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努爾麥麥提·阿卜力孜, 孫 蓮
(新疆醫(yī)科大學(xué)藥學(xué)院, 烏魯木齊 830011)
桑枝(RamulusMori) 是??浦参锷?MorusalbaL.)的干燥嫩枝,其藥用價值極高,具有祛風(fēng)活絡(luò)、通利關(guān)節(jié)、燥濕利水之功效[1]。研究表明桑枝中主要含有多糖、生物堿、黃酮和氨基酸等成分[2-10],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生物活性和生理活性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11-14]。本研究采用薄層層析法(TLC)對桑枝中氨基酸成分進行定性分離鑒別,現(xiàn)報道如下。
1.1儀器Linomat-5 型半自動點樣儀(德國CAMAG公司),REPROSTAR-3型薄層色譜數(shù)碼成像系統(tǒng)(德國CAMAG公司),AL204型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KQ-700DE型超聲波提取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DL-40B型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SHB-Ш 型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DHG-9245A 型電熱恒溫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齊欣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
1.2試劑硅膠G板、高效硅膠G板、硅膠GF254板、硅膠H板(青島海洋化工廠),聚酰胺薄膜(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四甲生化塑料廠),精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絲氨酸對照品(北京博奧拓達科技有限公司),茚三酮(天津永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正丁醇、冰醋酸(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1.3藥材桑枝樣品采自新疆10個不同地區(qū)(喀什市、和田市、庫爾勒市、阿克蘇市、和田縣、疏勒縣、沙雅縣、莎車縣、洛浦縣、庫爾勒恰爾巴格鄉(xiāng)),經(jīng)新疆醫(yī)科大學(xué)藥學(xué)院天然藥物教研室帕麗達·阿布力孜教授鑒定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枝。采集的新鮮桑枝切成小段,粉碎后在60~70℃烘干,然后過40目篩,備用。
2.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稱取干燥的桑枝粉末2.0 g,置于錐形瓶中,加50 mL蒸餾水,超聲提取30 min,抽濾, 將濾液蒸餾濃縮,10 000 r/min離心10 min, 蒸餾水定容至10 mL,即得。
2.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2.2.1 氨基酸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1.2”項下所述13種氨基酸對照品各100 mg,分別用蒸餾水溶解定容至100 mL,制得濃度為1.0 mg/mL的13種氨基酸對照品溶液。
2.2.2 混合氨基酸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纈氨酸、精氨酸,蘇氨酸對照品各100 mg,加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即得。
2.3薄層色譜條件的考察
2.3.1 展開系統(tǒng)的選擇 將2 μL的混合氨基酸對照品溶液和3 μL的供試品溶液,在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點樣,分別用0.2%茚三酮的正丁醇-冰醋酸-水 (4∶2.2∶3)、正丁醇-冰醋酸-水(4∶1∶5 )、正丁醇-冰醋酸-水(4∶3∶1),正丁醇-冰醋酸-水(4∶2.2∶1) ,正丁醇-冰醋酸-水(6∶2.2∶1) 5種不同展開系統(tǒng)展開,取出晾干后,105 ℃加熱顯色至斑點清晰,根據(jù)斑點的分離及拖尾情況確定正丁醇-冰醋酸-水(6∶2.2∶1)為最佳展開系統(tǒng),見圖1。
1:混合對照品溶液;2:樣品溶液;A:正丁醇- 冰醋酸-水(4∶1 ∶5);B:正丁醇- 冰醋酸-水 (6∶2.2∶1);C:正丁醇- 冰醋酸-水(4∶2.2∶1);D:正丁醇-冰醋酸-水 (4∶3∶1);E:正醇-冰醋酸- 水 (4∶2.2∶3)
圖1不同展開系統(tǒng)的桑枝TLC圖
2.3.2 點樣量的選擇 分別將混合氨基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1、2、3、4、5、6 μ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用含0.2%茚三酮的正丁醇-冰醋酸-水(6∶2.2∶1)為展開系統(tǒng)展開,取出晾干后,105℃加熱顯色至斑點清晰。由斑點的分離度情況可知,混合氨基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最佳點樣量分別是2 μL和3 μL,見圖2。
(1~6依次為:對照品溶液1、2、3、4、5、6 μL,7~12依次為:供試品溶液1、2、3、4、5、6 μL)
圖2不同點樣量的桑枝薄層色譜圖
2.3.3不同薄層板的考察將供試品溶液3 μL 及混合對照品溶液2 μL點于不同的薄層板:硅膠G板、高效硅膠G板、硅膠GF254板、硅膠H板、聚酰胺薄膜,并分別用0.2%茚三酮的正丁醇-冰醋酸-水(6∶2.2∶1)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105℃加熱顯色至斑點清晰,由斑點的拖尾情況和分離度情況可知,硅膠G板上的效果最好,見圖3。
2.4氨基酸的定性分析分別將2 μL的13種對照品溶液和3 μL的供試品溶液,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用含0.2%茚三酮的正丁醇-冰醋酸-水(6∶2.2∶1) 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105℃加熱顯色至斑點清晰,桑枝提取物出現(xiàn)6個斑點,其中3個斑點的顏色和位置分別與精氨酸、纈氨酸和蘇氨酸對照品的一致,且具有相同的Rf值(Rf1=0.16,Rf3,=0.57,Rf4=0.43),見圖4。
(A:硅膠G板;B:高效G板;C:H板; D:GF254板; E:聚酰胺薄膜; 1:對照品;2:樣品)
圖3不同薄層板的桑枝TLC圖
(0:樣品;1:精氨酸;2:賴氨酸;3:纈氨酸;4:蘇氨酸;5:苯丙氨酸;6:色氨酸;7:谷氨酸;8:天冬氨酸;9:胱氨酸;10:甘氨酸;11:絲氨酸;12:酪氨酸;13:亮氨酸)
圖4桑枝中氨基酸的TLC圖
2.5新疆10個不同產(chǎn)地桑枝中氨基酸的薄層鑒別分別吸取不同產(chǎn)地的桑枝供試品溶液3 μL和混合氨基酸對照品溶液2 μL,在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點樣,用0.2%茚三酮的正丁醇-冰醋酸-水 ( 6∶2.2∶1) 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105℃加熱顯色至斑點清晰,在新疆10個不同產(chǎn)地的桑枝供試品的薄層圖譜中,在與對照品精氨酸、纈氨酸、蘇氨酸的相同位置上,均能顯現(xiàn)顏色相同的斑點,見圖5。
(1:喀什市;2:和田市;3:庫爾勒市;4:阿克蘇市;5:和田縣;6:疏勒縣;7:沙雅縣;8:莎車縣;9:洛浦縣;10:庫爾勒恰爾巴格鄉(xiāng))
圖5不同產(chǎn)地桑枝的TLC圖
本研究對不同的展開劑、點樣量及薄層板對桑枝中精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的TLC分離的影響進行研究,選擇出最佳薄層分離條件為:以正丁醇-冰乙酸-水(6∶2.2∶1)為展開系統(tǒng),茚三酮為顯色劑,混合氨基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點樣量分別是2 μL和3 μL,于硅膠G薄層板上分離。結(jié)果對照品與樣品Rf值相同,斑點清晰,分離度高。此外薄層色譜圖中還有3個斑點不能確定其歸屬,還需進一步研究。試驗中對薄層色譜的顯色程序進行了優(yōu)化,直接將茚三酮顯色劑加入到展開劑中,展開完畢后,加熱顯色。該方法省去了噴霧顯色的程序,具有操作簡單,薄層面光滑完整,氨基酸斑點顯色均勻,Rf值不變等優(yōu)點。
[1] 國務(wù)院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 北京:北京工業(yè)出版社,2010:280.
[2] 洪德志,時連根.桑枝多糖對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中國藥理學(xué)與毒理學(xué)雜志,2012,26(6):806-809.
[3] 郭福團,許雄偉,潘建峰,等.桑枝多糖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組織抗氧化作用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 2016,36(23):2058-2061.
[4] 孫蓮,孟磊,阿布都許庫爾·吐爾遜.氣相色譜法測定新疆桑枝多糖中單糖組成及含量[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4,42(19):6207-6208.
[5] 劉超,史正琴,向偉,等.桑枝1-脫氧野尻霉素的提取及其含量與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關(guān)性分析[J].林業(yè)科學(xué),2015,51(2):112-120.
[6] 張波,李學(xué)剛,羅旭梅,等.桑枝提取物對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餐后血糖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25(6):1325-1327.
[7] 孫蓮,杜申道,李曉艷,等.桑枝中槲皮素和綠原酸的薄層色譜鑒別及抗氧化活性篩選[J].國際藥學(xué)研究雜志,2016, 43(3):548-551.
[8] 姜乃珍,薄銘,吳志平,等.中藥桑枝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江蘇蠶業(yè),2006,28(2):4-7.
[9] 李曉艷,杜申道,孫蓮.桑枝中γ-氨基丁酸的鑒別與含量測定[J].國際藥學(xué)研究雜志,2016, 43(5):994-997.
[10] 甄攀,倪剛,郭偉強,等.川桑(Morus notabilis)枝條的藥用化學(xué)成分分離鑒定[J].蠶業(yè)科學(xué),2016,42(2):307-312.
[11] 牛鳳菊,周祉延.桑枝降血糖的活性部位研究[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5,10(9):1219- 1221.
[12] 吳娛明,鄒宇曉,廖森泰,等.桑枝提取物對實驗高血脂癥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初步研究[J].2005, 31(3):348-350.
[13] 章丹丹,凌搖霜,張洪平,等.桑枝總黃酮體外抗炎活性及機制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0,21(11):2787-2890.
[14] 鄔灝,盧笑叢,王有為.桑枝多糖分離純化及其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J].武漢植物學(xué)研究,2005,23(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