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卷為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199)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于接觸變應原后所引發(fā)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常由于接觸螨等因素所導致,此外花粉、皮屑等過敏原也可能引發(fā)該病,患者臨床常表現(xiàn)為鼻塞、打噴嚏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1-2]。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粉塵螨滴劑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及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內(nèi)本院接收的12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均60例,嚴重肝腎及心肺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哮喘患者、鼻部手術患者不納入本次研究。觀察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7~58歲,平均(32.5±25.5)歲;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7~56歲,平均(31.5±24.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包括H1受體拮抗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氯雷他定,口服;12歲以上患者10mg/次,1次/d;12歲以下患者5mg/次,1次/d。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鼻腔噴入治療;早晨于左右鼻孔各2噴,200μg/次,1 次 /d[3]。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粉塵螨滴劑進行治療,粉塵螨滴劑,滴于舌下并含1min后吞服,早飯前用藥,1次/d;根據(jù)患者過敏程度調(diào)節(jié)用藥劑量,遞增量為1、2、3號,維持量為 4、5號[4]。
6個月后對比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5]。觀察臨床癥狀評分改善情況,滿分10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恢復情況越好,包括炎癥、鼻塞、噴嚏、流涕等。觀察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數(shù)據(jù)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較對照組81.67%來說更高,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炎癥評分為(1.23±0.51)分,對照組為(2.53±0.49)分,比較結果t=14.238,P=0.000;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鼻塞評分為(1.16±0.67)分,對照組為(2.47±0.71)分,比較結果t=10.394,P=0.000;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噴嚏評分為(1.31±0.39)分,對照組為(2.26±0.57)分,比較結果t=10.655,P=0.000;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流涕評分為(1.28±0.42)分,對照組為(2.31±0.59) 分, 比 較 結 果t=11.016,P=0.000;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后口腔腫脹1例,頭暈1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占比3.33%,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口腔腫脹4例,頭暈3例,頭痛1例,聲音嘶啞1例,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占比15.00%,比較結果χ2=8.179,P=0.004;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為(9.13±0.94)d,對照組患者 為(14.62±1.49)d, 比 較 結 果t=17.068,P=0.000;比較結果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我國近年來過敏性鼻炎發(fā)病率極大增長,過敏原對患者鼻腔造成刺激引發(fā)疾病,同時由于該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導致了患者鼻腔持續(xù)受到刺激從而加重病情[6]。對于治療過敏性鼻炎主要應以降低患者炎癥反應和敏感反應為主,目前我國臨床上提出了免疫注射治療的方式,但由于注射需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治療,并且注射為患者帶來了輕微的創(chuàng)傷和疼痛,降低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不推薦使用[7]。目前臨床上也常采用H1受體拮抗劑(如:氯雷他定等)、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藥物聯(lián)合粉塵螨滴劑進行治療,H1受體拮抗劑(如:氯雷他定等)、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具有較為理想的抗過敏抗炎癥效果,用藥后能夠明顯緩解患者鼻炎癥狀和降低患者鼻腔內(nèi)的炎癥反應,加以粉塵螨滴劑的使用,改善了患者外周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并且極大的降低了患者體內(nèi)嗜酸性中粒細胞的水平,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并且降低了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幾率,安全性較高[8-9]。但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對象樣本數(shù)量選取的限制性,可能導致研究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且無法保證患者的遠期療效,并且由于目前我國醫(yī)學上對于舌下含服粉塵螨滴劑的治療方式缺乏一定的準確性,導致臨床中在用藥劑量、時間、方法上可能存在不科學的現(xiàn)象,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另外,有的患者經(jīng)治療較長一段時間,停藥后病情易復發(fā)而且癥狀出現(xiàn)加重等情況。因此,臨床中應加大對于粉塵螨滴劑的研究力度,并且根據(jù)過敏性鼻炎的發(fā)病機制等因素對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措施干預,從而鞏固藥物治療效果[10]。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來說更高,且臨床癥狀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較對照組來說更低。
綜上所述,過敏性鼻炎患者采用粉塵螨滴劑進行治療后臨床癥狀顯著改善,促進了患者恢復,并且安全性較高,提高了預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