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蘭溪清江時氏家族研究

      2018-02-10 21:40:16崔小敬
      關鍵詞:呂祖謙清江墓志銘

      崔小敬

      (1.浙江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2.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省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金華 321004)*

      蘭溪清江時氏家族原藉開封,五代之亂后始占籍浙江蘭溪,至南宋時成為當?shù)赝?,人才輩出。“婺之群室,以地系姓者,皆其聞家。清江之時,蓋其一也。清江于婺為近郊,時氏之居,百年于此矣?!盵1]188“清江”即清江里,據(jù)《光緒蘭溪縣志》卷一,清江里有二,一為“銅山鄉(xiāng)清江里”,一為“橫山鄉(xiāng)清江里”,時氏所居當為前者。就現(xiàn)有資料看,時氏家族有較為詳細文字記載的第一代為時汝功(德懋)、時汝翼(德輔)兄弟,二人之曾祖時則、祖父時理、父親時煥及母親曹氏則僅有姓名見諸文獻。其下一代中時鑄與呂祖謙同為隆興元年癸未(1163)進士,這是時氏家族與呂氏家族數(shù)代因緣的開始,也是時氏走上理學與文學之路的開始。時氏子弟又通過呂祖謙與朱熹結識,朱呂二子均為時氏家族成員寫下過墓志銘、墓表等傳記性文字,是研究清江時氏的重要資料。朱呂之后,時氏子弟與朱呂后學“北山四先生”中的何基、王柏亦關系密切。《宋元學案》卷七十三“麗澤諸儒學案”列時氏二代三人:時瀾、時沄及時少章,并稱“時氏家學”,[2]《宋元學案補遺》卷七十三“麗澤諸儒學案補遺”除《宋元學案》中所列三人外,增補時鑄、時鋹、時鎬、時鑰、時锜、時涇、時泉等七人。[3]4212而后世學者在梳理南宋婺州文學脈絡時,也往往將時氏作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如元王袆《宋景濂文集序》謂:“古今文章作者眾矣,未易悉數(shù)也。姑自吾婺而論之,宋南渡后東萊呂氏紹濂洛之統(tǒng),以斯道自任,其學粹然一出于正;說齋唐氏則務為經世之術,以明帝王為治之要;龍川陳氏又修皇帝王霸之學,而以事功為可為。其學術不同,其見于文章亦各自成其家,而香溪范氏、所性時氏先后又間出,皆博極乎經史,為文溫潤縝練,復自成一家之言?!盵4]“所性時氏”即時少章,詳見后文。然而,清江時氏這樣一個理學、文學世家,由于家族諸人的別集均已散佚,家傳家譜等資料亦不知所蹤,使得我們對這一家族的了解僅一鱗半爪,殊為可嘆。筆者不揣鄙陋,謹裒集史籍中有關資料,按行輩考述如下,以文獻有限,資料多者則多述,資料少者則少述,不求整齊劃一。

      一、時汝功、時汝翼輩

      此為清江時氏見于文獻之第一代,既是時氏遷居蘭溪后家境由貧轉豐的一代,也是時氏學術崛起前的準備階段。

      時汝功(1108—1175),字德懋,呂祖謙為其撰《金華時君德懋墓志銘》,謂:“君諱汝功,字德懋。曾祖則。祖理??紵ā>鴲|,亡遨逸浮靡之習……已而,鑄以命服拜堂下,賀者塞門,咸曰:‘此善人之報也?!弥T尉鄂之嘉魚,戒板輿請君俱。君曰:‘吾幸有先人故田廬,朝姻暮戚,足以自娛。行矣!守汝身,庀汝職,無干官常,以為吾憂。’復曰:‘湖外俸入薄,吾且損伏臘調度,以佐汝費,其勿以衣食自累?!銎渥?,它皆類此……其終也,享年六十有八。娶邵氏。三子:長曰鑒;次則鑄,今為從政郎、新隆興府南昌縣丞;季曰鎮(zhèn)。三女:長適邵澄,次適汪旦,季適邵庚。孫男曰瀾、道、濟、梁、潛?!盵1]197

      時汝功妻邵氏,呂祖儉曾為撰墓志銘,見吳師道《敬鄉(xiāng)錄》卷十一:“時氏居婺之清江,名汝功者字德懋,呂忠公銘其妻邵氏墓”,[5]372惜原文已佚。

      時汝翼(1110—1174),字德輔,為時汝功之弟,呂祖謙為其撰《金華時君德輔墓志銘》,謂:“君諱汝翼,字德輔。為人莊整,寡言笑,重然諾……君沒以淳熙元年七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五。明年十二月初七日,葬于循理鄉(xiāng)九里原。曾祖則。祖理。考煥。娶邵氏。三子:鎬、锜、錝。二女,邵晏、陳褒,其婿也。孫男七:沄、源、淇、演、溱、灋、潚。女長適陳之望,余尚幼。”[1]188

      除呂祖謙為時汝翼撰墓志銘外,朱熹還于淳熙十年(1183)為時汝翼祠堂撰寫了《慈教庵記》:“金華清江時鎬及其弟某嘗以書來曰:‘吾先人之葬,東萊先生既幸哀而銘之,以告于幽矣,惟是祠堂之奉既作而未名,將無以著先德于外者。敢請于子,何如?’予不及識時君,獨觀伯恭父之銘稱其治家嚴整,而所以教子孫者甚篤,且嘗以書為予言之。伯恭又非輕與人者,予是以知時君之為人,乃取晏平仲之言,名其所作曰‘慈教之庵’,而君之鄉(xiāng)大夫潘公德鄜聞之以為然,則為之大書以揭焉。鎬等既刻之石,而又以請曰:‘名庵而有以發(fā)乎先人之志,子則有賜于我矣。然無詞以著其實,其于久遠,懼泯沒而不章也,愿吾子之遂志之,將與潘公之書并刻焉,以配吾師之言,而信吾父于后世,子之賜不愈大乎?’予不得辭,則又書本末如此以遺之?!盵6]3767

      時汝翼曾任大理評事,虞儔《時汝翼大理評事制》謂:“朕惟廷尉有評,實司議讞。凡四方之訟牘紛至,必躬閱之。獄之當否,罪之輕重,蓋關決于此。惟明惟敏,乃克勝任,爾尚勉之?!盵7]

      時汝翼妻邵氏,封太安人,朱熹為其撰《太孺人邵氏墓表》,引葉適所撰行述等謂“夫人婺州金華縣人。曾祖瓊,祖悅,父之才。嫁其縣清江時君汝翼。時君世昌樂,而魁尨沉厚。方臘之亂,寇燔略空,君一一自建置,盡絕其前人。夫人能左右以敏,無荒事焉。家既成,時君遂用法度嚴內外、文學訓子孫,立信務與,稱重鄉(xiāng)閭。夫人奉承以恪,無逸志。時氏族良家巨,子孫競于文,科舉上其名,人皆尊愛時君以及夫人。時君沒,夫人亦將老矣,具呼家人與為條約,親寫刻之屏,使合居有禮、綴食無專,以不忘時君之法……晚遭太上皇帝、皇后慶壽恩,得封太孺人,加賜冠帔。淳熙十年(1183)七月庚寅卒,年七十有一。三子:鎬、锜、錝。二女,適劉晏,陳褒。孫沄、源、淇、演、溱、灋、潚、潭、澡、湂。孫女,其二適陳之望、汪叔貽,余尚幼。曾孫榘、、杲;女莊、葍”。[6]4181據(jù)呂祖謙《金華時君德輔墓志銘》,上文中的“劉晏”當為“邵晏”,時氏與邵氏有世代通婚之誼,時汝功妻、時汝翼妻、時瀾妻等均出自邵氏,時汝功之女亦適邵氏。孫輩中“潭、澡、湂”三人不見于呂祖謙所作墓銘,當為時汝翼去世后方出生者。

      二、時鑄、時鎬輩

      隨著時鑄與一代大儒呂祖謙同中隆興元年進士,二人由同年而誼兼師友,帶動了大批時氏子弟從學于呂祖謙,時氏“金”字輩開始在時代舞臺上嶄露頭角。據(jù)現(xiàn)有資料,分述如下:

      時汝功之子,呂祖謙《金華時君德懋墓志銘》謂“三子,長曰鑒,次則鑄,今為從政郎、新隆興府南昌縣丞;季曰鎮(zhèn)”。

      時鑒,時汝功之長子,生卒年不詳。鑒,呂祖謙《金華時君德懋墓志銘》作“鑒”,陳宓《通判南堂時公墓志銘》及吳師道《禮部集》卷十一作“鎰”,當以字形相近而訛,以“鑒”為是。時鑒后贈朝奉郎,卒于淳熙十三年(1186)左右;妻張氏,贈安人。[8]532

      時鑄,字壽卿,時汝功之次子,生卒年不詳。與呂祖謙同中隆興元年癸未(1163)進士,曾任鄂之嘉魚尉,后為從政郎隆興府南昌縣丞、國子監(jiān)書庫官。[1]197《宋元學案補遺》卷七十三“時先生鑄時先生鋹合傳”條下王梓材按:“東萊為時君德懋汝功墓志:三子,長即先生,時為從政郎南昌縣丞;孫男四,其長為瀾云?!盵3]4212此處有誤,按呂祖謙墓志,時鑄乃時汝功次子,長子為時鑒。

      時鎮(zhèn),時汝功之季子,生卒年不詳。除呂祖謙《金華時君德懋墓志銘》中提及外,余無考。然另有名時鋹字長卿者,多見于記載,如時少章《書王木叔秘監(jiān)文集后》:“往時東萊先生講道金華,吾宗人尊老翕然從之。叔祖鑄壽卿、鋹長卿實為之領袖,而壽卿與先生(呂祖謙)同為癸未進士,先生蓋兄視之,而視長卿如弟”;吳師道《時所性文鈔后題》:“名鑄字壽卿者,公(呂祖謙)同年進士,與弟鋹長卿率其家群從子弟十數(shù)人悉從公游?!盵9]250《宋元學案補遺》亦據(jù)此補遺為“時先生鋹”,疑時鋹即時鎮(zhèn),“鋹”與“鎮(zhèn)”字形近似,或傳刻訛誤。

      時汝翼之子,呂祖謙《金華時君德輔墓志銘》謂:“三子:鎬、锜、錝。”

      時鎬,時汝翼之長子,生卒年不詳。曾游于呂祖謙及朱熹之門,朱熹為其父母作《慈教庵記》《太孺人邵氏墓表》。時鎬妻陳氏,名瑰,呂祖謙為撰《金華時沄母陳氏墓志銘》,謂:“夫人諱瑰,曾祖某。祖某。父某。男四女一,孫男二。時氏,金華右族。舅沒姑老,夫人以冢婦傳家,闔門千指無違言。每與其夫語,必曰:‘先舅無恙時,賓禮髦畯,課督其諸孫為如何。君主其外,我主其內,毋使一事減于舊,可也?!渥右娎镉胁貢?,歸有羨色,夫人出簪珥直數(shù)十萬,俾為僦工費,且曰:‘吾家非窮空也,特欲汝曹異日見此書,不忘吾此意耳?!蛉藳]后,諸子為予誦之,輒涕下不能禁,庶幾有成其志者。”[1]209據(jù)《敬鄉(xiāng)錄》,時鎬曾任甌寧縣尉。[5]372

      時錡,時汝翼之次子,生卒年不詳。王崇炳《金華征獻略》卷四呂祖謙條下則記東萊及門高第有時鎬、時錡。《宋元學案補遺》卷七十三有“時先生锜”。

      時錝,時汝翼之季子,生卒年不詳。與時鎮(zhèn)類似,除見于時汝翼墓志外,余無考。然另有時鑰其人,陶元藻《全浙詩話》卷十五“呂祖謙”條列東萊及門高第有“時沄、時瀾”及“時鑰、時錡”,《宋元學案補遺》卷七十三亦列“時先生鑰”,不知與時錝是一人二人,存疑待考。

      三、時沄、時瀾輩

      時氏到時沄、時瀾這一代,是其家族多年積累至真正崛起的一代,其中多人有學行及著述,與同時代的理學家也建立了廣泛的交游網(wǎng)絡,上承時鑄、時鎬而下啟時少章,使清江時氏真正成為理學世家,并向文學世家轉型。據(jù)呂祖謙墓志銘,時汝功有孫五:“瀾、道、濟、梁、潛”,時汝翼有孫七:“沄、源、淇、演、溱、灋、潚”。據(jù)現(xiàn)有資料,現(xiàn)分述如下:

      時沄,字子沄,一字伯江,時鎬之子,生卒年不詳。呂祖謙門人,有學行,著《尚書周官余論》,未成而卒,友人私謚為夷介先生,呂祖儉曾為撰墓志銘,[5]372惜已佚。戴澱江《金華理學粹編》卷六記時子云(沄)謂:“子云諱沄,金華人。有學行,諸父昆季皆游東萊之門。家饒于財,筑室顏曰‘學古’,前植丹桂,后倚蒼柏,與同人講貫其中。一時名流如葉公正則、薛公士龍、戴公肖望等訪道來婺者,莫不延款,聲稱翕然”,[10]乃綜合了吳師道《敬鄉(xiāng)錄》與時少章《書王木叔秘監(jiān)文集后》之相關記載。時沄亦曾游于朱熹之門,朱熹有《答時子沄》:“來喻滿紙,深所未喻。必是當時于此見得太重,所以如此執(zhí)著,放舍不下。今想未能遽然割棄,但請逐日那三五分功夫,將古今圣賢之言剖析義利處反復熟讀,時時思省義理何自而來,利欲何從而有,二者于人孰親孰疏、孰輕孰重,必不得已,孰取孰舍、孰緩孰急。初看時似無滋味,久之須自見得合剖判處,則自然放得下矣。舍此不務,紛紛多言,思前算后,展轉纏縛,一生出不得。未論小小得失,政使一旦便登高科、躋顯宦,又須別有思量擘畫,終不暇向此途矣。試思之如何?向編《近思錄》,欲入數(shù)段說科舉壞人心術處,而伯恭不肯。今日乃知此個病根,從彼時便已栽種培養(yǎng)得在心田里了,令人痛恨也?!盵6]2568此信陳來系于淳熙十年癸卯(1183),①當可信。

      時沄又號遜齋,王柏《魯齋集》有《跋時遜齋遺言》《跋朱子與時遜齋帖》《跋麗澤遺文錄后》三文,前者謂:“予生晚,不及拜遜齋時公少年,識公之名字于考亭、麗澤二集中,后聞公之言行于公之子若孫。起敬之日已久,今始得拜觀公啟手足之遺戒。嗚呼,是豈勉強者能之乎?死生固大事也,亦常事也。不以死生怵其中,垂絕而精爽不亂者,非平日有所養(yǎng)者不能。觀其屏絕釋老,治喪一依司馬《書儀》,可謂得其正而斃者。于此可以驗其學矣。勉二弟加意養(yǎng)老,悲哉孝愛之至情,實著罔極之恨于言表,使人泫然出涕。又公之跋若未滿而實深與也,挈齋以其季之賢為公不亡,而未知其子若孫克世其家,而孫曾頭角已嶄然,流慶益未艾也。若公者,真可謂不亡者矣?!薄栋现熳优c時遜齋帖》即針對上文朱熹《答時子沄》而發(fā):“昔紫陽之門,四方之士云集,不旋踵而倍其師說者亦有之,未有一再世之后而能守之而不變者也。科舉之壞人心猶未若今日之甚,而朱子當時已諄諄言之,豈非遜齋后知自悟?必有以叮嚀告戒其后人,所以東阿、遁澤俱廢舉業(yè)于少年,蓋此帖有以啟其秉彝好德之良心也。今之士者方攘竊紫陽之緒言以求進取之利者,紛紛皆是。觀是帖而顙有泚者,猶庶幾乎仁心之未亡也?!薄栋消悵蛇z文錄后》針對時沄母陳氏脫簪市書事而發(fā):“遜齋昔嘗羨里之藏書,母夫人欣然出簪珥為致書費,曰:‘吾家非窮空,特欲汝曹異時見此,不忘吾此意?!瘱|萊先生常志此語于墓。今觀麗澤手書遺文,密札細字,粲然于緣督書局者幾百年矣,豈非先生嘉其母子之志,以成人之美者乎?子子孫孫猶不可忘此意也。拜手敬觀,書其后以歸之?!盵11]166-167

      時沄亦能詩,吳師道《敬鄉(xiāng)錄》卷十一錄其《宿茭道驛》一首,收入《全宋詩》卷二七二九,此不贅。

      時瀾,字子瀾,一字叔觀,時鑒之子,時氏子弟名最著者,生于紹興三十六年(1156),卒于嘉定十五年(1222)。陳宓《通判南堂時公墓志銘》述其生平經歷最詳:“嘉定十五年(1222)夏五月望,南堂時先生卒于官……公諱瀾,字子瀾。其先開封人,后徙居東陽。家世業(yè)儒。曾祖諱煥,妣曹氏。祖諱汝功,妣邵氏,封太安人。考諱鎰,贈朝奉郎,妣張氏,贈安人。公生紹興丙子(1156)歲,天姿卓絕,自束發(fā)承訓嚴父。少長,東萊一見異之,試以文,援筆立書,才數(shù)語,東萊曰:‘足矣?!谴疚醢四?1181)進士第,授迪功郎,監(jiān)潭州南岳廟。刻意問學,不汲汲于祿。時故相周益公位西樞,以汲引人士為己任。聞公至,握手談議,戒門以時納。索索(筆者按:后“索”字衍)公文,至史論,稱嘆久之。乃言于三丞相,丞相愧公不來見,銜之。公曰:‘我之見否,何足為相君軒輊耶?’十三年,用高宗慶壽恩,轉修職郎。東萊卒,朝奉公亦卒,公懼曰:‘既喪父師,為學力倍。’公半惟此時為危,乃益堅苦自持,居喪累然盡制。調溫州天富鹽官,郡侯雅敬公,檄攝郡文學……調邵武軍泰寧尉?;实奂挫瘢蠒允?,呂公祖儉特加敬嘆。試教官,中之……改秩,知寧國府寧國縣……自號南堂拙叟,積階至朝散郎。配邵氏,先公三十二歲卒,贈安人。繼室滕氏,封安人。子男四人:棻,鄉(xiāng)貢進士;集,更名務,國學生;、秉皆習進士業(yè)。某為西宗僚時,嘗見公諸子環(huán)立,倍(背)書為樂,長幼雍如也。女六人,適阮穎之、莊維之、何烴、祝開元、徐士榮、劉衡。先是女兄弟五人及女凡十一,皆公縮衣食為資以嫁士人,無失時。孫男二人,光、燮。冬十有二月乙酉,葬公于惠日鄉(xiāng)九里原。有《南堂雜著》若干卷、《易講義》若干卷、《左氏講義》若干卷、《日錄》若干卷、《日記》若干卷藏于家,蓋本六經為法韓文云?!盵8]532陳宓亦有《祭時通判瀾》,并見《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卷一八。[8]493時瀾之家世、遭際、品行、著述均見于墓志銘中,后世關于時瀾各種傳記或記載均出于此文。文中尚有數(shù)處可議,一是時氏家族后來遷居之地為蘭溪、義烏,而非東陽;二是關于時瀾之子,文中所述無時少章,而時少章為陳宓所作之《陳師復哀辭》中謂:“方陳君在睦宗院時,少章方齠年,陳君愛之,日置膝間,背書為樂,然望我良厚。時語先君:‘此子他日必顯名’。”則陳宓必識時少章于幼時,不知墓志銘中何以無之,且時少章之名與時瀾余子取名規(guī)則不類,不知是否如時集之更名時務一般為某子之改名,證據(jù)不足,姑存疑待考。

      關于時瀾的著述,除陳宓墓志銘中所列外,另有增補《東萊書說》,這也是時瀾最著名的著述,此書本為呂祖謙所輯,然至《洛誥》未畢而逝,時瀾以平時所聞于師者補完,此書自宋以后諸家目錄均有著錄,版本亦較多,此不贅述。時瀾之集惜今已佚,其著述殘存者無幾,《全宋詩》卷二七二九收《從先生明哲道中呈伯廣炳道》詩一首,《全宋文》卷七七六三收《尚書詳解序》《增修東萊書說序》《祭周必大文》文三篇,為現(xiàn)在收錄最全者。

      時源,字子源,號果齋。先從學于呂祖謙,后從學于朱熹。王柏《魯齋集》有《題果齋集后》:“童髽及侍果齋賢,白壁深埋二十年。師道倦為蓮幕客,詩魂蜚伴雪堂仙。同游諸老無人在,所幸斯文有子傳。讀到徐卿珠玉句,撫膺三嘆愧遺編?!盵11]34從詩中看,時源曾為幕僚,有子能傳其文。王柏另有《跋果齋時公帖》,謂:“公諱【闕】,字子源,自其先登麗澤之門,而公又師事朱子。有語錄。昔我先姑生于臨江校官之舍,后奉公之琴瑟,公亦分教臨江,遂作冰玉堂。簡帖往來固不可勝數(shù),今止存四帖?!盵11]183可見時源之妻為王柏之姑,故時氏與王氏來住甚密,其家有堂名冰玉,曾任臨江教職。

      時淇,字叔瞻,時鎬之子,生卒年不詳,呂祖謙門人,紹興元年庚戌(1190)進士。[5]372

      時涇,字仲淵,時鎬之子,生卒年不詳,呂祖謙門人,由太學中嘉泰二年壬戌(1202)進士,充浙東干辦公事。吳師道《敬鄉(xiāng)錄》卷十一:“鎬子涇,亦公門人,而銘無見者,或此時未生歟?……涇字仲淵,由太學中泰嘉壬戌進士,充浙東干辦公事?!盵5]372

      四、時少章輩

      清江時氏至時瀾輩,在理學上已達高峰。時瀾之子時少章則主要以文學著稱,其他時氏子弟則多無資料存世。

      時少章,字天彝,號所性,時瀾之子。據(jù)吳師道《時所性文鈔后題》引時少章自序“新天子即位之十九年,年四十有五”,新天子謂宋理宗,十九年即淳祐三年(1243),則時少章當生于慶元五年(1199),卒年不詳。陳宓《通判南堂時公墓志銘》中雖無時少章之名,然據(jù)吳師道《時所性文鈔后題》謂“少章字天彝,瀾之季子”,時少章為時瀾之子當無疑。據(jù)陳宓《通判南堂時公墓志銘》:“配邵氏,先公三十二歲卒”,則邵氏卒于紹熙元年(1190),時少章當為繼室滕氏所生。其詩文事跡在《禮部集》《敬鄉(xiāng)錄》《宋史翼》《宋元學案》《宋詩紀事》《宋詩紀事補遺》及《金華先民傳》《金華征獻略》《金華賢達傳》《金華文統(tǒng)》《金華詩粹》《金華文略》《婺賢文軌》《金華府志》《浙江通志》《兩浙名賢錄》等地方文獻中都有載錄,其中以《金華征獻略》記述較詳,征引如下:“時少章字天彝,號所性,金華人。天才絕出,博極群書,談經多出新意,尤精史學。詩由盛唐而上追漢魏,文溯宋東都以前而逮古作者。由鄉(xiāng)貢入太學,年六十始登寶祐癸丑(1253)進士。②初授麗水主薄,改婺州教授兼麗澤書院山長,又改南康軍教授兼白鹿洞書院山長。用薦者擢史館檢閱,或忌其才高,劾以凌躐,未上而罷。授保寧軍節(jié)度掌書記,仍奉祠而歸。少章自負高才,登第思欲有樹于世,既為忌者阻格,自傷不得志,而子女皆喪,郁郁不樂而卒。生平所著,《易》《詩》《書》《論語》《孟子》六十余卷,又有《論孟贅說》《易卦贊》、雜文、古歌詩數(shù)十篇,總為《所性稿》五十卷,《日記》十卷。三山鄭懿稱其清雋峭拔,自成一家,真一代瑰偉特絕之文?!盵12]

      時少章文集元時尚存,曾經吳師道整理,其《時所性文鈔后題》謂:“少章字天彝,瀾之季子。雖不及公(指呂祖謙)門,而習聞父兄已熟,又天才絕出,能推明闡大之,著撰為最多,鄉(xiāng)先輩中杰然者也。某早聞先生長者稱其文,極意訪求,始于親友陳氏得《所性稿》十卷。時子自序云:‘新天子即位之十九年,年四十有五’,蓋淳祐癸卯(1243)也。其詩各以類從,謂是料簡十分之一爾。次于金華游氏見《所性稿》,類分而無卷,其所作逮寶祐末,似是晚歲。全書欲假而不可,意嘗慊然也。近從葉君審言得《所性叢稿》,起嘉定甲戌(1214),止淳祐壬子(1252),惟用編年,不復詮序,凡三十六卷,而第九卷至十六卷缺。幸獲傳鈔,而又恨其不全,因念非得游氏本不能足之。間語葉君,君假以來,于是復為鈔補,而總為目錄記之,合詩文數(shù)千篇,為二十冊,亦盛矣。其中有系于經史者,《易序贊》《詩》《論語孟子贅說》《讀二漢史雜書》《戰(zhàn)國策雜事篇》。若其《易》《詩》《書》《論孟大義》六十余卷,《春秋四志八表》《日記》二十余冊,皆無所考,則今之所得,又特其細者而已。”[9]250可見,時少章之文集生前并未刊刻,其身后不久就已零落了。據(jù)吳師道所言,其稿在陳氏、游氏、葉氏處都有收藏,后經吳氏搜集整理才厘為二十冊,定名為《時所性文鈔》,為之刊刻。然此集不知傳至何時又散佚了,誠為遺憾。

      時少章現(xiàn)存作品以《全宋詩》《全宋文》收羅最富,前者收《鳴雞行》(《敬鄉(xiāng)錄》卷十一作《雞鳴行》)、《書事七首》《題園門》《大節(jié)堂碑引》等詩10首,后者收《遂性賦》《徵玄修賦》《清湲圖后辭》《與袁廣微侍郎書》《三槐詩集序》《書王木叔秘監(jiān)文集后》《嚴州二先生祠堂記》《衢州修群賢祠記》《大節(jié)堂碑》《玉成齋銘》《陳師復哀辭》等文11篇。另《敬鄉(xiāng)錄》卷十一僅錄詩題者有《田園歸述懷》《冬狩行》《遠別離》《夜行水際》》《北窗晚飲》《閑行》《書懷》《山花》《田園樂》《歲暮》《赤松道中》《春山登城》《上黃晚歸》等13首。然筆者經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阮元聲《金華詩粹》中尚保存了上述詩中的4首,現(xiàn)抄錄于后(括號內為原評語),以為補充:

      田園歸述懷

      持筐摘禾黍,田瘦禾粒微。挈挈就水舂,短褐自揚箕。道逢失群鳥,向我悲且啼。中情不自白,張喙若含饑。閔然惻我心,傾筐聊餧之。妻孥出門望,暮挾空筐歸。寒突無薪火,相看各怡怡。饑至不足言,但使心無違。(仁人之心)

      夜行水際

      夜涼星滿川,微風動高荷。荷露一揮酒(筆者按:當為“灑”),遍水生圓渦。一氣湛相入,遙遙接明河。徘徊重徘徊,奈此清景何。(夜景宛然)

      春日登城③

      崇隍轉修林,飛彴度絕巘。登年感頹憊,撫節(jié)欣燕婉。桃蕾稍紅茁,柳芽亦青卷。放鳶開紺碧,弄鹢溪清淺。何當具柴車,彌年此游衍。

      冬狩行

      北庭十月百獸肥,夜植虎落朝打圍。倒榛伏棘一千里,疊鼓欲渡繩橋西。西風吹塵黯如霧,賀蘭花驄踏風去。老麞鈸交作兒啼,橫飛一矢貫兩麛。將軍十指撮矢笑,四合周阹皆絕叫。牛酒過山酺爾曹,今年拔城如拔毛。(古色)④

      除詩歌創(chuàng)作外,時少章的詩學理論亦極有特色,吳師道《吳禮部詩話》錄時少章書《唐百家詩選》評語,譽為“深知唐人詩法者也”,評語中涉及薛稷、孟浩然、高適、岑參等多位唐代詩人,胡應麟亦稱時少章“嘗評唐百家詩,多切中語”,并迻錄其文。[13]具體論述可參見許伯卿《南宋詩評家時少章考論》,⑤此不贅述。

      時少章交游當亦甚富,然可考者不多。有資料存世者除上文所述父執(zhí)輩陳宓外,主要還有鄭士懿、何基、王柏、劉黻等。茲分述如下:

      鄭士懿,字從之,號定齋,生卒年不詳,福建寧德人,有《定齋集》。鄭士懿謂時少章詩“【清】⑥雋峭拔,自成一家,真一世瑰偉人,良不虛【下闕】”。[5]373鄭士懿、時少章、王柏三者間均有交游,《魯齋集》有《慰鄭定齋》一書,中謂“某踽踽陋巷,幾與世隔。春初剽聞執(zhí)事丁太夫人之艱,非有的說。道路云邈,無從訪問,又不敢率易輕喭,得罪慶門。孟夏望后,時天彝出示所惠書,始知其詳,且悲且愧”。[11]242應為時少章拜訪鄭氏后又訪王氏,為三人之溝通起到了信使作用。

      何基(1188—1268),字子恭,號北山,學者稱北山先生,婺州金華人。其集中有《老菊次時所性韻》一首:“獨步東籬餮落菊,一幅烏紗漉浮玉。悠然謝客欲醉眠,懶拾枯枝炮脫粟。靖節(jié)先生骨已寒,回生何必須神丹。紫陽一字冠青史,名節(jié)恃此安如山。義熙一去知幾變,金鈿翠葆猶年年。我生因循顛已華,甚矣今年脫左車。嘲紅弄絲少時態(tài),歲晚相對惟寒花。雨荒深院黃金盡,誰謂顏色埋塵沙。高風雅致隨遇見,檐外玉立橫枝斜?!盵14]則二人曾有步韻唱和之舉。

      王柏(1197—1274),字會之,婺州金華人,“北山四先生”之一。王柏有《宋史館檢閱所性先生時天彝父挽些》:“大專槃物兮,剛柔蕩摩。五行雜糅兮,顓蒙孔多。陶一氣之奇佹兮,奄宇宙之幾何。握異采之陸離兮,蹇儃佪而逶迤。襲正軌之茂則兮,恥踐跡而循科。御長轅而獵太空兮,摧九折之峨峨。孑不群而介立兮,眾囂囂而肆呵。玄虬蹶泥兮,浸雄虹于頹波。隴廉孟娵之莫辨兮,世蒙瞀其層睋。神渺渺而上征兮,訴緯繣于太和。忽修靈之聿皇兮,任侏儒之傞傞。咎將誰執(zhí)兮,豈天賦之未邁。落日下大野兮,慨高風之吟哦。羌若人之莫見兮,感生意于庭柯。卓豐詞兮九里,亙千秋兮不磨。”[11]268

      劉黻(1217—1276),字聲伯,號蒙川,溫州樂清人,有《蒙川集》。集中有《寄時天彝》:“亭亭萬木林,古柏集新翠。凌厲雪與霜,不凋自天粹。清廟嗟欲頹,誰堪棟梁器。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遺。予抱憂國心,相逢喜忘寐?!盵15]

      與時少章同輩而有名字留存的,尚有時機,為時少章從弟,時少章《玉成齋銘》:“予從弟機名其齋曰‘玉成’,謂余為銘?!盵16]

      五、時遁澤及其他時氏子弟

      時氏子弟自時少章后,資料較少,難以確考。唯王柏《魯齋集》中多提及時氏子弟,其中較突出者為時充之(遁澤)。遁澤應為其字或號,名充之,少廢舉業(yè),與王柏不僅詩文唱和較為頻繁,且互贈豆粟屏風畫卷等日常什物,王柏并作有《祭時遁澤墓文》,其中顯示出二者極其親密的關系。王柏對時遁澤評價極高,曾謂“遁澤瑚璉器”(《再和適莊韻》)或稱其“澤翁”,就詩中看,時遁澤除繼承家族文采外,亦擅畫,《魯齋集》中有多首題其畫卷之作。

      據(jù)時間與輩份推測,時遁澤應為時沄之孫,這從《魯齋集》中多提及時沄也可以大致推斷?,F(xiàn)將《魯齋集》中與時遁澤相關之詩錄其標題及卷數(shù),以備查考:《立齋游山不能偕次遁澤韻二首》(卷二)、《和遁澤武夷山石乳吟》(卷二)、《和遁澤惠豆栗韻》(卷二)、《和遁澤喜雨韻二首》(卷二)、《和遁澤初夏韻二首》(卷二)、《和遁澤雨中韻》(卷三)、《竹石屏歌謝遁澤》(卷三)、《題時遁澤畫卷十首》(卷三)、《題澤翁小卷》(卷三)、《祭時遁澤墓文》(卷十九)。

      除時遁澤外,時氏子弟見諸王柏集中的還有“東阿”及時在、時塏二人,東阿名僅見于《跋朱子與時遜齋帖》,謂受時沄影響,“東阿、遁澤俱廢舉業(yè)于少年”,具體情形不詳。時在、時塏均為時氏后輩,王柏為之字。時在為時遁澤之從子,景定辛酉(1261)時遁澤為其行冠禮,王柏字之,作《時在字辭》;[11]51時塏為王柏“甥孫”,以上文所述王伯之姑嫁于時源而論,則時塏與時在當為同輩,王柏為之作《時哲夫字說》。[11]94另,《魯齋集》中還有《挽時簽判》一文,似亦應為清江時氏某人所作,但已知時氏諸人中并無明確擔任過簽判一職的,故存疑待考。另,武義曲湖鞏氏鞏湘第七女嫁太學生時懋,⑦而鞏湘與呂祖謙有交往,鞏湘之子鞏峴、侄鞏豐、鞏嶸均為呂祖謙門人,疑此時懋亦應為清江時氏之子,存疑待考。

      注釋:

      ①參見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第219頁。

      ②“年六十始登寶祐癸丑進士”《宋元學案》作“年踰五十登寶祐進士”,實則時少章登進士時五十五歲,“年六十”非實指。

      ③《敬鄉(xiāng)錄》“日”作“山”,系誤。

      ④前三首見《金華詩粹》卷三,第四首見卷五,《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集部第371冊,第63-64頁、第102頁。第四首《冬狩行》亦見于厲鶚《宋詩紀事》卷九十六,注云出《金華詩粹》。

      ⑤見許伯卿《陰山學刊》2000年第2期,第33-40頁。

      ⑥“清”字據(jù)他書補。

      ⑦見葉適《宋故中奉大夫直龍圖閣提舉亳州明道宮須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鞏公湘墓志銘》,《武川文鈔》外集三,《重修金華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80冊第871頁。

      猜你喜歡
      呂祖謙清江墓志銘
      道兼體用的整全之道:呂祖謙義理之學新論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6:30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銘漫話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4
      墓志銘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清江引
      影劇新作(2018年1期)2018-05-26 09:00:52
      呂祖謙的治學與為官之道
      人民周刊(2018年23期)2018-02-22 03:09:28
      魚躍清江 廣場舞
      文化交流(2017年8期)2017-09-14 22:03:27
      《我的墓志銘》征文通知
      從鵝湖之會看呂祖謙的理學之功
      同飲清江水 共護母親河——首個“清江保護日”在長陽舉行
      學習月刊(2015年23期)2015-07-09 05:41:54
      旬邑县| 佛冈县| 保靖县| 阳山县| 永登县| 星子县| 龙游县| 鹿邑县| 新营市| 澄城县| 兴义市| 交城县| 通渭县| 泸西县| 阳信县| 柳林县| 蚌埠市| 太原市| 临沂市| 常山县| 大竹县| 射洪县| 河源市| 井陉县| 独山县| 毕节市| 洛宁县| 合山市| 高州市| 昭平县| 施秉县| 德兴市| 鄄城县| 祥云县| 蛟河市| 保德县| 织金县| 孟连| 南宁市| 鲁山县| 邵阳县|