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枸杞屬茄科,為重要的經(jīng)濟樹種,其根、莖、葉、果實、花均可藥用,果實具滋肝補腎、生精益氣、止血安神、祛風明目的作用。甘肅中部的靖遠縣,屬于黃土高原與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黃河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發(fā)展枸杞生產(chǎn)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近年來,靖遠縣按照“建基地、強標準、打品牌”的發(fā)展思路,將枸杞產(chǎn)業(yè)做得風生水起,使其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chǎn)業(yè)。目前全縣枸杞種植面積已達20萬畝,年產(chǎn)枸杞干果3.23萬t,產(chǎn)值達14.8億元,畝純收入逾萬元。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靖遠形成了一套獨具地方特色的栽培技術(shù),其要點如下:
枸杞可用播種育苗,也可用扦插育苗。播種育苗時可春播,也可夏播,每畝播種0.25 kg左右,播種前可用濕沙混合種子置于菜窖中,待種子膨脹,約有1/3種子尖露白時播種,一般按行距40 m的標準,開2~3 cm深的溝,進行條播,播后覆細土,輕輕踏實,覆草或壓砂以利保墑。在播后10~15天即可出土,在苗高25 cm左右時定苗,株距保留15 cm,每畝留苗10 000~12 000株,苗高70 cm時摘心,以促進加粗生長。扦插育苗時可選1~2年生健壯枝條,剪成20 cm長插穗,用15~18 mg/kg萘乙酸浸泡24小時后扦插,成活率很高。
枸杞適應性很強,喜陽,稍耐陰,但在陰處結(jié)實不良,根孽性、萌芽性均強,耐干旱、鹽堿,喜排水良好的石灰質(zhì)沙壤土,在建園時應選擇平整、無遮陰的土壤建園,以利生長。一般采用2 m×3 cm的株行距,每畝定植111株為宜。
3.1 樹形培養(yǎng) 枸杞在生產(chǎn)上應用的樹形主要有“開心形”、“自然半圓形”、“三層樓”三種,其中“開心形”適用于高密度,“自然半圓形”適用于中密度,“三層樓”適用于低密度。
1)開心形。定植后于20 cm處剪頂定干,選留4個南北分布均勻的枝作第1層主枝,順主枝培養(yǎng)樹冠,保持樹冠中心開通,以利透光,防止結(jié)果部位位移、產(chǎn)量降低。
2)自然半圓形。于40 cm處定干,定干后即從剪口下選留3~5個分布均勻的健壯枝作主枝,順住枝逐年向上培養(yǎng)樹冠,株高控制在1.8 m左右,枝干從屬分明,上小下大呈半圓形。
3)三層樓。于60 cm處定干,在剪口下20 cm范圍內(nèi)選留6~7個分布均勻的枝作樹冠的第1層主枝;在栽后的第2年選主干上部直立的徒長枝于離地面1.2 m處剪頂,在上面選第2層主枝;第3年在培養(yǎng)第1、2層樹冠的同時,從第2層樹冠中心選直立徒長枝于離地面1.6~1.7 m處剪頂,在上面留4~5個壯枝,作第3層主枝。
3.2 土壤深翻 枸杞園需在春天解凍后和深秋采果后及時耕翻,耕深50 cm左右,疏松土壤,促進熟化,以利根系生長。
3.3 肥水管理 肥水是枸杞高產(chǎn)的物質(zhì)保障,由于枸杞果實轉(zhuǎn)紅與磷鉀肥關系密切,因而枸杞施肥應以有利于高產(chǎn)和促進品質(zhì)提高為原則。巧施基肥,每年落葉后每株施油渣1.5 kg左右。在花期、盛果期各施1次速效氮肥,以補充樹體所需要養(yǎng)分,每次每株施尿素0.25 kg。開花初期澆1次水,以后每摘1次果澆1次水。土壤封凍前澆1次水,以利樹體安全越冬。
3.4 修剪 枸杞修剪以疏枝及枝的更新為主,春夏秋均可進行,春剪于枸杞萌芽至新梢生長初期進行,主要剪去越冬干死的枝條。夏剪于5—7月進行,主要疏除徒長枝。秋剪在果實采收后進行,主要去除基部萌蘗,剪去頂部直立徒長枝,疏除樹冠內(nèi)膛老弱枝、橫生枝、針刺枝?;乜s處理拖地枝。
3.5 病蟲防治 對病蟲害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無公害防治。結(jié)合整形修剪,將園內(nèi)的枯枝落葉清除燒毀,以減少越冬蟲口基數(shù)。利用害蟲的趨色性,在枸杞園掛置粘蟲黃板誘集有翅蚜和枸杞木虱。在休眠期用40%晶體石硫合劑100倍液或3波美度石硫合劑對樹體、地面、雜草全面噴霧,殺滅蟲卵,減少越冬蟲口基數(shù)。4月枸杞葉開始萌發(fā),枸杞木虱、枸杞癭螨開始出蟄活動,枸杞蚜蟲卵開始孵化,用3%高滲苯氧威乳油2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 500倍液對樹體、地上全面噴霧。5月中旬和7月下旬,大部分害蟲進入繁殖盛期,用3%高滲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發(fā)現(xiàn)根腐病后,挖除病株,移出燒毀,并向樹坑內(nèi)施入石灰或40%根腐靈粉劑600倍液消毒,以防蔓延。
枸杞邊開花邊結(jié)果,花期長,采收期較長,在果實由青綠轉(zhuǎn)為紅色時應連國柄采收,采果時應防止在烈日下或有露水時采收。果實采收后,量少時可置通風處陰干;多時可攤放在竹席上,保持厚度2~3 cm曬干。曬制時在初期不要暴曬,果實未干時不要翻動,果實干燥后分級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