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互聯(lián)網+”時代外賣騎手薪酬探究*

      2018-02-06 22:45:41周子凡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騎手用工薪酬

      周子凡

      (武漢工程大學 法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一、外賣騎手薪酬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提出:實施“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促進互聯(lián)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餐飲外賣就是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背景下的新興產業(yè),新行業(yè)產生新的用工形式,催生新的職業(yè),騎手就是其中之一。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民生問題,《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強調“加強對靈活就業(yè)、新就業(yè)形態(tài)的扶持”,“保障非正規(guī)就業(yè)勞動者權益”,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y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就業(yè)質量”新目標,順應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互聯(lián)網+”外賣配送領域,“提高就業(yè)質量”意味著要改善騎手就業(yè)環(huán)境,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勞動權益,讓騎手在有尊嚴的條件下工作,享有平等話語權,實現體面勞動,并從中感受到價值感和幸福感。

      當前,騎手身處利益鏈最低端,是各大主體爭相壓榨的對象,就業(yè)質量堪憂。外賣四大核心主體有各自利益訴求,平臺追求訂單量(抽成),商家追求銷量,物流追求收入,用戶追求準時,所有利益的實現都離不開騎手。騎手是“功臣”,卻沒能享受優(yōu)待,他們身背三重“大山”,承受著來自平臺、用戶及物流用工單位的各種嚴苛考核,壓力、風險堆積一身,收益卻只按件計酬,且罰多獎少,就業(yè)歸屬感和幸福感缺失。不僅如此,騎手遭受不公正對待,背黑鍋、受冤屈成了“家常便飯”。利益受忽視,在薪酬結算時,最終會體現為各種罰款、扣分、降級乃至開除等。眾口難辯,無處申冤,騎手維權舉步維艱。薪酬制度與騎手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獎懲有術、賞罰有度、勞企雙贏的薪酬體系才是餐飲外賣良性發(fā)展的基礎,因此,提高騎手就業(yè)質量,加大對騎手薪酬制度的理論研究意義重大。

      (二)實踐意義

      從用工模式來看,外賣騎手分為平臺專送騎手、外包騎手、眾包騎手和商家自送騎手。騎手因所屬平臺、用工主體不同,薪酬千差萬別。盡管薪酬計費各自為陣,但總體而言,工資給付多按件計酬。此外,為獎勤罰懶,薪酬體系還設有各種獎懲措施,如用戶評價體系、騎手等級制度以及各種罰款制度。中國外賣已走在世界最前列,“外賣+配送”已成“全球樣板”。在騎手薪酬設計方面,當前沒有可供借鑒的成熟經驗,我國只能在摸索中前行。由于騎手身份不明,勞動關系、勞務關系、雇傭關系、勞務派遣關系、自雇關系,抑或其他,法律關系界線模糊,司法判例尚無定論,導致騎手勞動定性處于盲區(qū)。為規(guī)避勞動用工風險,平臺及其他用工主體試圖利用新業(yè)態(tài)挑戰(zhàn)勞動法律,在薪酬設計上采用障眼法,薪酬標準含糊不清,獎懲規(guī)則隨意變化,而現有法律嚴重滯后對其無能為力。為彌補法律空白,切實保障騎手工資待遇,引導外賣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當前研究騎手薪酬制度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二、外賣騎手薪酬體系弊端

      在法律尚未規(guī)范管理外賣配送之前,平臺和各用工主體在薪酬設計上為所欲為,肆意剝削壓榨騎手,騎手苦不堪言。誠然,任何一個新興行業(yè)或職業(yè)的誕生與發(fā)展,都不可避免地會給當前社會帶來沖擊和挑戰(zhàn),政府應報寬容試錯心態(tài),但“包容監(jiān)管不表明不作為。”當前配送薪酬制度千瘡百孔,事關千萬騎手身家性命,不容小覷,政府應及時出手,適時糾錯。騎手薪酬制度弊端剖析如下:

      (一)勞動關系不明

      O2O模式下,餐飲外賣勞動用工呈現前所未有的特點:企業(yè)組織虛擬化、從業(yè)人員數碼化、就業(yè)場所虛擬化、工作時間彈性化、管理手段虛擬化、集體組織虛無化。傳統(tǒng)行業(yè)穩(wěn)定的雇傭關系逐漸被打破,“互聯(lián)網+”下的勞動用工更加靈活多變。平臺“關注價值實現及價值鏈(掙錢、省錢、省心)”,[1]它們通過外包、勞務派遣、眾包等復雜的程序設計隔離騎手,與騎手簽訂非勞動合同,從而甩掉人事管理“包袱”,達到“用工不用人”目的。還有平臺為避嫌疑,聲稱自己是第三方交易平臺,它們向騎手“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提供媒介服務”,兩者間非“外賣產品或服務交易的相對方”,非“勞動、勞務、雇傭關系”,它們“無法控制每一配送運單”,因此,騎手“因完成配送服務而遭受人身、財產損害,或造成第三方人身、財產損害”,平臺不承擔任何責任。而其他通過承包、勞務派遣等與平臺合作的用工主體,利用騎手對勞動關系、民事關系的認知缺陷,與其建立雇傭關系、勞務關系、承攬關系、合作關系等非勞動關系。在用工過程中,它們用迷惑性表象掩蓋事實勞動關系:弱化勞動管理元素,利用軟件和用戶評價系統(tǒng)管理騎手,騎手無需在固定時間、地點上班,從而使騎手“人格從屬若即若離”;[2]不與騎手簽訂書面用工合同,不配備員工名冊,使騎手組織從屬性無據可查;在支付勞動報酬時,它們或通過個人帳戶(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或直接讓消費者支付,使騎手經濟從屬性模棱兩可。此外,它們還將各種用工關系交叉融合,產生新的“四不像”關系,這種用工關系既非標準勞動關系,又不完全等同于民事關系,似是而非,難以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合理規(guī)制。

      勞資關系模糊,勞動用工無序,外賣騎手就業(yè)處于極度混亂狀態(tài),為定止紛爭,亟待司法判例給予指引。然而,在司法實踐中,平臺與類似騎手的網約工勞動關系認定尚無定論,法院判決顯得極為糾結。當前判例呈現三種傾向:1.僅認定勞動關系的訴求一般不予支持,如王哲拴(2014.12)、孫有良(2015.2)代駕司機訴億心宜行勞動關系案、“網紅”主播請求與經紀公司確認勞動關系案(2017.2)、游戲主播狀告平臺要求五險一金案(2018.2);2.在侵權案中涉及責任承擔時,法院傾向于讓平臺承擔部分責任,如代駕司機撞倒騎車老伯案(2015.3)、外賣小哥撞傷路人案(2018.3)、郭靈迪訴河貍家與美睫師侵權案(2015.9)、女子網約上門美容遭灼傷雙眼案(2017.8),案件以雇傭或居間關系定性,不進而認定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淺嘗輒止,謹慎判決,以避免勞動關系的泛化;3.定性為勞動關系的案例極為罕見,如“好廚師”APP網約工勞動爭議案(2017.6),雖讓人看到些許曙光,但仍有許多細節(jié)問題亟待解決。“同事不同判”,同樣的用工模式,不一樣的法律后果,“互聯(lián)網+”勞動關系“定性”沒有定力,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歪風邪氣,平臺和用工主體趁機“渾水摸魚”,騎手等網約工勞動權益屢遭侵犯。身份定位是勞動保護的前提,事關可否得到傾斜保護,對千萬騎手至為關鍵。騎手法律地位不明,用工定性不清,權利規(guī)定不詳,其勞動權益保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旦遭遇勞動糾紛,騎手必將陷入維權無門的窘境。

      (二)社會保障缺位

      業(yè)績考量“唯快是圖”,“多送多得”按件計酬,送餐延時、客戶差評重罰,蠻橫無理的管理給騎手按下了“加速鍵”,逆行、闖紅燈、邊走邊看手機搶單、打電話,騎手一路上演各種“速度與激情”?!俺T诤舆呑?,哪有不濕鞋”,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終將難逃交通意外,然而,在涉及騎手傷殘賠付時,平臺和用工主體卻互“踢皮球”。除平臺專送騎手有社保外,其他騎手大多沒有社保。外包騎手由外包公司自行招募,平臺無須“供養(yǎng)”。外包公司則因騎手流動性過大,只愿為一年以上的騎手繳納社?;蛸徺I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眾包則更加徹底,騎手自備智能手機、自行下載安裝眾包App,自備交通工具,自行注冊并將銀行卡捆綁,經簡單培訓便可搶單賺薪。眾包騎手貌似沒有雇主,自謀生路、自擔風險,“五險一金”很少有人繳納。外包、眾包騎手中,法律意識較強的少數騎手會自愿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最高賠付額10到50萬不等,每天扣3元左右,或購買意外醫(yī)療保險,最高賠付額2到5萬不等。社保和商業(yè)險種賠付情況有著天壤之別。社保屬于強制保險,其中,醫(yī)療保險由企業(yè)和個人共同繳納保費,工傷保險完全由企業(yè)承擔。而騎手購買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或意外醫(yī)療保險卻由其獨自支付。并且,工傷保險的范圍和保險力度都相比較大。工傷保險傷殘評定可以履蓋商業(yè)保險,但商業(yè)保險卻不能履蓋工傷保險。工傷保險的醫(yī)療費據實全額支付,而商業(yè)保險有最高限額限制,賠付金額預先確定。因此,沒有社保,騎手人身權益將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用戶評價失靈

      忠誠的用戶對商家、平臺有很強的消費黏性,復購率上升促生廣告效應,能帶來長遠利潤。用戶忠誠度由其滿意度因素決定,承擔“最后一公里”任務的騎手是用戶在網絡訂餐中唯一能見的“活人”,騎手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用戶滿意度,因此,在經歷了“燒錢”“跑馬圈地”之后,各大外賣平臺均集中火力比拼服務品質,強化用戶消費體驗,在薪酬設計上也相應引入用戶評價機制。用戶享有“帝王之尊”,但“帝王”也可能情緒多變,在評價騎手服務質量時,若平臺過分信賴用戶評價甚至對其是否“信口雌黃”不加分辨,那么這樣的薪酬設計就會誤入歧途。具體而言,用戶評價存在以下缺陷:

      1.道德評價可控性差

      用戶滿意度是“顧客預期、感知質量、感知價值之間相互比較和作用的結果”,[3]是用戶“期望值與實際享受到服務的吻合程度或者是差異度,它并非一個絕對的數量”。[4]是否滿意是一種主觀評斷,是心理狀態(tài),這種情感感受因人而異。用戶個體差異大,氣度促狹或豁達寬容,對騎手的感受不同,即使同樣的服務,也會因用戶當天的心情(煩燥或喜悅)不同而遭遇不同。“公眾認知、服務質量、服務價格、顧客忠誠”,[5]以及用戶對時間的敏感程度、以往的配送遭遇等心理因素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用戶滿意度水平。因此,用戶評價飄忽不定,很難把握。

      此外,用戶評價中的核心要素即騎手服務質量標準嚴重缺失,且當前立法極為簡略,難以評判騎手服務水平?!锻赓u配送服務規(guī)范》主要規(guī)定行為規(guī)范,即“輕聲敲門”、禁止進入用戶家中、禁止收取小費等,對取餐、送餐并沒規(guī)定明確的時間?!毒W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衛(wèi)生準則,即“保持個人衛(wèi)生,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定期進行清洗消毒”、“保證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污染”,此外,并無更多要求。沒有全面的評價標準,致使用戶評價無所遵循。諸如送餐延時、飯菜變冷或不合口味、騎手沒有微笑或頂撞用戶等,用戶都會給出差評。甚至,還有些用戶不負責任、毫無理由地給差評。有報道稱某騎手因差評被罰200元,導致兩天奔波的收益歸“零”,當騎手詢問用戶給差評原因時,“姑娘很客氣,說自己隨便點的”。因人而異,又無標準,用戶評價很難保證客觀、公正。

      2.用戶好評占比太重

      盡管用戶評價可控性較差,但卻在騎手薪酬考核中占據核心地位,用戶評價直接與騎手業(yè)績考核、級別晉升、工資待遇等掛鉤,甚至直接點中騎手“死穴”。平臺注重數據統(tǒng)計,為維持好評率,平臺或用工主體會施壓讓騎手向用戶索要五星好評,并規(guī)定一個月好評數量不達標(如不夠35%),會扣除部分工資,并進而壓低送餐單價。用戶好評以積分形式體現,積分對騎手級別認定意義重大。各大平臺都有等級森嚴的晉升體系,如“餓了么”蜂鳥眾包等級分為金牌、銀牌、銅牌、普通蜂鳥。百度外賣分為普通騎士、青銅、白銀、黑金、鉆石、圣騎士和最高階神騎士。美團騎手等級分為普通騎手、銅牌、銀牌、金牌、鉆石騎手。好評積分累計達到一定數額,即可晉升相應等級,如神騎士需要3000用戶好評。騎手級別不同,獎金不同(如鉆石騎手獎勵280元),每單額外獎勵不同(如金牌蜂鳥每單獎2元),等級特權也不同(級別高的騎手可接距離近、酬金高的單子,且同時接單量相應增多)。相反,騎手如果收到差評或投訴,積分被扣,等級降低,騎手獎金、特權隨之下調。用戶評價設置初衷是為提高騎手服務質量,但平臺將其作用無限夸大,一個差評、一個投訴,騎手都將面臨重罰甚至解聘。爭分奪秒“餓著肚子給別人送飯”,騎手卻時常遭受種種懲罰,這種用戶評價制度太不合理,太過冷漠無情。

      3.評價標準踐踏人格尊嚴

      在平臺看來,騎手既是送貨員又是服務員,不僅要滿足用戶物質需求,還要滿足其精神需求。笑臉相迎、不頂撞不辱罵,甚至要做到“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送餐費如此低廉(如3元),卻要承載如此重任,騎手權利義務配對極不相稱。當騎手面對用戶時,必須打起精神、調整心態(tài),以身不由已的微笑甚至以討好的心態(tài)來換取用戶好評,從而獲得微薄的收益(有平臺規(guī)定1個好評獎1元)。我國《憲法》第38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薄秳趧臃ā?、《勞動合同法》均有禁止侮辱勞動者的法律規(guī)定,而平臺強求騎手以微笑換取收益,這種做法顯然是對騎手人格尊嚴的褻瀆。

      (四)企業(yè)處罰不當

      企業(yè)對員工進行考核獎懲,執(zhí)行的是“家法”,但“家法”不能與“國法”相抵觸。企業(yè)施以處罰,應具有法定權限。當前處罰權存廢問題理論上爭議激烈,實踐中卻無人受理。當騎手對處罰不服發(fā)生爭議時,法院卻置之不理。法院認為處罰屬于內部管理問題,不屬于勞動爭議,因此將之排除在外。行業(yè)混亂,以罰代管,賞罰不明,獎懲無度,外賣平臺和用工主體的處罰問題值得深究:

      1.處罰權于法無據

      “誰有資格設定罰款”必須由法律授予而不能自我設定。從行政法角度分析,罰款是一種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企業(yè)作為一般民事主體,顯然不能越權行使。從勞動法角度分析,“勞動關系領域不宜適用‘法無禁止即為權利’原則”。原因在于該原則所指為“權利”,其適用對象為平等主體,而企業(yè)處罰權所指為“權力”,處罰手段具有強制性,騎手既使心有不甘,也只能被動接受,并且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地位并不平等,存在較強的人身依附性,因此,該原則不能適用于勞動領域,不能用于說明企業(yè)處罰權的正當性。從民法角度分析,“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企業(yè)罰款克扣工資,侵犯了騎手財產權。

      企業(yè)處罰權的最初依據是1982年實施的《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該條例早于2008年被廢止,現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均無明確法條授予企業(yè)處罰權?!秳趧臃ā返?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guī)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钡摲l極為簡略,處罰權是否包括在規(guī)章制度中沒有明示,處罰權如何“依法建立”、適用范圍、罰款幅度、次數以及程序等沒有細則規(guī)定。《勞動法》規(guī)定的處罰手段僅有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違反規(guī)章制度或勞動合同)、按約定支付違約金(勞動者違反保密義務或競業(yè)限制造成損失),并未提及罰款處罰問題,因此,企業(yè)處罰權于法無據。此外,“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救濟途徑有限,即“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所受處罰只是“情節(jié)嚴重”時,受到“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等非實質性處罰。與此同時,目前對單位規(guī)章制度缺少“違法審查機制”,只要沒有舉報就無人過問。正是由于違法成本太低,導致一些用人單位無所顧忌,任性而為,各種奇葩的懲罰制度屢屢見諸報端。

      2.處罰太任性

      賞罰分明,獎懲有度,這是薪酬考核的最基本原則。當前,騎手薪酬設計罰款太重,罰多獎少,獎懲嚴重失調:

      (1)超時罰款嚴苛。由于缺乏“標準化的業(yè)務指導”,當前“終端配送系統(tǒng)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快速、準確、安全”。[6]各大平臺對準時率都有嚴格要求,如“餓了么”金牌蜂鳥準時送達率≥95%。用戶至上,為滿足用戶快捷、準時需求,平臺都對時間進行了量化,“單均配送時長”不斷壓縮刷新,從45分鐘縮短至30分鐘甚至更短,但預估時間很少考慮送餐途中的不可控因素,如天氣原因、道路交通狀況、商家出餐時間以及其他一些未知的突發(fā)情況等,因此,騎手實際可控的送餐時間往往比預估更短。從用戶下單開始,“配送智能調度系統(tǒng)”就提示騎手預計送達時間,然后就開始一分一秒地倒計時。時間上的量化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也誤導了用戶,用戶理直氣壯地根據送餐準時與否,對騎手進行評價。除差評、投訴處罰外,騎手超時,平臺還會讓騎手對超時訂單即時賠付。“餓了么”的“準時達”,賠償金額=超時分鐘數×0.1元,“美團”的“準時?!毖诱`險,賠償金額=本單實際支付金額×0.03。騎手超時將被平臺罰30、50、100、500、1000元不等,如果因送餐延遲導致用戶退款,騎手還要被扣200元。如果騎手提前點擊確認送達,將被平臺罰1000元。某平臺一騎手一天闖19次紅燈,但卻由于一單超時5分鐘,被平臺罰100元。每單配送費平均5元,騎手全天頂多接30單左右,一天風里來雨里去,一次超時處罰等于一天白干。相反,平臺對準時送達并沒有太多獎勵,一單準時送達獎1元或2元??琳陀诨ⅲ瑖揽恋某瑫r罰款無異于“猛虎”。

      (2)用戶評價罰款太重?!懊繂螔?塊限時30分鐘,美團騎手差評一次罰款二三百元”,類似的新聞幾乎天天報道。差評罰款各平臺規(guī)定不一,標準隨意,罰款力度大且一次數罰。一次差評,罰款數額為20、50、100、200、300、500元不等,“一個差評就可能讓他們一周的勞動化為烏有”。不僅罰錢,還要扣積分,并且差評達到一定數額還要重罰,如一個月3個差評除罰150元外,還要扣除當月30%工資。此外,有些差評規(guī)定極其無理,如某平臺規(guī)定,一個差評,沒有評論罰10元,有評論罰20元。比差評更為嚴厲的就是客戶投訴,一次投訴,扣積分并罰500、600、1000、2000元不等或直接辭退。相反,一個五星好評獎0.5、0.8、1、2元不等。

      處罰幅度應限定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即“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無論超時罰款,還是用戶差評、投訴罰款,動輒1000、2000元,這樣的單筆罰款額遠遠超過騎手平均月工資(5000元左右)的20%,再加上單月積累罰款,騎手面臨重罰早已痛苦不堪。

      (五)計件薪酬粗暴

      當前,外賣騎手按件計酬,具體模式分為四種:1.底薪+提成(或業(yè)績),如每月保底600單或每天保底搶20單,底薪2800元,超出部分,每單3元(或完成600單獎300元);2.無底薪,每單有固定提成,如5元/單,或每天(每月)保底單量以內,每單提成5元;3.無底薪,每單按階梯計費。單量越高,每單抽成越高,如100—300單,3元/單,300—450單,5元/單……650單以上,8元/單,超過1000單,超出部分每單提成10元;4.平臺搶單,商家根據距離自行設定送餐費。這種計酬主要針對眾包模式,眾包騎手通過平臺搶單,無底薪,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按件計酬、多勞多得”的薪酬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騎手送單積極性,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卻是下要保底,而上不封頂。計件薪酬讓騎手變得不理性,甚至忽視休息與生命安全。計件制是“現代的奴隸制度,是對人性的殘害”,是“文明社會的倒退”。[7]為了拿底薪,騎手必須跑夠每月或每日既定單量;為了得到更高抽成,在階梯計費制下,騎手不停給自己加碼;在眾包制下,為了生存,沒有底薪的騎手只得拼命;為了跑量,湊積分,提升等級,很多騎手甚至自愿開啟“全年無休”模式,形成“隱形強制加班”。送單量沒有上限,分派的訂單不許拒絕,永遠止境的欲望驅使騎手“一路狂奔”,他們已然變成了互聯(lián)網新時代的“駱駝祥子”。可悲的是,騎手限于所受教育并不反抗,認為“多工作就能多拿工資”合情合理,很少質疑勞動定額的合理性,盡管他們要非常努力工作,才能拿到市場平均水平的工資。由于用工單位有自主經營權,政府對其計件制及勞動定額等往往并不干預。無人反對,無人監(jiān)管,正是基于此,計件工資得以大行其道。

      三、外賣騎手薪酬體系完善建議

      餐飲外賣新業(yè)態(tài)突破了傳統(tǒng)管理模式,給行業(yè)監(jiān)管帶來新的挑戰(zhàn)。在法律更新“青黃不接”之時,監(jiān)管部門應及時出臺外賣行業(yè)管理標準,督促平臺和用工主體自覺履行社會責任,針對騎手薪酬弊端,可從以下方面著手改革:

      (一)提供差別化保障

      勞動關系、民事關系邊界模糊,在各用工關系判定標準尚未明晰之前,騎手角色定位將撲朔迷離。我國勞動立法“機械”地保護勞動關系,這使得非勞動關系的騎手被排除在外。傾斜保護目的在于追求實質公平,王興全認為“傾斜保護勞動者而非一定是勞動關系”,無論用工關系多么復雜多變,“不應也不可能以舍棄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為代價”。無論外包、眾包亦或其他,無論簽訂的是勞動合同,還是非勞動合同,騎手無疑都是勞動者,理應得到勞動保護。當然,如何保護,“度”的衡量很難拿捏,保護過度或保護不足都不利于經濟發(fā)展。僅為保護勞動者,就強行認定勞動關系邏輯錯誤,一旦監(jiān)管、社保責任加大,平臺必定提高收費比例,騎手收入必將下降,“互聯(lián)網+”發(fā)展必將停滯不前,因此,政府需兼顧勞動者保護與經濟發(fā)展,考慮平臺承受能力,考慮“互聯(lián)網+”國家戰(zhàn)略行動計劃的實施及長遠發(fā)展。此外,還需權衡意思自治與法律強制問題,充分尊重當事人選擇,允許雙方建立非勞動關系,即使建立勞動關系,平臺也可用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降低用工成本和風險。但若出現惡意掩蓋事實勞動關系現象,則需嚴格審查合同內容,若實質構成勞動關系,即使簽訂其他協(xié)議,也不予以認定。在勞動用工不易界定,社保政策難以對接的當前,我國可彈性立法,對不同用工進行差異化規(guī)定,“分類調整、區(qū)別對待”。[8]

      1.外賣騎手的分類保護。將用工關系分為標準勞動關系和特殊勞動關系。放寬標準勞動關系的認定,不要求“三屬性”全部具備,以經濟和組織從屬性為輔助標準,以人格從屬性為核心標準,“只需達到優(yōu)勢證據程度,甚至最低限度的控制也可被認為整體上有效控制員工”。標準勞動關系的權責利適用勞動基準法的規(guī)定。將雇傭、勞務外包、眾包等靈活就業(yè)視為特殊勞動關系。借鑒勞務派遣制度,將平臺作為勞動關系主體,明確平臺角色定位,規(guī)定平臺、騎手的權利義務。在報酬給付方面,比照薪金做法,適用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保障騎手基本生存權利;在人身保護方面,比照社保制度,優(yōu)先適用工傷保險,在“互聯(lián)網+”穩(wěn)健發(fā)展之后,再逐步解決養(yǎng)老及醫(yī)療保險等問題;在糾紛解決方面,創(chuàng)建多元化解決機制?,F行“一裁兩審”模式難以快速有效地解決激增的勞動糾紛,為“增效提速”,需繼續(xù)擴寬騎手維權渠道,組建平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成立社區(qū)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和行業(yè)性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創(chuàng)建網上法庭、網上勞動仲裁等,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2.社保繳納的分類規(guī)定。不能靠克扣騎手的“五險一金”掙錢,“不能為了利潤去犧牲員工60歲之后保命錢”,當前,依靠廉價勞動力謀利的模式亟待改變。企業(yè)家應兼顧利潤與社會責任,為勞動者社保買單。借鑒“普享性原則”,將社保覆蓋所有騎手。參保制度可彈性設置,標準勞動關系的騎手,其社保費由用工主體繳納。特殊勞動關系的騎手,其繳費率可區(qū)別對待,騎手可根據收入情況選擇按月、按季或按年繳納。同時,考慮到“同時同一勞動者不能重復開戶繳費”,為解決騎手兼職“五險”不能分繳難題,“應盡快建立可分項繳納的社會保險繳納規(guī)則”。

      (二)完善用戶評價指標

      用戶滿意是內心感受,如何量化并讓外界感知,需要“通過一系列指標體系來客觀真實地反饋客戶體驗”,[9]指標必須可度量,即“指標因素具有可衡量、可統(tǒng)計的性質”。[10]有學者認為評價可以考慮服務人員的溝通性、服務的安全性與可得性等。還有的認為可參照的因素“剔除貨品質量這個維度,歸納成8個維度,15個指標”。[11]

      鑒于外賣配送的特殊性,應謹慎選用騎手評價指標。首先,應遵循敏感性原則,考慮消費者偏好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yè)、不同類別的消費者分別設計,不能一概而論。其次,須遵守有效性原則,針對騎手在年齡、身體狀況(如聾啞、眼疾)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指標設置應因人而異。最后,評價指標還應體現外賣騎手崗位職責,可從以下方面細化評價指標:1.有形性:騎手應具有可識別性,應穿著騎手制服;2.響應性:騎手應及時應達,保持溝通暢通;3.可靠性:騎手應持健康證上崗,核對餐點包裝產品,保持配送容器清潔無毒,確保餐盒在配送中完好無損;4.準時性:騎手應按預定時間準時送達,但遇極端惡劣天氣,配送可適當延時;5.禮儀性:態(tài)度恭謙有禮,輕聲敲門并禁入用戶家中。

      此外,改革用戶評價制度,還要降低其考評占比,騎手的業(yè)績考核中,用戶評價比例不應超過20%,且用戶差評、投訴罰款應大幅降低。為提升用戶滿意度,平臺及其他用工主體還應針對騎手入職門檻低、學歷低等現狀,加強騎手忠誠度、配送技能、服務質量等培訓,大幅提高騎手獎勵措施,以增加其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為約束騎手,還可建立保證金制度以賠償用,因配送服務不當而遭受的損失。

      (三)約束企業(yè)處罰權

      企業(yè)處罰權雖無法律授權,但“在社會中仍然具有慣性,并實際存在”,當前完全取締并不現實。處罰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手段,只有把處罰權關進法制的籠子,讓處罰合法合理合情,才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首先,應明確處罰權的先決條件。平臺不能僅僅因為騎手態(tài)度不好、延時送餐、用戶差評或投訴,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簡單處以嚴罰,騎手受罰須具備法定條件?!豆べY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16條規(guī)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可見,制定處罰時要先界定騎手“本人原因”,明確經濟損失范圍,界定損失達到處罰的程度,以及處罰騎手的幅度等,不能由平臺率性而為。其次,處罰權的制定與實施應遵循法定程序。平臺和用工主體所定的處罰規(guī)定與騎手切身利益相關,處罰規(guī)定制定時應走“民主程序”,聽取騎手意見或與工會(職代會)協(xié)商,制度出臺后須“以合法的方式”予以告知。但當前實際卻是,外包企業(yè)多為中小微企業(yè),沒有職代會,且騎手流動頻繁,組織凝聚力不強。眾包騎手更是游兵散將,互不認識,一盤散沙。因此,平臺或用工主體制定處罰事項很難集中體現民意,只能“一言堂”。但“勞動者的聲音不應該被忽視”,作為一個全新的業(yè)態(tài),外賣行業(yè)僅僅靠企業(yè)自律顯然不夠,應“通過參與、談判、影響和控制以及問責制度的能力提升來保障勞動者自我預防能力”,[12]外賣行業(yè)應及時組建行業(yè)協(xié)會,出臺行業(yè)規(guī)范,統(tǒng)一處罰措施,以規(guī)范行業(yè)管理。平臺和用工主體也應建立工會,由工會代表騎手“民意”,與企業(yè)展開集體協(xié)商,就處罰事宜訂立集體合同。或借鑒德國勞資共決制,“以職工參與以公司規(guī)模(雇員人數)為標準,凡是達到一定規(guī)模的公司都應當實行共決制”。[13]當騎手人數達到50人時,可選擇代表參與談判。

      (四)設置合理的配送時間

      以快慢訂獎懲,在計件制下,騎手自然會本能地提高送餐速度,平臺不宜在速度上再設定嚴苛的時間步步緊逼。“壓縮時間,就是在拿騎手生命開玩笑。”對騎手來說時間意味著用戶的五星好評、意味著每單提成、意味著差評、罰款甚至被開除。在時間鞭策下,騎手像鐘表上了發(fā)條,爭分奪秒甚至疲于奔命。時間考核變相地鼓勵騎手闖紅燈、占道、逆行,不惜以犧牲交通安全為代價;為爭奪時間,嫌商家出菜慢,騎手不惜犯規(guī),親自進入后廚炒菜;為趕時間,騎手違反停車規(guī)則無奈著急下跪;因為送餐超時,騎手在電梯里急哭……平臺只看數據,不講人情,只看收益,無視他人生命,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而實際上,平臺用“一刀切”的辦法統(tǒng)一時間,該做法極為不妥?!皶r間敏感型客戶,愿意支付較高價格以獲取較短的時隙;價格敏感的客戶,愿意等待較長的時隙以支付較低的配送時隙價格”。[14]可見,用戶對送餐時間要求并不一致,因此,送達時間應彈性設置,依客戶具體情況,按需設置并配以相應的送餐單價。另外,平臺還須充分依據大數據技術,根據送餐點到點餐者的距離,充分考慮送餐過程中的各種意外和突發(fā)情況,針對天氣惡劣程度、交通擁堵情況,綜合定出送餐時限,時間起點應從商家出餐時起算,而不是騎手接單之時。對送餐延時的騎手,也不應一律處分,如果沒有超出合理的期間,或用戶并不責難,平臺應對該騎手寬容對待,不予處罰。時間考核設置人性化,才能體現騎手體面勞動的立法宗旨。

      (五)改革計件薪酬

      騎手實行的是“按件計酬、多勞多得”工資制度,但“按件”即送單量是否要保底,“多勞”是否意味著接單越多越好,工時是否要加以限制,以及按件計酬是否要與最低工資銜接等問題,尚需法律解答。遺憾的是,諸如此類的勞動定額問題當前立法尚未涉及?!秳趧臃ā返?7條規(guī)定,“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集體合同法》第10條只對“勞動定額”協(xié)商程序進行了規(guī)定。作為唯一的行業(yè)規(guī)范,《外賣配送服務規(guī)范》并未對平臺、用工主體、騎手三方權利義務進行劃分,沒有涉及薪酬問題。立法的空洞與滯后,導致當前外賣行業(yè)亂象叢生?!笆芾骝寗?,企業(yè)往往趨向于減少勞動定員和增加勞動定額”,[15]騎手面臨的現實就是:每單配送費降低,每日、每月跑單量上漲。

      “多勞多得”薪酬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騎手積極性,但計件制極易侵犯騎手休息權和勞動報酬權。很多騎手從上午10點干到晚上10點甚至更晚,“不能拒單,沒有加班費?!本駹顟B(tài)與交通事故密切相關,長時間的勞累必然會影響騎手在交通行駛中的判斷能力,導致交通事故頻發(fā)?!皠趧佣~是衡量勞動者在生產中付出勞動量和貢獻大小的尺度。定額制度不完善就無法科學的對職工進行考核,計算的勞動報酬也就失去了準確性”。[16]“如果大部分勞動者需要靠超時勞動才能完成勞動定額,或掙得相對體面的收入,說明該勞動定額或計件單價不合理,應予以調整。”當前,改革騎手按件計酬,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從宏觀上來說,需要法律對定額以及計件單價有一個標準型的規(guī)定”,[17]然后平臺或用工主體根據實際,在標準幅度內,由工會或行業(yè)協(xié)會協(xié)商確定一個具體的標準;2.外賣配送行業(yè)應建立包括“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勞動定額、勞動定員和勞動負荷在內的標準體系”。計件單價及送單定額,可以綜合考慮“定單的價格、最低工資、工資指導價位、勞動力市場價格”,跑單量應保證90%以上的騎手在法定工作時間內能完成,每單配送費應結合本地最低工資與勞動力市場價格加權平均取值。應提高騎手配送費,降低跑單沖動,“限制一天任務搶單總量或在一個時間段內限制任務搶單量”,以保證騎手有足夠的送餐時間,從而避免因訂單多、時間緊而導致違反交通法規(guī),引發(fā)交通事故;3.需考慮計件工資與最低工資的銜接問題。《最低工資規(guī)定》規(guī)定,“實行計件工資或提成工資等工資形式的用人單位,在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基礎上,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相應的最低工資標準”。平臺或用工主體如何證明其勞動定額是否科學合理,這在司法實踐中還是個難題,我國立法應及時解答此類問題,行業(yè)協(xié)會也需在實踐調研基礎上,明確最低工資與跑單量、工作時間、每單配送費之間的換算公式;4.依據《勞動法》第37條規(guī)定,在計件工資制下,騎手超過標準工時以外的工作仍可獲得加班費,因此,騎手薪酬改革還需圈定騎手工作時間范圍,以保障騎手休息權和獲取報酬權。

      [1]張廣斌.物流信息化與行業(yè)趨勢分析[J].價值工程,2017,36(31):94.

      [2]全軍,吳克孟.“互聯(lián)網+”經營模式下勞動關系認定的把握尺度[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7,32(3):45.

      [3]于晶,龍騰,劉吉成.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顧客滿意度評價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J].時代金融,2016(14):182.

      [4]劉寶東,袁象. O2O電子商務模式下物流服務的客戶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6,35(23):124.

      [5]鄧必年,覃慧.順豐速遞的客戶滿意度研究[J].物流科技,2017(09):60.

      [6]吳照娣,王璐瑤,方妍.O2O模式下快遞企業(yè)配送終端的定位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05):166.

      [7]胥祥忠,崔石磊.給你自由:非制式時間管理[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57-58.

      [8]謝增毅.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模式的轉變[J].中國社會科學,2017(2): 130-131.

      [9]謝鵬.客戶滿意度與物流企業(yè)[J].現代經濟信息,2017(16):106.

      [10]杜紅艷.物流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評價模型構建與運用[J/OL].統(tǒng)計與決策,2017(19):182.

      [11]李潔.基于用戶滿意度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質量評價研究[J].物流科技,2017,40(04):52.

      [12]譚金可.論過度勞動的法律治理[J].法商研究,2017,34(03):36.

      [13]歐陽俊.德國勞資共決制對我國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啟示,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J]. 2016,27(1):42.

      [14]陳淮莉,魏云飛.考慮客戶滿意度的網絡零售配送時隙定價策略[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6,52(19):2.

      [15]劉漢偉,劉金祥.我國勞動基準立法體例探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01):91.

      [16]徐虹.有關勞動定額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7(27):263.

      [17]付彤.計件工資制中的加班制度法律問題探究[J].邢臺學院學報,2016,31(02):75.

      猜你喜歡
      騎手用工薪酬
      騎手和星星
      以“靈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嘗試
      公民與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08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搶單”的騎手們常常要面對“拖單”的社保
      當代陜西(2021年21期)2022-01-19 02:00:12
      差異化薪酬管理和員工激勵探討
      夢中的騎手(男聲獨唱)
      心聲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2
      “用工難”困擾西部地區(qū):費力氣招人 干一個月走人
      VBA在薪酬個稅籌劃上的應用
      消費導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兒子簽了『用工合同』
      文科薪酬包攬倒數十名,該如何看?
      政企聯(lián)手應對“用工荒”困境 推進中小企業(yè)健康發(fā)展
      江安县| 博乐市| 大安市| 昭通市| 沛县| 当雄县| 年辖:市辖区| 喀喇沁旗| 天峨县| 望江县| 花莲市| 墨竹工卡县| 台南市| 黔江区| 泰兴市| 册亨县| 商水县| 江华| 溧阳市| 云南省| 监利县| 紫云| 洮南市| 礼泉县| 抚松县| 禹城市| 乌苏市| 杭锦后旗| 东阿县| 九龙坡区| 拉萨市| 磴口县| 宁国市| 班戈县| 麦盖提县| 洪洞县| 华容县| 田阳县| 梓潼县| 马尔康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