并且對待一些大型企業(yè)與個體工商戶等存在較大的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不能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xiàn)行的民事審判制度逐漸朝著主體平等的方向發(fā)展,比如公民與法人之間的地位平等、審判人員與訴訟參與人之間的地位平等。
(三)基于正當性意識轉變的變遷
對于正當性意識的轉變來講,其主要指的是審判過程與審判結果的正當性程度,又分為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說白了,也就是說,在進行具體民事審判的過程中,不僅注重其適用法律與實際案件的公正程度,還要充分保證整個民事審判程序的公正性,從而在提升審判質量與審判效率的同時,促進我國民事審判的進步與發(fā)展。
(四)基于非訴意識的退卻的變遷
非訴意識主要存在于過去傳統(tǒng)社會制度之下,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訴訟程序既浪費時間、金錢等,又不能更好地保障與主張自身的合法權益,所以,人們通常會放棄訴訟程序。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下,人們的思想觀念越來越受到先進思想意識的影響,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也越來越完善,人們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這也就大大加強了民事審判程序的應用程度。
三、訴訟文化的變遷對我國民事審判制度改革的影響
(一)權利意識與其他訴訟參與人權益保障的沖突
在訴訟文化變遷的影響下,訴訟參與人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但是,從我國目前的發(fā)展狀況來看,在現(xiàn)行民事審判制度之下,其對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權益的保護力度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比如,對于證人的作證制度,一些具體的保護條款并不能對其起到保護作用,很多證人出于擔心作證以后,自己的生活得不到正常的保障,出現(xiàn)很多證人不愿意主動作證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阻礙了我國民事審判制度的進步與發(fā)展。
(二)當事人平等意識與參與人權益保護不對等的沖突
近些年來,隨著我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我國在進行民事審判的過程中,逐漸開始主張當事人地位平等的思想,但是,在實際的審判程序的過程中,對于當事人地位平等的思想落實不到位。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了更好地踐行其平等意識,就要針對不同的當事人主體,設置相應的保護機制,從而促進其平等地位的落實與發(fā)展。
(三)正當性意識與民事審判制度價值目標的沖突
在現(xiàn)代社會之下,我國公民在實際進行民事訴訟參與的過程中,對民事審判制度的正當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針對此種情況,在進行具體審判的過程中,其不能很好地兼顧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其判制度的價值目標也產生一定的沖擊。因此,在未來的法治建設中,還要積極對此項內容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及時地調整。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訴訟文化現(xiàn)代變遷的影響下,我國的民事審判制度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訴訟文化作為文化軟環(huán)境對于民事審判制度的進步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民事審判制度的發(fā)展也要與社會背景、文化發(fā)展情況、經濟發(fā)展狀況等相融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和諧發(fā)展。因此,我國在進行法制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注意與其時代背景、訴訟文化等相結合,以此更好地促進我國民事審判制度的繁榮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蓉.訴訟文化的現(xiàn)代變遷與我國民事審判制度變革[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01):25-28.
作者簡介:
盛俊涵(1998.3~ ),男,漢族,浙江臺州人,本科在讀,浙江理工大學學生,研究方向:法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