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
與張宏偉老師相識,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
那時,我剛好有機會去北京亦莊實驗小學參觀學習,自此就知道了有“數(shù)學瘋子”之稱的宏偉老師,聽說他白天上課,晚上回家就觀摩白天的錄像課,全副身心撲在教學之上,心中對其常懷敬仰之心。
2015年,因工作變動,我與宏偉老師再次相遇,他作為我所在學校的特約指導專家,每月都會到校一次,與我們開展教研活動,幾乎每次,我都要上一節(jié)課,讓宏偉老師指導,師徒之情,一直綿延至今。
2013年起,宏偉師父開始在他原有的“五還原教學法”基礎(chǔ)上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全景式數(shù)學”的概念,力圖重建整個小學數(shù)學的架構(gòu)體系,五年以來,他不斷地為我們呈現(xiàn)全景式數(shù)學視野下的新型課堂,每次亮相,總能驚艷一片。
此次有幸觀看了宏偉師父的一年級新課《不一樣的比較》,看完教學視頻之后,我的心中留下兩個詞:安全、全人。
第一個詞:安全
孩子在什么時候會暢所欲言?當然是在他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時候,反之,當孩子處于緊張狀態(tài)時,即使你問他一加一等于幾,他可能都不敢開口回答。而宏偉老師的課堂無疑是能夠給孩子安全感的課堂,面對一群陌生的一年級新生,他并沒有急于開始上課,而是提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為什么上課要發(fā)言嗎?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要學會新知識,也有的很直接地說想要獲得老師的獎勵。張老師都報以微笑,最后,他給出了自己的觀念:發(fā)言,就是為了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所以發(fā)言,不論對錯,都值得贊賞。
是呀,多少孩子就是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敢犯錯的人生,又是多么令人害怕呀。所以我自己也常常對學生說:不要害怕犯錯,因為錯誤往往就是我們成長的契機。我們來到學校就是要不斷犯錯,不斷成長的,如果我們什么都是對的,那學習還有什么意義呢?
一個短短兩分鐘的課前交流,宏偉師父就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安全的課堂氛圍。
第二個詞:全人
宏偉師父的這節(jié)課脫胎于一年級上冊的準備課《比較》,整節(jié)課起于生活,繼之以思考,最終又歸于數(shù)學。
整個教學過程十分清晰流暢:出示三支長短不一的鉛筆,請孩子們判斷長短,并陳述理由。孩子們也很快能夠體悟并總結(jié)出比較的方法:1.對齊尾部,看頭;2.對齊頭部,看尾;3.對齊中間,看兩頭。
一般來說,這樣三種比較方法得出之后,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就已經(jīng)達成??珊陚ダ蠋焻s又常于平淡處作驚人之語:孩子們,除了這三種方法之外,你還能想到哪些比較長短的方法?臺下的老師一片嘩然,臺上的孩子一片愕然,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真的還有嗎?真的還有!在宏偉師父的耐心等待下,孩子們不斷表達著心中的想法:可以用尺子測量;可以交叉畫圓;可以定點比較……當限制思維的閘門被打開時,創(chuàng)意總是不斷閃現(xiàn),而正是在這樣的交流中,孩子們的思維持續(xù)不斷地向縱深發(fā)展著。
可精彩還未結(jié)束。宏偉師父接著又拋出幾個比較:聲音長短、線團長短、路途遠近、個子高矮等。通過這樣不斷地橫向拓寬,不斷地更新著孩子們的認知,最終卻又將“高矮”“遠近”都歸于“長短”之中。
短短一節(jié)課,孩子們在思考中不斷地進行深入探究,在知識上不斷地進行橫向拓寬,是為全人式的學習。
課結(jié)束后,我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上前圍著宏偉師父,不愿離去。我想,這或許就是對一位老師最大的贊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